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鹰潭市演讲稿 >站稳人民立场,以战略思维和改革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读《习近平在福建》 正文

站稳人民立场,以战略思维和改革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读《习近平在福建》

2023-10-05 03:30:17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感恩教育演讲稿 点击:594次

《习近平在福建》是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系列采访实录的第六部。习近平同志从1985年6月任厦门市副市长到2002年10月离开福建,赴浙江省任职,一共在福建省待了17年时间,先后在厦门市、宁德地区、福州市和省里不同层级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这本书主要反映的是他在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的工作经历,是他在省级层面从事领导工作的真实记录。在这段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逐步清晰、成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流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同志对于福建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而同志们回忆起与他共事的点点滴滴,也无不以心换心地表达着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

这本书以丰富的内容、平实的讲述,为我们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和中国新时代的伟大掌舵人一贯拥有的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和强烈历史担当。

一、永恒的人民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曾讲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近期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再次以重要文献的方式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其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把为人民服务在党的历史使命中的地位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党和人民密切联系的理解也达到了政治哲学的深度。

早在1999年,习近平同志即将担任福建省代省长职务的时候,就在省人大会议上坚定地说道:“如果组织让我到政府工作,我一定牢牢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不管你当什么官,我们的政府永远都是人民的政府”。

为人民服务,第一要义,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书中,大家回忆最多的,就是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调研,到一线、到农村,通过走访,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到老百姓家里,首先关心的一定是他们的生活、吃住情况。有时掀开锅盖,看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有时摸摸被褥,看看是否柔软舒适;问家里有几口人、几只羊,收入如何等。从这些细微之处观察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有同志回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两年,跑了100多个乡镇,有的地方还跑了多次。他调任福州时,整个宁德地区只剩下一个乡没有来得及去,还专门交代继任地委书记代表他去这个乡走一走。

通过马不停蹄的调研,习近平同志带领当地领导干部相继解决了船民上岸的房屋安置和收入问题、解决了“餐桌污染问题”、解决了治理水土流失中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还通过医疗改革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增加健身器材、改善登山条件等实现“全民健身”,等等。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对任何一个地方的主官来说,都是非常琐屑和复杂,也是不容易被考量的。但是习近平同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把解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事情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党员干部一头系着党和政府,一头系着人民群众,习近平同志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则把习近平同志、把党和政府放在心头。在这本书中,所有与之共事的受访者,几乎都谈到了人民群众对习近平同志的深厚感情,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拥护。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建设改革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在福建期间,习近平同志在解决林权改革、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推动和改善对台关系等工作中,无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各方智慧上升为治理经验和制度。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在与群众近距离接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打击各种微腐败,是保证人民群众利益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是近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视反腐败,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腐败治理。在书中,曾任福建省纪委领导的同志讲道,习近平同志一到宁德地区任职,“首先对纪检工作做了充分的调研”。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干部滥用职权、违规占地乱建住宅等问题,这位年轻的地委书记毫不回避,表示“对于这样侵犯群众利益、违犯党纪的问题决不能手软,必须坚决查处”。敢于斗争是我们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经验,也是习近平同志的鲜明品格。在他坚决推动下,宁德地区干部违规占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拥护。

多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的铿锵誓言。在维护人民利益这件事上,习近平同志从来都是寸步不让,义无反顾。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给东北局关于党员标准的指示中就鲜明指出:必须使干部认识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以能否深入农民群众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尺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思想,在《习近平在福建》这本书中得到多次验证和体现。

二、高超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抗战期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他还形象地比喻说:“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党的十八大对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准确定位,之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党的“五大建设”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前我们面临的“两个大局”,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无不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判断和顶层设计。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所谓“国之大者”,解决的是思想认识和格局高度问题,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跳出日常事务的思维局限,“善于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这种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在习近平任职福建时期已逐渐成熟。

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陈明义回忆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省长期间,开始主持制定福建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就提出“生态福建”和“数字福建”建设。

2001年,福建省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当年的一系列努力,为福建荣列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期保持森林覆盖率全国首位、成为清新福建的“生态优等生”,打下了坚实基础。从“生态福建”战略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大建设,仅仅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再环视今日之中国,生态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习近平同志俯察问题之透彻、谋划之长远,不得不令人叹服。

再以“数字福建”为例。中国经济社会今天有如此的发展,国内外公认是因为中国搭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的快车。回想第一、二次世界发展浪潮,中国因为闭关锁国而接连错过,最终导致国家衰落、民族受辱,中国这次的崛起何其幸运。然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没有一个万能的神告诉我们,接下来世界潮流是什么,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它需要的是领导干部高度的预见能力。20世纪末,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刚刚起步,互联网尚未普及,所谓“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等词汇,还在我们考试的科技文阅读里面,是看都看不懂的事物。然而习近平同志以高度的敏锐性,关注到国际发展潮流,提出“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数字福建”。在请教相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数字福建”于2000年10月赫然列入福建省“十五”计划中,让福建驶入了数字经济的快车道。据报道,去年福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近半。事实证明,“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的重要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多位同志在受访中谈到,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做出的“3820”规划。这是一项长达20年的工作规划,作为福州的一任主官,习近平同志想到的不只是任期内的工作和使命,更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福州资源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更长远的发展蓝图。在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州之后,福州市继续按照“3820”工程稳步发展。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整整20年过去了,“3820”工程设定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闽江口金三角经济战略布局基本形成,福州发展、民生保障跃上了新台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无论是福州发展的“20年规划”,还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不畏浮云遮望眼”,廓清各种迷雾、理清千头万绪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这种立当下、谋长远的战略思维集中反映了他对中央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省情的深刻把握,更体现了他“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

三、顽强的改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先行先试,意味着创新和突破,也意味着阻力和风险。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以过硬的担当精神,做了很多大胆尝试。因为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很多工作都被证明是成功的,在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之后,逐步推向全党全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都知道,对口扶贫、精准扶贫是中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方式。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深入最贫困山区,顽强拼搏,带去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是完成扶贫工作最闪亮的中坚力量。早在福建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就已经开始探索这种做法。陈明义同志回忆说:习近平同志注意到,从机关中选派的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相对于农村村级基层组织的干部,属于素质比较高的干部群体,他们带着责任和感情全身心投入农村工作,并注意发挥合力,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在习近平同志关心指导下,南平先做了一个探索,打造了一个样板,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习近平同志逐渐把这一制度推广到全省。

再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将这一做法推广到了全国。《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习近平同志曾六年七下晋江,调研总结“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省率先推行县级政务公开,在全国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将“漳州110”向全国推广,使“110”成为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保护神;等等。每一项改革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克服重重阻力,协调方方面面利益,习近平同志在改革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伟大的斗争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很多同志评价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改革,认为有很多战略主张和构想超越了那个时代,富有前瞻性、面向未来,但是都没有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福建省后来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零到一,是创举,之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难看出,由一地到全省,然后再到全国,积极稳妥,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路径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和智慧。在不懈的改革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不断加深对改革规律的认识,这才有了十八大后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绩卓著、行稳致远。

习近平同志在离开福建前跟同志们告别的时候说道:“我在福建17年4个月,黄土地哺育了我,红土地培养了我。”后来又曾说:“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福建度过的。”《习近平在福建》一书真实、全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一地任职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他治国理政思想源流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内容之丰富、立意之高远,远非上述内容所能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这样高的期待和要求,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凝练概括,基于对这一代人使命担当的重大判断,也是基于他自身成长经验的审慎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习近平在福建》以及《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系列图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和生动实践,这些系列图书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感悟。

(本文作者:中国方正出版社刘彦彩)

 

作者:闪靓童网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