当前位置:首页 >运动会演讲稿 >新生代“铁人”转型记 正文

新生代“铁人”转型记

2023-10-08 05:51:22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河池市演讲稿 点击:210次

  有人计算过,如果把大庆油田这么多年来生产的原油装满60吨的油罐车,可以绕地球很多圈。

  大庆,是一座因油而兴的城市,几乎到处能看到抽油机在“磕头”作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油田,大庆油田自1959年开发建设以来,曾实现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已累计生产原油23亿多吨,被誉为“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

  近年来,随着油价的波动,外界各种舆论随之而来,有舆论认为,大庆是一座资源型城市,铁人精神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还有人说,近10万青年的价值在这个老油田得不到实现。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真的过时了吗?带着这些疑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近日前往大庆油田进行了采访。

  使命:延长大庆油田的生命

  在石油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小型油田;每提高5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中小型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一室副主任孙刚介绍,大庆油田开发初期,基本上都是自喷井,属于一次采油。过了这一阶段,转而采用注水的方式进行开发,也被称为水驱采油,是二次采油。到后来,水驱效率逐渐降低,注入9~10吨水,才能得到1吨油。

  我国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聚合物驱油技术,简单说就是在水中加入化学物质,增加水的粘稠度,能有效地把油从岩石的孔隙中“驱赶”出来。孙刚告诉记者,国外并不看好这种技术,认为只能提高原油采收率2%~5%。

  2007年,拿着博士文凭,杨香艳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加入孙刚团队,从事驱油剂的研发工作。她打了一个比方,大庆油田中不同的岩层对聚合物有不同的“口味”,因此要区别对待。

  孙刚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在四年多里共取芯1500多块,实验600多次,分析数据5万多个,绘成了6大区块的注聚关系图版,实现了聚合物对不同油层的最佳匹配。

  如今,该团队已经实现了“一层一对策,一井一方案”,大幅度提高了采收率。这些成果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在油田应用后,吨聚增油提高了20%。值得注意的是,大庆油田应用的聚合物已经达到食品级,对环境不构成污染。

  延长大庆油田的生命,成为年轻人的目标。经过3年的努力,孙刚带领团队建立的聚合物评价标准和方法,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当时,国外标准只能检测4种规格产品8项指标,而他们的标准能检测10种规格产品15项指标,被国际上称为“大庆标准”。

  “国际上的聚合物要进入国内,都要用咱们的标准测一测。”孙刚自豪地说。

  类似孙刚这样的团队在大庆油田还有很多,这样的平台成了培育创新青年人才的孵化器。2008年以来,大庆油田先后培养省部级以上青年典型225人,集体典型163人,包括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各两人,全国最美青工1名。

  近几年,大庆油田选树公司级青年文明号395个,省部级以上40个,通过命名、授旗等方式,激励青年集体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打造企业金字招牌,延长大庆的精神生命。

  创新:发现人才解决青年的深度需求

  这两年,油价是绕不开的问题,价格走低直接影响了石油行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大庆油田的年轻人到底能不能看到希望?

  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团委书记兰立东拿出了一组数据,从2011年~2016年,共有1654名青工来到该厂工作,只有20人左右离职。

  武晓斌是该厂第一作业区的工会主席,她给出了另外一组数据,从2010年,第一作业区一共有118名毕业生入职,其中只有1人辞职。她还告诉记者,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虽然领导干部收入下降了,可是对一线员工的收入影响却不大。

  数据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国企青年的流动性差。武晓斌说:“我们对青年的管理还是很给力的,有40多名年轻人在企业内部流动,有成为干部的,有去了科研部门的,还有的外出读博士。”

  让青年人才流动起来的前提就是要发现青年需求,这一点正是共青团组织所擅长的。

  1988年出生的赵晨曦,是第一作业区的团委书记。1300多名员工中,青年员工有209人,团员有85人。之前,他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有的下属单位年轻人不多,刚让一名年轻人接手团支部工作没多久,人就调走了,团支部没办法稳定开展工作。

  作业区的党委书记董海洋,之前是一名老团干,他给赵晨曦出了一个主意,让符合条件的青年采用报名的方式竞聘团支部书记,台下有作业区的领导和青年员工观摩。这一招很快见效,今年“五四”前夕,有30多名青年参与竞聘团支部书记。

  “把责任和义务讲清楚,团干部该干什么,这样才有仪式感和荣誉感。”董海洋直言,把团支部建在最基层的单位,是大庆油田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是基层从严治团的一种探索,不仅强化团支部的服务职能,同时也能通过团组织给青年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这是发现人才的途径。

  在董海洋看来,“年轻人最需要成长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党组织和团组织一定要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据了解,油田公司团委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先后发放问卷近10万份,召开座谈会65场,形成了多份调研报告,其中涵盖12个课题,15万余字的《青年发展报告》。

  该报告显示,油田35岁以下青年近10万人,绝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的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上,认同主旋律,追求更务实;对企业态度上,关注中多好评,乐观中有隐忧;学习工作上,主流积极向好,需求不容忽视;生活状态上,幸福中藏焦虑,独立中有依赖。

  “强化共青团基础建设,努力构建与企业发展和青年群体变化相适应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书记李德财说。

  传承:获得感是年轻人自信所在

  记者在钻井平台上见到了张兆琦,他的脸,以鼻子为“分界线”,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黑的。被问起为什么有“分界线”,他嘿嘿一笑:“都是帽檐惹的祸。”说完,露出一排白白的牙齿。

  张兆琦1988年出生,年纪不大,但已是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队的副队长,大庆人无人不知这支队伍,这是铁人王进喜生前所工作过的钻井队。

  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从玉门油田来到大庆,一下火车便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钻井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如果做一个对比,铁人时代曾经用人力来装卸几十吨的钻机,而现在可以用吊车轻松装卸。设备从拆卸到搬运,只要一天时间就行,集装箱式的办公室,吊装到卡车上就能运输,说走就走。原来打井只能直着打,现在有了定向井的技术,指哪打哪。从技术和工作环境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人会有疑问,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铁人精神吗?“要!”张兆琦坚定地说,打井的时候不能停下来,班组分4个班次轮流上,干部分为两组,24小时驻井值班,平均连续工作四五天,才能回家休息两天。张兆琦和妻子都属于双职工,他坦言:“有时候我休息了,她上班,两人可能有一段时间都见不上面。”

  当问及是否后悔的时候,张兆琦引用了王进喜的一句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尽管工作压力很大,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庆油田的年轻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常自信。在杏北青年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革新工作者之家,记者见到了42岁的维修电工李雪涛,他是这里的“名师”。

  “我带过4个徒弟,都是签约的。”李雪涛介绍,以前是严师出高徒,现在90后的徒弟多了,他发现与以前的师徒关系不一样,如今师父要学会“哄”徒弟。比如,他不能再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而是通过PPT、动画片讲解一些技术问题,让年轻人感兴趣。

  在他看来,大庆精神的传承不再是以前苦哈哈的方式。现在的师徒关系上,师父就像一株梧桐树,要吸引“凤凰”来,让他们觉得学习和传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青年在大庆油田有归属感,这样的传承才能持久。

  为了做好大庆精神的传承,签订师徒合同是团组织的一项品牌活动,每年平均签订师徒合同5000份左右,选树金牌师徒,建立青工技能创新基地12个。油田公司团委两次举办“技冠群雄”青工PK赛,吸引了1.5万余名青年参与,培养省部级以上青年岗位能手113人。

  年轻人有获得感,才是自信的底气所在。油田公司团委发动基层团支部以协作区为单位,每年定期举办大型青年联谊活动,建立了未婚青年数据库,在微信平台开辟了“青春连连看”栏目,为单身青年婚恋交友搭建了平台。

  团组织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与油田技术发展部联合下发了《青工“五小”成果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活动流程,共征集“五小”成果3125项,评选优秀成果1503项。

  大庆油田还成立了“宝石花”青年志愿服务队,建立了青年志愿者网络平台,先后挂牌建立了3个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动员4万名志愿者投身扶贫助困、捐资助学、植树护绿、节能减排等活动,并先后为灾区、贫困地区捐款535万元。

  在采访时,年轻人说的最多的就是“三超”精神:“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三超”精神曾受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也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继承创新。大庆油田年轻人的心是滚烫的,他们正在用创新去引领共和国功勋企业的发展,也同时体验着个人成长的快乐。

作者:宜昌市演讲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