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在搜索引擎上搜“毕业典礼致辞”,这篇讲话出现的条目数量都名列前茅,影响力不容小觑。文章传播甚广,还被选为2014年的四川雅安市中考语文阅读文本。以下便是其中最为广泛传诵、激荡人心的一段: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辞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从文体角度来看,这篇演讲文采和情感齐飞,将演说语言所应有的激情和张力延伸至最大,称得上范本。如果说“根叔”的校长致辞是“政府工作报告+文艺腔”,那么这篇可以说是“社论+加强版文艺腔”,有文有质有诗性。事实证明,在情绪澎湃的声音现场,文艺与情怀的修辞永远有市场。
然而事实又证明,文艺与情怀永远会有另一种负面作用,也就是会因语言的含混而面临难以规避的质疑。有人旋即在网上问道,现实社会已然如此,仅仅凭靠“信仰”就能解决么?又有人问道,世上信仰这么多,哪种信仰才管用?还有人问,听了演讲之后,学生能怎么做?——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发现梦醒之后无路可走,鲁迅说的。
这些质疑固然不错,但是放在“毕业典礼”的语境中,未免显得落得太实了些。这只是一个区区不过十来分钟的瞬间场景,要求它给出未来漫长时间才能给出的唯一确定答案,是无从获取也没有实际意义的。毕竟这只是演讲,而不是布道。这篇致辞之所以能广泛流行并在某种程度上被经典化,最为重要的,其实是它在恰当的时候给出了某些恰当的“东西”。
关键词一:转换的节点
毕业是一个节点,标志着自由的校园生活的结束和严苛的社会生涯的开始,因此引导学生如何正视“毕业”这件事情以及未来自我身份的可能并不顺利的转换,无疑才是最切实、最诚恳的举措,而毕业典礼需要致辞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是处于“转换”这一现实节点上的产物,一味地浪漫主义回视和乐观主义前瞻都是一厢情愿、不具备生产性的主观图景,与无须负责的致辞者无关,与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真正背负起碰壁之疼痛的学生更无关。
卢新宁的成功之处,是她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节点,也触碰到了这个节点应有的情绪喷薄点。她自有“一进家门,光阴倒转”的感慨,有对老庄孔孟、李白杜甫的追怀,但更多的却指向冷峻的未来,指向毕业生即将面对的、泛滥着毒奶粉、地沟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社会。她没有回避和掩饰这个社会不美好的一面,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将它诚实地展示出来,为毕业生若干年后的回望预先做一种扪心的温习。她所提供的恰当的“东西”,并非是某种立竿见影的唯一“信仰”,而是一种对于“转换”的自我觉醒和一层情绪上的激发。在这个场合里,情绪是重要的,甚至超过内容。
关键词二:光明的尾巴
不回避社会真相的悲观面,但比起其他一些总体悲观性和独善其身的告诫,卢新宁在致辞最后留了一条积极的光明的尾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其高明之处在于,将“你”和中国联系了起来,令“你”在内在光明之时也并不外在于社会。对于无论愿或不愿都要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这显然比独善其身更令人情绪激昂。
关键词三:不用落实的“信仰”
“信仰”是个因人而异的暧昧词语,在步入真实的现实社会和琐屑的日常生活后更是如此。“需要信仰”,也只是提醒自己在上上下下的漂浮中抓住一些比较坚实的东西,因为你马上就会被你无法掌控和左右的波与流所改变。1929年胡适勉励中国公学18级毕业生“不要抛弃学问”,2008年J.K.罗琳勉励哈佛毕业生不要放弃想象力,2012年王安忆勉励复旦中文系毕业生不要放弃过程之美,今年北大法学院教授葛云松勉励毕业生“不要放弃思考”。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但在抓住点儿什么东西作为未来信仰的原旨上,全世界的毕业典礼致辞是各有各的相似。(张玉瑶)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