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讲好一次“重要讲话”,有的领导会让专职的团队为自己写稿。如何给领导写“讲话稿”?有了讲话稿领导就能照念不误吗?
领导有自己的“写稿团队”
做领导少不了要讲话,有些重要场合更需要领导做“重要讲话”,这样的讲话就需要有事先准备的讲话稿作为参考。
一些重要的讲话稿动辄上千上万字,公务繁忙的领导有时无法亲力亲为。领导干部不愿自己动笔,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会议太多太滥,有些情况不熟悉,只好拿着秘书或他人写好的稿子念;有的领导对于自己所管辖的领域,情况没有吃透,提不出自己的观点,也说不出自己的话,只得跟着秘书的笔杆子走;照着秘书的稿件念,只要数字、事实无偏差,发言就会很“安全”,不会有雷人之语。
“写稿团队”因此应运而生。
据南方周末报道,地级市的市长往往单独配备一个写作班子,包括一位副秘书长(或者办公室副主任)、一个秘书,以及专门的“写稿团队”。副市长也有自己的写稿班子,“但人数要比市长少得多”。
如何给领导写讲话稿呢?华东一位地级市委书记的秘书对此颇有研究:在严肃的场合,比如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领导会照着稿子一字不差地读,半点发挥都没有”;但如果是一个离职的告别会,“领导很有可能会‘演讲’一下,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
有的领导擅长也乐于自我发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文中说:“毛泽东作报告、作讲演、写文章,从来不让别人代笔。”
科技部一位刚刚卸任的司长,曾在上世纪90年代给前科技部副部长谢绍明当过秘书,“谢绍明可是在莫斯科大学留过学的,他自己写稿跟玩儿似的。”
原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开会很少念稿子。他的一位秘书回忆,“给他写稿的人常有挫败感,基本上稿子只用最后四个字‘谢谢大家’。”
原商务部长陈德铭有时也自己动笔。一位商务部人士介绍,2012年3月18日,陈德铭出席一次年会时,没有用起草好的稿件,夜里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了几页纸,带到会上做演讲。“领导亲自动笔写稿的情况虽然不多,但一些重大场合或自己有明确想法需要表达时,可能就会自己动手。”
对于一些基层的乡镇领导来说,讲话稿基本上要靠自己,但也有特例。在山西省中部某县里写稿35年的老许已经七十多岁,因为下面一个镇上没人能写稿,特意返聘他过去帮忙。“镇长和书记的讲话稿都是我写的。至于村主任一级,他们基本上是口头汇报工作,如果需要上报材料,还是我写。”
如何给领导写“讲话稿”
从讲话的场合、对象和用途来区分,领导的讲话稿可分为会议类、宣传类以及礼仪类三种。不同领导的行事风格不同,讲话稿的写法也千差万别。为了达到领导的要求,写稿人必须要经常观察领导作风。
在一个部门里,能写稿的人是稀缺人才。在一位中央部委官员眼里,“有思考,逻辑清晰,爱琢磨,是对写稿者的高要求。低要求是语句通顺,遣词造句没问题。”
曾在国资委写过两年稿的高辉说,“办公室主任要比领导更了解领导,就像‘元芳’一样。”
“领导只告诉你要讲什么,至于怎么讲,都是你思考的过程。”曾在无锡市委工作过的沈国庆有一回写一个关于土地改革的稿子,“他(领导)说你看看美国怎么改革的,以色列又是怎么搞的。”沈国庆完全没概念,“从书记那出来后浑身都是汗,后背冰凉冰凉的”。
沈国庆曾给几任无锡市领导写过讲话稿,他靠阅读《人民日报》、《求是》和《新华文摘》熟悉上层精神,“要反复读,读多了机关的文风就来了”。他还会仔细研究中央每次全会的讲话,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写稿者贸然替领导“做主”是大忌。上述那位科技部司长在年轻的时候,刚开始给领导写东西,觉得自己还有点创新,写了不少想法,“领导上来就说了一通,哪是你写的,全给我拿掉。以后写东西必须有出处。”
稿子不是你想念,想念就能念
写稿的秘书“有思考有逻辑”,写出来的稿子“有理论有新意”,但领导就能照念不误吗?
错!
稿子不是你想念,想念就能念!
文风会风是个痼疾,整顿文风正是当年延安整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曾发表著名的讲话《反对党八股》;邓小平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江泽民曾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套话连篇、八股味浓的讲话,冗长枯燥、缺乏实效的会议等现象依然存在。
2012年年底,李克强与王岐山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会议上不约而同要求与会者“不准念稿子,要讲实在话”,媒体将之解读为“会议新风”。
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湖南省代表发言不到两分钟,李克强便插话打断了他:你的汇报稿我已经看过了,稿子里谈到的对工业耗水大户实行阶梯水价、累计加价,我想问一下,加价的累进率是多少?企业承受力如何,评价怎样?
“参加李克强主持的会,仅准备好一份发言稿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出席国务院会议的地方领导都知道,必须深入、详尽地掌握自己所负责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备随时回答李副总理的即兴提问”。
2012年11月30日,王岐山主持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上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开头提到“尊敬的王书记”,话没说完就被王岐山打断。他请在场专家少说客套话,“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
据参加会议的人民大学教授周淑真介绍,为了提高座谈会的效率,王岐山说,“说长话容易,说短话不容易”,习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讲话,就很平实。
王岐山还拿丘吉尔一段话说,“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这个演讲就是属于随时可信口聊的水平。”
2014年两会上,王岐山又一次打断了念稿的人。昨天,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总结发言,王岐山要求“讲短点”,王儒林回答“可能短不了”。王岐山指着王儒林手中的稿子:“我刚才又没稿子,你怎么知道并事先打印出来那么多呢?这不是形式主义么?你不用念了!”
以上例子都是大领导打断小领导念稿子,那有没有群众打断领导念稿子呢?还真有。
2013年3月,福建莆田涵江区大洋乡举行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专项述职会,乡里的22位党支部书记向在场的100多人述职,接受质询和民主测评。
述职现场,有人念稿立刻被打断,空话、套话一律省去不说。几番“你问我答”下来,群众了解了干部都做了些什么,干部也更明白群众都需要些什么。
这样的打断让做了几十年村支书的霞洋村老支书林秀日“心里一直在打鼓”。“做了十几年村支书,第一次这样述职,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让‘考官们’满意。”
不知道被李克强、王岐山两位常委打断的领导们,心里有没有打鼓呢?
综合新京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大公网等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