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们的眼中,杨凡是位当之无愧的学术狂人、牛人。他对学习的热情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过任何改变,甚至连他的母亲都担心他由于太热爱学业而忽略了人生其他的风景。但毋庸置疑的是,杨凡手中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六所世界顶级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证明了一切。 理科男的学习经 杨凡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生。学习努力,孜孜不倦。“他很牛,均分应该能有90分,年级前三没问题。”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兼室友王中如是说,这也与杨凡的辛勤付出成比例。 在高中时代,杨凡最喜欢的科目就是物理,“它比较有趣,贴近生活,而且感觉学好了可以改变生活。”那些很多人都惧怕的公式和原理,在杨凡的眼中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凡非常善于挖掘物理学习的规律和技巧。“其实要学好物理,有时候不需要那么理性,相反需要有点想象力。”他说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去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或者按照常规解同一类型的题,但事实上,有时候一些问题其实有特殊的方法来解决,如果一开始就走入“常规”,反而使过程变得复杂。每当这时,杨凡绝不会让自己纠缠在无尽的繁琐里,而是积极探寻其他的路径。“比如,画关系图来解运动方面的问题就很方便。” 当然,杨凡承认学习物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但越是不懂,就越是要学,越是要问,不是吗?”对于杨凡对学习的认真和执着,与他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同学的邹伊文有着深刻体会:“他很努力,对学习上不懂的东西总要想方设法去弄明白。”最好的讨教对象当然是老师和同学。于是,同学们常常看到杨凡三天两头往老师办公室跑,下了课就拉着邹伊文等几个好朋友围绕着题目争论不休,分不出对错绝不善罢甘休。 到了大学,杨凡对学习的热情没有丝毫改变,用邹伊文的话来说就是“他的生活挺纯粹的。”选择了微电子专业的杨凡面对沉重的课业,依然自如游走在专业的海洋里。每天7点半起床,上完一天的课之后,晚上7点到11点雷打不动到图书馆上自习,几乎风雨无阻。 “杨凡的学习习惯是很早以前就养成了。”在杨凡的母亲赵真增眼中,儿子从小就是个能静下来看书的孩子。中学的时候,除了晚上7点看电视新闻,其他时间都花在学习上。甚至在上大学之前,杨凡几乎没有接触过网络,这与其他痴迷上网的男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刚开始接触专业的时候,杨凡不时发现讲义上有些东西很突兀,导致自己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后来才发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老师上课进度十分快速。一节45分钟的课,如果要真正理解透彻全部的内容,竟然要花3小时。杨凡明显感到,不掌握一些基本元素和基本原理,靠着死记硬背根本不可能跟上老师的进程。 于是,为了提高效率,杨凡开始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间不够,那就利用下课的时间来补充。“我注意到在每次考试前,他都将所有知识点归纳得很好。”王中对于杨凡的学习效率赞不绝口。渐渐的,杨凡觉得上课越来越轻松,无论是知识点的衔接还是新知识的吸收,都能应对自如。这当然是他在课后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和总结的结果。 “大学不像中学。老师任务不是教会你做题。是让你自己找最好的方法。”过硬的归纳整理能力仿佛是一台高速马达,使杨凡的学习动力瞬间加强,成绩也直上云霄。 原来西交利物浦大学才是我的福地 如果说今天的杨凡能在利物浦大学如鱼得水是可以预料的结果,那么进入西交利物浦大学则并非计划之中。 高考时,尽管是江苏省重点学校苏州中学的毕业生,尽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杨凡并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在考数学一科时,杨凡忽然身体不适,“到后来都没有力气做题了。”强忍着病痛直到考试结束,杨凡只取得了90多分的成绩,离平时120多分的水平相去甚远。 高考的失利让杨凡与梦想中的高校擦肩而过,但幸运的是,这也为他发现一个身边的好学校提供了机会。“当时虽然没考好,但我不想读本二学校,看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介绍,决定试一试。” 来到这里的杨凡很快开始庆幸自己的选择。西交利物浦整合了东西方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成功实践,把学生看做“年轻的成人”,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既强调成人的责任,同时又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这让杨凡对这所新型国际大学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等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适应和喜爱,顺利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无缝对接”。 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杨凡与周围的朋友也热络起来。“他很乐天,单纯,脾气很温和,跟熟识的朋友在一起比较搞笑。”邹伊文对他性格上最深的印象是单纯与善良。他们每次见面或者QQ聊天的时候,杨凡的想法与表达都很直接。而作为室友的王中也对这个阳光的大男孩赞赏有加:“基本上和他在一起都是说说笑笑,让人很有亲近感。” “他以前比较稳重,内敛,到了大学之后,我发现他与大家沟通的能力变强了,团队意识也比较突出。”杨妈妈与儿子的沟通十分密切,杨凡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会向她报告。 杨妈妈第一次来到西交利物浦,看到海报栏中琳琅满目的信息张贴,对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满了兴趣。“我对杨凡说,你们学校多才多艺的同学很多,你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事实上,爱好学术的杨凡并不是一个喜欢跟学习“死磕”的人。课余时间,上网,游泳都是他的心头好。“以前课程没那么紧张的时候,我每周必定会往游泳馆跑。”杨凡的游泳技术不错,还曾经在独墅湖高教区的游泳比赛中获过个人亚军。 此外,杨凡还在大一下学期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我就想锻炼锻炼自己,检验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杨凡精心准备了一个关于女士优先问题的演讲稿,稍加练习之后就上场了。没想到,竟顺利进入了“十强”。 还没来得及窃喜,接下来的十强赛让杨凡感到了压力。“这次紧张了,于是不小心忘词了。”没有拿到奖,虽然觉得有点“悲剧”,但杨凡并没有沮丧,因为他已经收获了自己想要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一次登台锻炼的机会,以后登台就不紧张了。”之后在一次班级“优秀团日活动”申请的答辩会上,杨凡作为班级代表,帮助自己的团队争取到了“优秀团日活动”的荣誉。 国外的月亮没有比较圆 尽管在国内成绩优异,但杨凡的志向显然不止这么简单。大二结束之后,杨凡和同届70多位同学一起,登上了去往英国利物浦的飞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市中心,生活区都在步行范围,很方便。”杨凡到了利物浦,一切衔接都是那么自然,没有任何不适应。“除了刚来的时候,买手机卡被坑了一点钱。” 杨凡的宿舍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并且离上课的地方只有5分钟路程,这为他潜心研究学术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这里的课挺容易听懂的,因为在西交利物浦时已经通过英文授课训练出来了,并且这里的老师发音都很标准,几乎没有口音。” 但是,毕竟是文化、习惯都不一样的地方,杨凡渐渐感受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他说老外的作息时间和中国学生很不一样:“他们有时候晚上9点才吃饭,甚至在大半夜3、4点也有人在吃饭。”而对于同样要吃饭的杨凡来说,显然不像国内那么方便。英国的食物种类没有那么多,“快餐不营养,中餐太贵。”因此,对于很多和杨凡一样的中国学生来说,自己做饭是最好的选择。杨凡的妈妈也挺心疼孩子,每次打电话絮叨最多的就是叫他多吃一些,再多吃一些,别给家里省钱。 除了独自承担起日常生活,外向开朗的杨凡积极融入英国当地大学生的生活,很快就与他们打成了一片,这其中发生的趣事还不少。 “利物浦有个服装品牌,经常将日文印在衣服上。有一次,一个英国女生问我那些日文的意思,这让我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那位女生将这些文字错当成了中文。” 外国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往往令杨凡印象深刻。他的英国舍友曾在情人节期间,亲手用LED灯做成一个爱心送给女朋友。“他的装置做得非常棒,还有电路控制系统。他平时做的一些焊接工具也让我很佩服。”因此杨凡也经常感慨道:“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正是中国学生所缺乏的。” 名校是我正在完成的梦想 经过大学四年的辛勤耕耘,目前杨凡已经收到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等多个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其中更是收获了南安普顿和帝国理工的PhD课程录取名额,前者还给予了他丰厚的校级奖学金。 南安普敦大学的工程学院在全英国所有与工程研究有关的大学中排名第一,是英国唯一达到学术教育研究最高等级5星级认定的学校。在最新的学术教育研究排名中,该校的电子与计算机科学学院(ECS)在全英国高校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五。而杨凡所申请的纳米电子专业正是该校最强的专业之一。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杨凡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成绩:“申请英国学校时,成绩因素能占到75%。”杨凡在利物浦的学业成绩一直稳定在全系前三名,扎实的学术功底让他在考虑学校的时候有了更强的信心和更多的选择。 虽然自信满满,但毕竟是第一次独立操作,杨凡一开始还是感到有些迷茫。“第一次找老师写推荐信,第一次填写申请表,几乎都是一知半解。”2010年10月,杨凡选择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剑桥大学作为申请的第一站。其中,联邦理工学院虽其貌不扬、其名不响,但它其实是来自非英语国家排名最高的大学。从这里走出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几代巨人。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杨凡并没有收到来自瑞士联邦的好消息。但这似乎对他的心情没有丝毫影响。当年圣诞节前夕,他陆续申请了南安普顿,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高校,圣诞节时又递交了牛津大学的申请材料。 “所有的申请过程都是他独立完成的,我怕给他压力,一直没敢过问。”由于杨凡每次跟妈妈打电话都是叫她放心,可赵真增至今也不知道儿子的申请之路走到了哪一步,心中多少有些担心和不安。 而事实上,杨凡手握多个金灿灿的名校录取通知,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从刚开始的忐忑和迷茫,到拿到第一个Offer——南安普顿大学的硕士,杨凡一路走来不仅扫除了所有困难,也越来越自信。在申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时,他直接考虑了博士课程,而将硕士的录取看做是保底的选择而已。 在英国高校,博士学位的录取要经过面试。杨凡在剑桥大学面试时,面对一个世界顶级教授,丝毫不怯场,侃侃而谈自己的经历和对专业的理解,赢得了老教授的特别赞许。 “我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打85分,这也是学校对‘优秀’的评分标准。”杨凡将西交利物浦对自己的影响,概括为“希望”二字。他说母校让高考的失误没有影响到他日后的学习,而且有了一个能够帮助他开阔视野的平台,并且让他有机会申请到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很少有中国的高校能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 “我对杨凡没有什么要求。”母亲赵真增说道,“只要他对世界、对事物、对国家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就够了。”的确,杨凡作为一个学术达人的定位已经非常明晰,相信他未来的道路也会走得越来越好。(夏嬖群)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华禹教育网高考频道
作者:法制在我心中演讲稿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