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复盘发言稿 >凌云报第八十六期 正文

凌云报第八十六期

2023-10-05 19:30:13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活动总结 点击:810次

       

厦门大学凌云报第86期

主编;温雪茹

副主编;张艺山罗娟陈倩倩郑祎芬应山红

  

第一版

责任编辑;田小维陈黎慰

【头条评论】

择一城立业选一处安身——厦大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浅析

本报记者:田小维陈黎慰

  

   每当毕业季来临时,东部沿海省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高的工资水平,通常都会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热门地带,而环境、待遇较差,经济发展稍滞缓的中西部地区一度受冷落。基于此,国家在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中提出了相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就业,倡导学生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并推出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在国家就业政策的引导下,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逐渐改变东部就业观念,将视野转向中西部以及基层,“东部热”随之降温。

    2015年年底,国家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相继公布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通过分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12所高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地区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高校毕业生去向仍旧首选学校所在省市或地区。例如选择留在北京工作的北京大学毕业生占所有毕业生的比例为45.86%;兰州大学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50.57%;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江苏省就业的比例则高达56.8%;武汉大学及其他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也存在类似现象。

   在厦门大学,每年同样会有数千名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那么,在这凤凰花开的毕业季来临之时,厦大学子将往何处呢?尽管2016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从2015年的数据中我们依然可以管窥一二。根据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厦门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届签约毕业生中,到东部地区就业的占比较高,毕业生主要地区流向因学历层次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分布如下图:

   

   从就业分布统计图可以看出,2015届各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均主要选择在厦门就业,并且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次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在福建省其他城市。而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也基本是流向其他东部沿海省市,其中本科生和硕士生集中在深圳、广东(不包含深圳)、上海、江苏、浙江等,博士生去向主要是广东(不包含深圳)、浙江、江西、北京、江苏、上海等省份,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相对较少。

   从上述12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特征,到厦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我们不难发现,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即,首选学校所在省市,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带,少部分到中西部地区。

所有的现象背后皆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这一特征,也同样有其深层原因。是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呢?带着这一困惑,通过对未毕业、即将毕业和已毕业的学子的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学子们现今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在人生岔路口的所思所想,并深入分析了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以上地域选择倾向的原因。总的来说,厦大学子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地域选择与生源结构、学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首先,生源结构对厦大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地域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厦门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统计,福建(不包含厦门)是厦门大学最大的生源地,一共1912人,占总数的26.9%,其次是来自厦门的毕业生,约占总数的8.2%。福建生源和选择福建作为就业选择的占比整体而言都是高于其他地区的,二者之间的这种相关性说明生源地为福建省是大部分厦大学子毕业后选择留在厦门或者福建其他地区的原因。通过访谈,我们也了解到在未毕业的学子中,不论是福建省内还是省外的学生,大多期望留在家乡或是到离家近的大城市就业。而对即将毕业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多数来自福建、已签约工作的同学基本集中在厦门和福州。生源地不在福建省的一些毕业生也会更倾向于回到生源地,到他们从小所熟悉的地方就业,尤其是家乡所在地或者离家乡较近的地方,不仅因为亲友在附近,还因为他们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相当熟悉,对于求安定生活的女生更是如此。除了福建本身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一要素以外,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厦大毕业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这也正是生源地对厦大学子就业地域选择产生影响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除了生源结构,学校所在地区这一要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厦大毕业生的地域选择。对于部分生源地不在福建省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在厦门学习了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厦门当地的就业情况非常熟悉,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在毕业时选择继续留在厦门工作也在情理之中。另外,由于厦大位处闽南地区,出于地缘关系,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很大一部分是福建省的企业,无形中也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局限在福建省内。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厦大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同时又处在东部沿海地区,在其附近配备有一系列的人才、科技等资源设施,就业机会相对而言更为丰富,这对于厦大毕业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也就更容易让厦大学子选择在这里安身立业。

   再者,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厦大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做出地域选择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大部分厦大毕业生流向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曾经一度流行的“东部热”虽然在这一两年有所降温,但东部地区仍然是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首选地之一。目前依然有着一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他们并不以事业发展为重,而是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好、有出国机会等等。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更多,薪水更丰厚,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正是可以发挥高校毕业生的专长而且可以让高校毕业生学到更多职业技能与知识的广阔天地;同时,东部地区社会进步,不论是当地居民素质还是各种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等),都是较为先进的,因此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是相当不错的。结合厦大毕业生2015年就业地域的分布,我们不难发现东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优势无疑正是吸引厦大学子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教育的成本与预期效益也是毕业生做出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就成本而言,培养一个大学生的个人成本较高,尤其对于那些家境不太好、家庭压力较大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就这一大学生群体而言,去东部地区赚大钱,以便获取更高的教育收益以改善家庭经济情况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二三线城市有个二三十万的年薪就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工作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薪水。正如我们访谈到研三学生王某时她所说的,“可能家境不错又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和本人比较愿意他们回家乡或者到家乡附近的大城市生活就业;但是家庭条件一般或者家庭负担很重的同学会倾向留在工资较高的城市就业”。在付出较大的受教育成本之后,高校毕业生通常都会选择可以获取较高预期收益的城市作为他们安身立业的地方,从这个角度上看,对教育的成本与预期效益的考量正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关键性因素。

   对于那些有事业抱负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东部地区也是他们在创业选址过程中的首选。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影响,为鼓励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福建省政府每年都会遴选资助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于是有一部分厦大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些创业的类型集中于传统服务、科技型、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和教育,由于这些企业在设立时要选择合适的区域,而厦门等各方面配套相对齐全的东部地区城市刚好满足这些创业项目的需要。事实上,正是相应的创业孵化条件的完备,才使得厦大毕业生的创业地址基本都选在了东部地区(尤其是厦门)。由此可见,厦门等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优势同样对厦大毕业生创业具有吸引力,同时也与大部分厦大毕业生选择在厦门等沿海城市就业密不可分。

   最后,国家政策对厦大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地域选择也具有引导作用。通常而言,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人才奇缺,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多少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分配去的毕业生也容易流失,可谓是“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基于这样的状况,国家在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中提出了相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就业,并推出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无疑为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毕业生指出了一条奉献社会、建设国家的途径,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一批厦大毕业生因此选择了走向中西部、走向基层。正如2009级本科毕业生田同学所言,“刚入社会的大学生阅历浅,职业技能薄弱,要实现心中的鸿鹄之志,则需深入基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练出扎实的基本功”。对她而言,选择到基层去就业,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背负着远大理想时的脚踏实地。

   如果说,因为经济条件、个人发展而做出的就业选择是实现“小我”的理想,那么,选择去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则会带来更多的意义感。经济学院的陈同学选择到兰州当一名村官,他的选择曾被不少人质疑,但是他本人却十分坚定:“我本科时期是西部梦想社团的一员,真正见识过西部地区的不发达,但这种不发达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希望”。陈同学告诉我们,西部一些地区虽然没有东部发展迅速,但是变化更大,机会更多,做的工作也更有意义。“人生不仅应该是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意和远方嘛”,陈同学笑着对我们说。对他而言,走向西部,走向基层,就是诗意的生活。

   总之,可以说,毕业生对于择业地域选择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相信都是经过思考之后做出的慎重选择。但是,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地域分布格局仍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具体到厦大学子的就业地区分布状况,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厦门以及东部沿海一带。可以说,陈同学这样的学生虽然有,但其选择还未被更多同学重视。

   其实,为了满足当前国家各地区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平衡地区就业压力,国家、社会应在择业地域选择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引导,家庭和毕业生自身也要改变就业地区观念,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多角度考虑,做出理性的选择。

   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的就业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力。国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人才吸引到西部地区或基层,一方面使人才得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厦门等东部省市的就业压力。虽然目前政府已经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学费返还、贷款代偿等,“东部热”降温已经显示出政策成效。但为了更好地吸引毕业生,还需做大量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保障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如监督落实户籍制改革、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反对性别歧视等;其次要加强基层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较好的条件,保证就业的稳定性,防止人才流失。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的流行风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今社会普遍流行着一种“追名逐利”的心态,所谓的“好工作”、“好单位”被社会的普遍心理刻板化。为了营造更为丰富多样的就业风气,广大社会人士尤其是开明的网民以及有见地的师生应尽己所能大力推广对职业的多样化的正确看法,尤其要推广对就业地域选择方面的理性认识,而不要让单一甚至错误的价值评判泛滥,从而影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自主选择。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状况与家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根据生源结构对厦大学子择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可见,家庭因素是他们做出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考量。念家、顾家的心态当然可以理解,但现如今的交通和通讯如此便捷,毕业生及家人应改变传统保守的家庭观念,更多地从国家、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方面考虑,尽量做出科学、合理的就业地域选择。

   从毕业生自身来看,毕业生自身的理想与观念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在选择就业地域时,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地域观念,不要盲目跟风、追名逐利,要切实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尤其生活在当下社会,要有开放的地域观念,非要在大城市发展或固守一隅都是不明智的。作为厦大毕业生,到西部地区或是到县以下基层工作,不仅能避开厦门和东部密集就业区,还能享受小城市低成本、慢节奏生活,更重要的是基层同样能够提供足够的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安居于一隅固然稳妥,但是如若青年人没有雄姿英发的气势,没有敢闯敢作的态度,没有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认识,人生路上岂不是会错过许多美丽的风景?好在在国家的号召与党的引领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放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道路,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工作岗位中来。学习社会学的王同学告诉我们,她已经打算在贵州从事教育工作,使得所学真正能用在正点上。这种风气,值得更加被弘扬。敢于和别人做不一样的选择,敢于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才应该是学子们的精神风貌!

  

第二版

责任编辑;殷怡

【人物专访】

  

南洋棕榈林里的“拓荒者”——专访厦门大学马来分校授课教师

  

本报记者:殷怡胡晓蒙

  

   从厦门漂洋过海远赴马来西亚,经营橡胶制品大获成功后,又用所赚的钱返回故乡倾资创办厦大——校主陈嘉庚实业兴学的故事铭刻在每个厦大人心中。嘉庚精神一代代传承至今,终于有了新的感恩回馈——厦大在马来西亚创办了分校。跨国办学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没有其它高校的相关经验可供参考,而且南洋棕榈林地带的情况也需要一一了解。尽管如此,厦大还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克服艰难险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014年10月17日,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占地900多亩的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南洋棕榈林中拔地而起。2016年2月22日,马来分校正式开学,首批203名学生均来自马来西亚,他们都是通过当地独立中学统一组织的“高考”考进来的;9月份它还将迎接包括中国高考生在内的又一大波学生。而此次招生共开设了5个学院7个专业,分别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以及药学院。首批执教马来分校的教师有20多名,其中11名是从厦大派出的、具有海外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从厦门到马来西亚,他们在异国他乡有着哪些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他们在授课方式上是否面临挑战?对于马来分校的建设和发展,他们又抱有怎样的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其中几位正在分校教学的老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高校在海外创办分校,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厦大敢为人先,首次出征自是广受关注,而第一批被派到海外授课的厦大教师,也被戏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这一“全新旅程”,老师们有着不一样的心路历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哲民老师感到身担重责,“收到领导指派的这一任务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责任重大——它作为中国第一所海外分校,不仅代表厦大,必然也会直接影响中国高校在海外的形象——所以压力还是不小的。”而这也是其他几位老师最直接的反应:荣耀感与使命感在他们身上交织。也有老师坦言自己是迫不得已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文学院的胡旭老师就直率地表示他到马来分校执教并非自己“有意”为之,“但又未尝不是一个新的起点”,胡旭老师认为,在异国的土壤上播撒中国古代文学的火种,是一件有挑战又有意义的事情。与胡旭老师不同,经济学院的许莉老师则是主动请缨要去马来分校授课的,她认为这是感受多元文化、挑战新环境的极好时机,“我喜欢行走世界来开拓视野,之前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生活过一年,平常寒暑假一般都会安排旅游,所以有这个到国外教书生活的机会我就自己报名来了。”

   尽管老师们梳理好各自的心情、做了周全准备,真到了马来分校却还是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因为马来西亚虽与中国同属亚洲,前者也保留了大量的中华元素,但是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上仍存在不少差异,给初来乍到的老师们带来不少困扰。据许莉老师反映,到马来分校后,教师都被统一安排在学生宿舍住,刚开始她很不习惯,“空间局促,干扰也严重,休息时总觉得走廊窗外有声音,难以入睡。”气候环境也是需要适应的。习惯了厦门生活的胡旭老师仍表示马来西亚的天气让他有点吃不消,“这里的虫子比厦门还要多一些。吃饭的地方没有消毒柜,用的都是塑料餐具,这么热的天气怕是难保证卫生。”相比这些生活环境上的困难,语言沟通上的压力就要小得多了。大部分的老师都表示,教学过程中在语言交流上没有什么障碍,“毕竟华人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生活中也是使用汉语者居多。”

   事实上这批“迎难而上”的老师们心态都很乐观,虽然条件略为艰苦,但他们心里面都明白这些小困难是初期难以避免的,也是暂时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专注于教学工作。

授课初体验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到马来西亚不久,老师们就都或多或少对新生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和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他们各自的授课方式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许莉老师盛赞当地学生性情温和、有礼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亦是十分认真,“只是相较于厦门大学本部的学生,马来西亚分校的当地新生基础要差些,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方面偏弱。”金融学课程采用英文授课,可当地学生的英语基础又相对薄弱,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许老师就增加了课后进行中文辅导和答疑的环节,以助同学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此外,不同于国内本部的是,马来西亚分校暂时还没有给任课教师配备课程助教,所有的讲评辅导、答疑解难、作业批改等都要他们亲力亲为,所以同样一门课,在马来分校的教学工作量明显比国内本部要大得多。而许老师每周要教授两门课,想着要兢兢业业完成教学任务的她,每周都有紧张感。

   与许莉老师一致的是,胡旭老师也称赞马来分校的学生性格温婉文静,有传统美德的风范,“相比之下,国内的学生就显得更为活跃机变,自我意识也更强一些。”在分校授课,胡旭老师的课堂教学增加了文化背景方面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以及哲学,以此促进他们对文化根系的认同,而且还有利于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学生群体中的弘扬与传承。

   相较而言,张哲民老师并没有觉得马来分校的学生与国内学生有什么不同,“身材倒是比国内学生略小些。”因而他也没有过多地调整授课方式,只是授课语言上的变化让他略感吃力,“连续两小时的英文授课需要消耗不少的脑力。”的确,除了中文和中医两门学科之外,其他专业全部采用英文授课——这对于习惯了中文授课的国内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面对授课对象和教学环境的改变,老师们都积极调整了教学方式,让师生双方能有更为一致的节奏和步调以“教学相长”。身在另一个国度,他们仍尽职尽责,努力扮演好“老师”这个角色,教书育人,一丝不苟,为马来教育事业的建设和中马两国情谊的巩固添砖加瓦。

马校新愿景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乃是中马两国教育合作的新成果,厦门大学正在努力把它办成马来西亚最优秀的学校之一,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促进两国科教文卫事业的交流发展。

   目前马来分校仍处于建设初期,百事待兴,对于它的未来,老师们也“有话要说”。胡旭老师认为分校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校园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书店报栏之类的要有,医疗卫生机构也不能少,等等;张哲民老师也建议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让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在海外的一面旗帜。

   有着从中国知名大学引入的校园文化与优质教育资源,具备参与中国和东盟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的强大竞争优势,同时又代表了英语教学下中国元素与国际化教育的完美融合,厦门大学马来分校正朝着“建成一所教学与科研一流、融合多元文化的国际性大学”的目标前进。

   在前进的道路上,正是一众像许莉老师、胡旭老师和张哲民老师一样在分校授课的老师们克己奉公和无私奉献,以“拓荒者”的姿态在那片南洋棕榈林里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悉心浇灌着厦大马来分校的教育事业,也为后继者点亮了前进的灯塔。

从提出构想,到规划施工,再到开学招生——马来分校就像一个稚嫩的孩子,在一点点地长大、壮实,而今多亏分校老师的付出和照看,它的血肉在逐渐丰满,羽翼也将强健。我们相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明天会更好。

  

 

【专访报道】

厦园草木,一往情深——专访厦大哲学系硕士生许晓东

  

本报记者:娄凯琪侯万恒

人物名片:许晓东,福建泉州人,现就读于厦门大学环境伦理学专业,2014级硕士生。他在读书之余所著的《厦园草木》一书即将在五月末出版——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也是他送给母校95周年校庆的生日礼物。

提起许晓东,厦大的人文学子对他的事迹大都有所耳闻:读研期间一边上学一边工作,此外书法、绘画、篆刻、作诗、策划等也是样样精通,是大家公认的不折不扣的才子。如今他出版《厦园草木》并以此为厦大95周年校庆献礼,又一次让众人惊叹。《厦园草木》作为一本草木类自然书籍,既与北京大学《燕园草木》、南开大学《南开花事》互映,同时也弥补了厦大校园文坛此类作品的欠缺——这不仅是因为他眼光之独到,还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一颗敏感而温柔的心。此次我们通过对话许晓东同学,来了解他著书写作背后的故事,触碰他作为一名人文学子对厦大的深切情感。

草木缘起

   高瘦的身形,整洁利落的着装,略带闽南腔的口音,整个人看上去洋溢着青春活力,张扬又不失亲和——这是许晓东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短短几句交流下来,我们便感受到了他对自然、对母校的强烈热爱,而他对此书亦流露出深深的期望和满满的自豪。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许晓东始终神采奕奕、目光专注,他语调轻快,书中的文字、细节都信口拈来,不难看出他对此书用心之深、对草木喜爱之切。采访中他谈到最多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博物情怀——人类不再征服植物,而是让它们回归自然。不知是受所学专业的熏陶,还是对大自然与生俱来特有的情怀,他身上带有浓浓的人文气息。以至于在他的描述中,仿佛草木就在眼前,而他只是代言人。

   谈到这本书的创作,许晓东说要从他去年冬天参加北京大学首届博物文化论坛结识了北大的刘华杰教授说起。正是和刘教授的交谈,让他了解到北大有《燕园草木》一书描绘北大校园的各种植物,这让他“心动”:厦大作为中国最美的大学,又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何不也为美丽的厦大校园写一本具有纪念意义的草木集呢?带着这个令人激动的设想,许晓东回到厦大的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寻访草木之旅。他先从“每日博一物”着手,要求自己每天选取校园里的一种植物进行描述,并写1500字左右的文章做记录。这样坚持了三个多月,许晓东一共写了80余篇共计12万字左右的文章——这些就是《厦园草木》的初稿。他鼓起勇气将这些零散的随笔寄给刘华杰教授,没想到刘教授不仅表示极大肯定和鼓励,还针对书稿出版事宜给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在之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整本书的架构脉络也渐渐清晰,许晓东最终将全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看草是草,看木是木”,第二章“看草不是草,看木不是木”,第三章“看草还是草,看木还是木”。

写作历程

   为了能在厦大95周年校庆之前完成此书,许晓东每天都看着勤业餐厅标识牌上的倒计时,来激励自己加快写作进程。他说那时的心情真是又紧张又兴奋,“幸好在最后一个月里完成了后两章三万字的写作”,他欣慰地笑了笑。这本书对厦园植物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域,它们分别是演武场、上弦场、芙蓉湖和情人谷。每一个地方的风格都各不相同——芙蓉湖是浪漫,情人谷则是静谧,上弦场儒雅,演武场则恢弘;每个区域也都有代表性的草木——芙蓉湖畔的印度榕,演武场上的朱缨,情人谷边的高山榕,上弦场旁的扶桑……虽然这是一本关于植物的书,许晓东却“只用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植物的自然属性,其余三分之二的部分都集中笔墨叙写植物各自相关的人文历史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在这本书里,植物是主体,却也是载体。

   说起一路走来的困难,许晓东认为最难的就是坚持,他看到了网络共享的吸引力和鞭策性,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随笔激励着他一点点在进步。可自信心的确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个学生,许晓东坦言以前自己只是出于喜欢写些文章,对于出书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后来打算出书的时候也很迷茫,幸运的是能得到刘华杰教授和中国科技出版社的鼓励和支持,才坚定了自己写下去的信心。好在此书的出版费用全由出版社友情承担,所以许晓东只需要考虑宣传和销量的问题。他积极与校方联系,独自和“南强书苑”、“晓风书屋”以及一些校外卖手绘地图的摊贩商谈合作,历经波折,不辞劳苦,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厦园草木》的真心和情怀。

手绘插图

   许晓东每天在朋友圈不间断地分享自己的作品——包括“每日博一物”以及他创作的厦园手绘植物等——这样的行为也惹来不少争议,圈中不乏说他高调、炫耀的人。许晓东对此不以为意,他说这是一种共享,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处事方法,而这种习惯是高中就开始了。“拿出书这件事来说,靠我个人的意志力其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所以我才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台,公开让身边的同学来监督我、鼓励我。”至于别人的非议和不解,他看得很淡:“人生路上本来就很少有看法完全相同的人,大多数只是看客。”但他仍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影响到身边同样怀揣梦想的人,让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中汲取一点正能量。有两个学妹就是在许晓东的影响和激励下选择了报考厦大的研究生,在他看来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自己的能量能传递给别人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很享受这一点。

   说起这本书的亮点,还数那180多幅全部由许晓东手绘而成的植物图。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绘画了,“经常捡一些邻居画家用剩的颜料管,用那些剩下的颜料自己试着玩,就这样对画画产生了兴趣,然后自己慢慢琢磨,并没有受过正式培训。”这一非专业的爱好竟被坚持了下来,到如今许晓东的山水画技艺已十分了得,他多次在学校展示“五分钟作画”的才艺,备受瞩目。正是了解到他的绘画功底,出版社才建议他亲自手绘植物插图,但手绘图与水墨画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这对他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水墨画更具有想象性,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而手绘图强调求真,对于植物每片叶子的每一条脉络都力求准确,花瓣也是如此。”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180多幅手绘植物图顺利完成。许晓东的过人毅力令人惊叹,但在这背后是他对厦园草木的浓浓深情。一如书中所言,“万物是吾亲,自然是我家。”这也是他自身情怀的真实写照。

厦园情深

   对许晓东来说,一路走来的最大收获,其实就是整个创作出品过程带给他的一种成长。此番出书接触手绘植物,本身就是他在绘画上的一大突破,而《厦园草木》能出版,让他对今后的道路方向有了更大的信心,得益于这一契机他还结交了很多圈中朋友;而且,在与出版社、校方等机构沟通商谈的各种历练下,他处事更加娴熟了,对宣传、销售等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许晓东是个有计划有目标的人,他的日常生活规划聚焦于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协调学习和工作。“我研一就修完了所有课程学分,现在在一家公司全职工作的同时还在另外两家公司做兼职。熟悉了工作模式后,我通常一个上午就可以做完一个策划文案,这样就有时间来读书、写论文,做做自己的事。”当然这一切都要旺盛的精力作保证,“我平时很爱运动,打篮球、跑步都少不了。很少有让自己闲下来的时候,想趁着年轻多做一些事,多走一些路。”许晓东很善于抓紧时间学习,最近在准备雅思考试的他,已习惯了在下班途中的公交车上听英语。他所取得的成绩并不虚浮,一点一滴都是他的努力和坚持。

   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厦大校园郁郁葱葱,花团锦簇,滋养着厦大学子的身心,也承载了诸多深情。这些植物见证着厦大每一天的成长,它们早已成为厦大的一部分,是厦大校园永远的风景和孩子,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所在。许晓东在《厦园草木》中手绘的180多种植物,正是此间深情的一种表达。他写作、出版此书以献礼母校95周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怀抱着的对学习、生活的热情与人文情怀,传递给每一个厦大学子满满的正能量,这座美丽的海上花园学府也将更加灿烂夺目。

  

第三版

责任编辑:徐妍

【焦点话题】

  

知易行难,健康生活如何寻

本报记者:徐妍

  

   编者按: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已经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同学而言,健康的生活模式往往会被某些因素打破。没日没夜的论文、实验以及画图等扰乱着我们的生活作息;种类繁多且快捷便利的外卖冲击着我们的饮食习惯;宅文化的迅速传播恶化着我们的疏于锻炼;以减肥为目的的节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受到健康困扰。

   生活在厦大,每年度的马拉松、环校跑等赛事给热爱运动的同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菜品丰富的食堂为同学们提供了健康、营养的食品;舒适的学生宿舍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放松条件。但是一些同学仍然受到健康困扰,原因是什么呢?本期《凌云报》带你走进厦大学生的健康观。

运动:想说爱你不容易

   厦门是一座适合奔跑的城市。每年一度的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厦门大学校庆环校跑以及众多跑团的涌现,营造了厦门浓郁的运动氛围,为厦大学生提供了宽松的运动环境。除此之外,依托于地域和设施的优势,环岛骑行、爬山、游泳、打高尔夫球等也成为厦大学子们青睐的运动方式。

   针对当前厦大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并回收了  132份电子问卷。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运动的时间不超过三次,究其原因,大部分同学提到没有时间或是没有合适的同伴一起运动,而近来厦门连续数月的阴雨天气也成为室外运动不小的阻碍。谈到下雨,法学院2015级张同学深有体会:“刚开学的时候还经常跑步,后来厦门进入了雨季,有时候趁着不下雨出去跑几圈,但往往跑到一半突然下起来,就会被淋成落汤鸡,后来干脆就不去了,只能等雨季过去再重新开始跑步,把这段时间积攒的疲劳都释放出来。”室外运动受限于天气,室内运动也有其阻碍。法学院2015级法学硕士李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苦恼:“我本来打算这个学期要好好练瑜伽,但自从开始实习之后,每天回来都特别累,根本没有精力再去练瑜伽。”

   公共事务学院的孙同学则认为没有时间、太累等都是为自己找的借口和托辞,“最主要还是决心不够,如果没想着说每天都要坚持运动,那每次工作、学习累了也就不想动了。但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去做,还是能够做到三者平衡的。”

   当然,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运动达人,他们亦或奔跑在绿茵场,亦或洒汗在健身房,各类球场上也能见到他们矫健的身姿。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硕士孙同学就是一名跑步健将。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厦门国际马拉松、线上马拉松、厦门环岛跑、鼓浪屿环岛跑以及各类跑团组织的长跑活动。然而对于一年前的他来说,两公里似乎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把目标进行分割后,却能够慢慢实现原本的不可能。现在跑步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了。“跑步首先给我带来身体上的舒适感,也是一个跟自己对话的过程,你可以放松地去想很多事情,没有任何压力。坚持跑步,心态就会变得特别年轻,可以从跑步中挖掘到自己内在的潜力,磨练意志力和耐力。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结交到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真的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诚如孙同学所言,运动是一种生活态度,很多人向往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坚持不下来,有人为了减肥运动最终因毅力不足而放弃,有人在日复一日忙碌的生活中渐渐淡忘了对自己的承诺,有人因为天气和时间的原因而忽略运动……其实更多的时候选择并坚持运动是一种自我的内省,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只要心中目标坚定,并愿意为之做出改变,运动所给你带来的收获将会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意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身材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会让你在面对人生的其他挑战时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

饮食:你的食谱健康吗?

   厦大食堂以“免费米饭和多样可口的菜品”而闻名,坐落于校园各处的食堂为师生们提供着一日三餐。学生公寓外的各式小餐馆和小吃点也成为学生晚自习归来时常光顾的地方,满足着同学们的口味需求。而近年来外卖的火热兴起,使得穿梭在宿舍楼之间的外卖小哥成为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同学们在饮食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选择和见解。

   在受访学生中,有九成同学表示吃饭一般会选择在食堂,偶尔会点外卖或者出去吃。有一半的同学则表示从来没有点过外卖,而点外卖的同学中有50%是因为懒得出门,也有37.88%的同学是因为下雨等天气原因。法学院的张同学一周平均要点三四次外卖,她觉得天天吃食堂有点单调,想吃点不一样的,而学校外的小餐馆很多都没有座,即使有座也会被游客占满,点外卖既可以直接送到门口,又常常会有优惠活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周末状态:“没课的时候常常会睡懒觉,醒来就差不多中午了,又不想出去,就只好点外卖了。”与此相反,法学院的李同学则表示自己几乎从不点外卖,“有时候在宿舍待一天,刚好趁着吃饭时间出去透透气,活动一下,而且我觉得食堂的饭比外卖好吃还便宜,外卖有一些太油腻了。”

   针对吃饭时是否会考虑营养搭配的问题,65.15%的同学表示会考虑。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孙同学一般在跑完步后会多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尽量少吃油腻的东西,少吃烧烤,避免影响跑步的效果。法学院2015级王同学因为减肥而控制饮食:“我现在主要吃素,偶尔会开一顿荤,但每天都会喝一杯牛奶来保障营养。”法学院的张同学很喜欢吃油炸和辛辣的食物,但随着夏天的到来,她也渐渐开始控制饮食,“油炸和辛辣的食物不仅会让我脸上长痘还会发胖,我以后要尽量跟他们sayno!然后夜宵之类的也要少吃。”公共事务学院的刘同学则认为,食堂本身就会注重营养的搭配,所以自己也没太关注。

   同学们对于食物的选择不仅考虑营养的搭配,还要考虑减肥、维持身材等因素。然而,依然有人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选择一些高热量的食品,也有人会在晚上耐不住饥饿买一份夜宵,不均衡的营养和无节制的饮食习惯势必会导致肥胖、长痘等一系列问题。好在不少同学认识到了这个事实,能够进行理性的选择,让自己拥有一份更为健康的能量补给食谱。

睡眠:你到哪里去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尤以学生党为甚。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晚上11点前入睡的人只占4.55%,有一半的人会在11点到12点之间睡觉,而12点到凌晨1点睡觉的人数高达34.85%。在熬夜的人群中,22.73%的人是在写论文、做课题,进行学习上的研究,而高达48.49%的同学则是在玩手机,聊天、刷微博、看剧或是打游戏。接近一半的人会选择在7点到8点之间起床,86.36%的人能保证每晚6~8小时的睡眠时间。而关于午休,不到一成的人因为习惯或没时间等原因从不午休,而大部分人午休时间都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法学院的张同学这样描述她熬夜的原因:“我晚上熬夜一般都是在刷微博,一天结束了看一下微博上有什么新梗、新段子,不至于跟这个世界脱节。而且晚上那种安静的气氛很适合静下心来看一些深度文章,也算是夜晚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而新闻与传播学院孙同学熬夜则是为了做作业:“我所说的作业包括老师布置的常规作业,学生组织的工作以及我给自己制定的一些计划任务,事情总是很多,又不想拖到第二天,就只好延长晚上的时间。虽然熬夜,但第二天也会很早就起床。我是一个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睡觉上的人,想要用清醒的时间去做更多有用的事情。”为了保证白天的精力,午休就成了他一项必不可少的日程。“如果前一天熬太晚了,我也会在白天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来补充精力。”

    法学院的王同学则是一个作息很规律的人,早睡早起已经成为了他的标签。小时候是被家长教育养成的习惯,现在反而很享受这种作息规律。面对那些想早睡早起却做不到的同学,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个关键还是靠自己,改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难道你不想尝尝明天的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吗?”法学院的李同学就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她觉得自己之所以做不到早睡,一方面是因为舍友睡觉都比较晚,没有早睡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上床后总是玩手机,一玩就停不下来。谈到能否改变这一习惯,她对自己很有信心:“我要做第一个上床的人,当一个榜样,带动全宿舍的人养成早睡的良好习惯;另外,睡觉远离手机,心无杂念,做到上床即睡觉。”

   熬夜不仅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精力,长此以往还会极大地威胁到身体健康。晚上是身体排毒的时间,应该让其得到充分的休息。给自己制定要早睡的目标后,无形中也会提高白天做事的效率,克服把事情都留到晚上的拖延症,从而更加有精力、有效率地迎接新的挑战。

   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是提升健康指数的三驾马车。要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需要个人内心强烈的意愿和意志力。制定明确的目标,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这样你就可以战胜自己,收获一种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培养的毅力让你更有魄力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信念:寻找健康的第一步

   在此次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当前许多大学生在睡眠、运动、饮食健康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忽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些因素都在一点一点地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健康。那么,这些健康问题究竟能否对大学生构成困扰呢?他们又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困扰呢?

   在受访者中,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部分生活习惯是不健康的,而认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十分健康的仅仅占据了9.09%,似乎健康的生活在大学生涯开始时就脱缰而去,跟我们渐行渐远。既然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并不十分健康”这样的认知,那么看起来“改变”就成了当下大学生不能拒绝的行动,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改变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气的事情,坚持成为了他们改变途中最大的阻碍,而坚定信念则是冲破这些樊篱的第一步。

   对于新闻传播学院的王同学而言,现在的生活状态与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就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破,而在这一过程中,意志力不够坚定,目标不够明确成为了她最大的困难。事实上,坚持也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一件事情。然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孙同学一直维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他对记者提到,“很多东西你不去尝试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尝试一下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运动坚持不下来,减肥减不下去,早起起不来,这些都不是理由,根本原因是自己懒,意志不够坚定。”

   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生活似乎算不上十分规律,每天的课程、作业、工作以及私人生活都会将我们原本规律的生活拆得零零散散,似乎每天定点吃饭、定时跑步的生活需求也无法实现。当累了一天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当忙于课题没有时间按时吃饭,当熬夜成为习惯而无法早起,规律而健康的生活在一点点离我们远去。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横亘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随时可能因此而有了小小的改变,这些改变不大,却足以破坏我们长久以来养成的健康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很多天,毁掉一个好习惯却可能只需要一天,而支零破碎的时间让我们总是能够轻易毁掉已经规律的习惯与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定的健康信念也成了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行动:走向健康动起来

   拥有了坚定的意志,同学们却仍然面临着一个矛盾,一边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另一边则是无力改变的现状。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要面临这么一个选择,但这对于一些同学而言却确确实实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有的同学会选择忙于工作与学习而拒绝锻炼,也有的同学会选择宅在宿舍而忽视饮食健康。不过,在作者的调查中,做出这样的选择,即使明知生活状态并不健康,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同学仅占9.09%,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而言,他们仍然想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对于这些同学而言,在这么一个选择的分岔路口,他们更加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正视自己的选择,然后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路享受前进中的乐趣。

   对于目标,新闻传播学院的王同学愉快地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不良的习惯肯定是需要改变的,但是这一过程不能够一蹴而就,这些都是从大学以来就慢慢形成的习惯,只能慢慢改变,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按照那个计划去一步一步地慢慢实现。”目标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太高的目标往往使人望而却步,与此同时,生活也不会按照你所规划的那样原原本本地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学会取舍,同时也要学会变通。在这一点上,法学院的孙同学深有感触,“目标要一点一点增加,把目标分散开来是可以较快达到目标的。”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一个拥有共同的目标、能够一起奋斗的朋友。他可以喊你起床,陪你锻炼,给你加油打气,在你意志薄弱的时候在背后推动着你前进。而当找不到能够与之相伴的同伴时,法学院的李同学选择了自己先成表率,她表示“睡得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舍友睡觉都比较迟,所以我要做榜样,先从自己早早上床开始,带动全宿舍早睡。”法学院的孙同学一直保持着运动的良好习惯,他享受跑步,也认为这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但对于自身意志不够坚定的同学,他建议说,“当自己实在做不到的时候,可以找一个人监督你,跑步找一个同伴,减肥让舍友监督,起不来让舍友叫。”

   坚持良好的健康习惯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需要同学们不断探索寻求到独属于自己的平衡比例,同时也需要一个朋友来陪伴、督促,最后再加上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目标与一往无前的勇气,坚持健康的生活才能成为现实而不是停留在理想层次。

   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追求学业成果、积累工作经验、丰富社交生活、享受闲暇时光……而在这些事情之外,大学生同样应当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只有精力充沛,才能更好地去享受生活。爱默生曾说:“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永远都不应当被拒绝。

  

第四版

责任编辑;何思哲

【文林采撷】

你是我的梦世界

本报记者;何思哲

  

似是很清晰又似是很模糊,似是很远又似是很近,似是你又似是她。

“喂......”我又似是被这一声呼唤给拉回了“现实”。

“喂......就指你呢。”你朝着我的这个方向指来。我揣揣不安的环顾四周,发现四下无人,但还是略带怀疑的指着自己无声询问着。

“对、对,就是指你......。”你很不耐烦的补上了这一句。

在确定是我之后,我大步大步的朝前,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就蹿到了你面前。我不知道我的速度有多快,也不知道走过多长的距离,只知道这次离你真的很近,而你淡淡的脸也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浮现在我眼里。

我几乎是贴着你的脸怵怵的问道:“你找我干嘛?”

“当然有事了。”你主动从我脸前后撤,插着腰又不耐烦的补充了这句。

我知道我又说废话了,于是我干脆沉默不语,就一动不动的凝视你。

你可能天生好动,又或许被我看烦了,开始不停的跳来跳去。而我也费力的跟着你的节奏,好让你的身影一直锁在我眼里。

在我感觉快要跟不上你的时候,你一个定住背对着我立在那里。我很好奇但又不敢惊扰你。

此时你忽的一个半转身对我做了一个鬼脸,然后以一个舞蹈的姿态一跃而起,跳到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凸起的圆台上。那个圆台不大,好像它的大小专门是为你设计的。

我看的有些呆了,不过为了和你靠进一些,我又凑了上去,坐在平台下像一个观众一样继续凝视你。

你在上面站稳脚跟,活动活动着全身。我在下面扭动着脖子,调整着看你的角度。

“你看我像不像只长颈鹿。”你对台下的我问道。只见你努力伸长着脖子眺望远方。

我在台下换了几个角度看着,然后模仿你伸长着脖子拼命的摇头。边摇边说:“不像,不像,一点都不像......。你脖子一点都不长,长颈鹿脖子老长了。至少有这么长......。”说完我用双手张开比划着,发现还不够长,便手脚并用的张开出身体所能打开的最大长度,躺在地上比划给你看。

你看完后失落的鼓着腮帮子,脖子也缩了回去。你在台上想了一会儿,很快就满眼发亮的招呼台下的我看着。

“那你看我像不像只熊猫。”你对台下的我问道。只见你拼命吸着气,挺着浑圆的肚皮,整个人圆圆的坐在台上,鼓着的嘴上还含着一根不知道从哪来的竹子。

我又在台下换了几个角度看着,可看着微圆的你,我还是摇了摇头。

“喂!”我试探的叫了你一句。

“干嘛呢!”你吐掉了竹子立马回应了我一句。不过就在你张嘴说话后,人也像皮球泄了气一样,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

“不像,不像,一点都不像......。你一点都不胖,熊猫可老胖了。至少有这么胖......。”我模仿你拼命吸着气,挺着自己圆圆的肚皮,发现还不够胖,就将贴着自己肚皮的衣服向外拼命拉着,侧过身比划着给你看。“再说哪只熊猫会像你一样,一开口说话就会瘦下来的。

你嘟着嘴腮帮子鼓的更圆了。但你也很快想到了似的,在台上努力比划着。

“你看我像不像只美人鱼。”你对台下的我问道。又见你扭捏着身子,半卧在台上,不停的眨着眼看着我。

我歪着脑袋只用了一个角度盯着你。盯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捧着肚子大笑的在地上打滚。“哈哈,哈哈......,美人鱼,你,哎呀快笑死我了......。”

这下你的腮帮子快鼓到爆了,生气的几乎快要从台上跳下来。“怎么了,我不像吗?”你伸长着脖子将你的脸凑到我脸前逼问着。

我强忍着笑,再次近距离的左右端详着你的脸,说道:“像,像,当然像......。”说完又忍不住的在台下打滚大笑着。

“那你笑什么,还笑的这么夸张。”你继续质问着我,脸又向我的脸凑过来了一点。

我又被迫强忍着笑意,重新从上而下打探了你一遍,尤其是盯着你的脚好久。“我说的是你像美人,笑的是你不像一只鱼。”

你满意的将凑过来的脸收了回去。在台上不停摆弄着你的腿,摆弄的久了让台下的我感觉你好像不太会走路了。

“你为什么喜欢说你像这像那的,其实在我看来,你还是最像你自己了。”我在台下看了你好久后,忍不住发问道。

“你个傻瓜,我就是我,为什么要说像啊。再说像其它的东西才会觉得自己真实了,而且像的越多,自己就会越真实,你明白吗?”你语重心长的回答着我。

而台下的我头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说:“不明白。”

“不明白很正常,因为你还不像任何东西,等到你像某些东西的时候,我想你就会明白吧。”你摆摆手,弄弄脚。又突然的兴奋的向我问道:“那你觉得我最像什么。”

“最像风筝了!”我不假所思的说出口来。

“为什么呀?”你问着我。

“因为你要是风筝的话,你就能像很多很多的东西了。而且我觉得你真实,我觉得你应该真实的飞在天上,去见识见识那些跟你一样真实的东西。再说像风筝多好啊,想五颜六色就能五颜六色,想奇形怪状就能奇形怪状,多好。”我对你说着。

“可是我觉得我不像,因为我没有风筝那样薄如纸片,顶多是个会飞又不够饱满的气球。”你回答着我。

“可是我左看右看你都很像啊。”我继续说着。

“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的话,我想等到起风的时候我就能飞了。”你似是很憧憬的望着天空,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道。

“那是一定的了,到时等到你飞在了天上,看到的我的模样也不是这么大了,一定会很小很小。”我接过你的话说道。顺便也趴在圆台的边沿上,更好的看着你。

“其实大小都会一样,不会有区别的。”你回道。

“我不信,那怎么会一样。到时你看着我不就跟我看着你一样,这才没有区别呢。”我说道。

“不信,那你就试一下吧,对我吹一口气。”你微笑的对我说道。

我踮起脚凑近了过去,使着全身的力气,对你重重地吹了一口气。

你像一张纸片一样被我猛的吹向了天空。你乘着我这口气越飞越高,我也开始意识到你离我越来越远了。我爬了起来,伸手想够到你,可惜已经够不着了。我又爬到了圆台上,看着你飞走的方向,向你喊道:“你要到哪儿去。”

“飞到你看不到的地方去。”从天空中飘下你的声音。

瞬间我的双眼像下了雨一样,“哇”的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

你在天上没有理会下面的我只是一意的越飘越远,我一路上边哭边追着你跑着。即使已经离你很远了,拭去泪水后从下而上看你的模样还是跟开始一样清晰可见。

“我知道没有区别了,我看到你还是那么大,不会是我说的那么小,从始至终都会是那般大小,不曾变过。而不管你飞到哪儿去,我都会跟着去的。”我边哭边走像个泪人似的对你说道。“你还会飞多久。”

“一辈子吧。”你说道。

又是“哇”的一声,我的双眼由小雨变大雨哭的更厉害了。

“骗你的,也就一个晚上。或许等到风停了,我可能就会降落下来了。”你继续说道。

听到风停会让你下落,我努力止住了眼泪,开始屏着呼吸,生怕吐出的气息会让你继续飘在天上。

可屏住了好久,你依然一路飘过你的高山流水,飘过你想看的地方,没有一点下落的迹象。

在飘过一望无际的原野时,原野的中心那儿有一个人在独自拉着大提琴。你飞了下来,好似留恋的在他身边绕了两圈,然后就又飞走了。我追着你走进那人,伸手去触碰他,可总是像摸着一摊湖水一样碰不到他。而你又飞远了,我得赶紧追上你。

飞出原野,在彻底听不到琴声的地方,你晃晃悠悠的从天上降落下来,我在下面站好位置准备接住你。可没想到的是在我的身前一颗树萌芽而出。那树越长越大,它的树枝也在半空中四散开来,完全遮住我的视线。也不知是树从下而上接住了你,还是你从上而下落在了树上面。

那树滑溜溜的,我尝试爬了几次都爬不上去。想到你会孤零零的挂在那树上,我无助的靠坐在树下,还是“哇”的一声,我的双眼也由大雨变暴雨哭的泪无止尽。

在我快被眼泪淹没的时候,从树上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我哽咽的抬头看去,看到树上结满了干净的白衬衫和淡蓝的连衣裙。接着我破涕为笑的看着你身穿着其中一件连衣裙正拨开一层层的繁盛朝着我坠落而来。

就呆笑的看着你的脸从远到近靠进过来,不偏不倚的迎面落在我脸上。我没有被砸的鼻青脸肿,因为在那一瞬间你似一颗苹果的重量。

你拍了拍起身,我穿着白衬衫紧跟在你后面。我呼吸的很浅,生怕呼的重了再把你吹跑了。

你在我前面踮着脚眺望了一下远方。突然一个转身对我说:“太阳出来了,走,我带你去看真实的地方。”说完一把拉住我的手,向前奔跑了起来。

我们迎着升起的太阳奔跑,我在你身后顶着失明似的痛感望着你无限放大的背影,我想真实的我自己已经看到了这一生最真实的地方。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夹缝照射在我脸上。我缓缓醒了过来,第一时间我就直视着阳光。在发现并没有任何的背影挡在我前面后,我释怀起了床,简单的洗漱后,穿上白色的衬衫出门了。

十八岁的春风吹过我二十四岁的脸庞,我一路轻快的朝着东边走去。当我路过一尊雕像的时候,我忍不住停留了一下,脑海浮现出你的各种各样搞怪的模样,我轻轻的笑着。然后继续朝着东边走着。当我路过一片草地,悠扬的大提琴声飘了过来,周围的小孩四散嬉戏。我没沉醉多久,就被“哇”的一声给吸引了过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站在树底下看着树上挂着的风筝嚎啕大哭起来。我走到树下,跳着帮他把风筝摘了下来。我摸摸他的头,看着他破涕为笑的样子,再看看满天的风筝迎风飞扬,我松着气开心的笑了起来。继续向东走吧,我相信我会看到更多更真实的地方。

我一直期望与你的初见,犹如重逢,仿若认识一世的老朋友。你轻抚我的后背,替我理平衣角的小褶皱。我亲吻你的脸颊,帮你掸落发际的木棉花。

 

【文化视点】

放下与出发——毕业季推荐书目

本报记者:陈佩云

  

此时听着《路口》,对于毕业季的离别,歌词“你在记忆中走过了一回,岁月寂寥有你而喜悦”有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相忘于江湖的快感与怅然。“我没有好的信仰,脑子有绮丽幻想。”读书,是让幻想冲破藩篱牢笼,变得更自由浪荡、丰富多彩的一种方式。在迷惘的十字路口,不问你走哪个方向,只愿爱得更用力一点,道别得更认真一点,走得更洒脱一点。

  

山下英子——《断舍离》

凌乱拥挤的宿舍仿佛在昭示着毕业的兵荒马乱。空间有限,杂物越积越多,心情自然跟着有些淤塞。离开前收拾、打包行李是一场硬仗,对于一些杂物,还要手执长戈,经过一番内心思想拉扯、厮杀才能下定决心:带走或舍弃。通常面对杂乱无章的情境,没有丝毫头绪便束手无策地交付给拖延。或许还可以选择聘用军师来为自己出谋划策,用理论来武装指导思想。擅长收纳的日本人显得深谙此道。

“断舍离”是一套通过整理日常家居而改善心灵环境的整理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这是作者山下英子参透瑜伽“断行、舍行、离行”并从中获得灵感而创造出来的。重新审视物我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欲望及需求度。一旦保持这种理性思考,秉持断舍离的原则,大约可以从剁手族里抽身而出并化身持家、居家小能手。对于毕业季清理出来的杂物,宿舍出门一拐,楼梯间的垃圾桶就是它们的归宿,不必舟车劳顿辗转二三回到家里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或垃圾桶。若想物尽其用,跳蚤市场或赠送他人皆可。

我们总陷入求、得或不得、舍或不舍的泥沼之中,人生的苦恼因此而生。物欲衍生了太多的牵扯与羁绊,“断舍离”便不只是整理术,而包含着人生哲学。对物如此,对人对事亦然。你是否与过去的不愉快“断舍离”了?和解吧,然后出发。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不论这句话出现在何时何地,总能被无预兆地一击而中。我读过许多令人翻白眼的鸡汤,假如这也是鸡汤,那我甘之如饴。

里尔克是行吟诗人,他吟咏美与永恒,建造一个诗意的王国。冯至先生的翻译是经典,流畅自然,带着民国时淳朴的真诚、多情与感染力。在这本书里,里尔克谈论诗和艺术、两性的爱、人的寂寞、生活和职业的艰难等,他对青年的理解不仅是透彻,更有真理般的通透。里尔克娓娓述说他对青年人的诚挚关怀与教诲,如此温暖、澄澈与动听。萦绕在青年心间的疑问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解答与启发。诗句轻盈,仿佛若有似无的叹息。其中弥漫着淡淡的伤感,背后言说的都是沉重的人生。里尔克似乎有这样举重若轻的功力,在他的笔下,锐利变得敦厚,单薄变得充实。

当我们迈出校园,世俗与现实攻城略地,你又如何据守内心?里尔克说要懂得享受辽阔广远的爱和寂寞。关于生活的艰难,里尔克这样安慰:“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孕婴似的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你必须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会让你失落。”困境是神的惦记。

“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愿你独立且有担当,还有诗意的纯粹信仰。

  

王尔德——《自深深处》

 

《自深深处》写于1897年1月至3月间,是王尔德在监狱中写给薄情恋人道格拉斯(即信中的波西时)的情书。1895年,王尔德遭到道格拉斯的父亲昆斯伯侯爵控告,其上诉失败并被判刑期两年。在这期间,道格拉斯一次也没有去探望过他。这场牢狱之灾几乎使他失去了一切。三年后,王尔德的去世便带有了抑郁早逝的意味。

从愤恨到宽恕到自我救赎到皈依信仰又旧情复燃,在神、爱与艺术的感召下,王尔德走过了这个漫长艰辛曲折的过程。他的超越世俗的爱令人动容。爱之于他,既是使人急坠的“绝处”,又给了“逢生”的契机。薄情的道德拉斯曾带给他难以言说的欢乐、众叛亲离的耻辱和背叛遗弃的痛苦。在他从狂热的爱中清醒过来,他这样描述道格拉斯:“你的仇恨不断地噬咬着你的天性,就像是苔藓啃噬山毛柳的根,最后你眼中除了一些最粗劣的兴趣和最微小的目标外,别无他物。本应由爱培养的能力已被恨侵蚀毒害,陷于瘫痪。”道格拉斯的仇恨横亘于他们中间,乃至最后毁灭了他们的爱。但即便王尔德经历了这样的困境,他仍执意将所有歉疚包揽于身:“我是不会让你因毁了像我这样的人而心荷重负地走过春夏秋冬的,这样的心灵重负可能会导致你冷漠无情或抑郁忧伤,我必须将包袱从你那里接过来放在自己的身上。”爱与恨原来都可以这样深刻。

王尔德最后在信仰中寻得归宿,得到解脱与升华。“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守护我心中的爱。如果我因受困囹圄就抛别爱,我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

爱情仍是崇高的,即便在幻灭后也不能被解构、消解。

王尔德是为爱而生的人,为爱坠落深渊,也为爱攀上峰巅。学会爱与宽恕,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离别时人生中必然会体验的过程,是成长途中最痛的风景。在不断前行中,体味离别,尊重离别,怀揣梦想,继续向前。毕业季即将来到,《凌云报》与你,一同前行。

  

 

作者:竞聘上岗演讲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