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常态更要敢担当
薛晓峰
“忠诚、干净、担当”,是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此中,“忠诚、干净”是前提,“担当”是落脚点。在目前“三期叠加”情况下,面对“四大考验”,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进而实现我们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尤其需要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自觉担负起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而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也要不负使命、不负重托,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从党性的角度来认识敢于担当的问题,从而提高我们在新时期干事创业的自觉性,提高我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敢于担当相对的,是目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不作为、懒政、惰政等问题。面对简政放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改革要求,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上转不过弯来,工作实践中不能自觉摆正位置,一方面对手中的权力舍不得撒手,缺乏自我革命的改革自觉;另一方面又不善于在新的从政环境有所作为,存在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本领恐慌,于是产生“为官不易”的畏难情绪与无所事事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和鼓励勇于担当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反对乱作为与提倡敢担当的关系,于是错误地认为不做事就不会出事。其实,乱作为、不作为、不担当都为党的纪律所不容,同样是党和人民事业所不允许的。不担当、不作为的懒政、惰政与乱作为甚至为官不廉、贪污腐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都有极大危害。
提倡敢于担当,还要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与强化支持与激励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宽松气氛与良好氛围。要坚持鼓励干事创业者,宽容改革失误者,严惩以权谋私者。作为党的基层干部,要努力做到为政有为、为政大为、为政善为;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者,尤其要主动自觉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主动自觉对那些在出以公心敢于担当、勇于改革过程中造成的一时失误承担领导责任,同时从关爱干部的角度指导广大干部既做到敢于担当,又学会善于担当。
(作者为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
从苏共失去政权的原因中获得警示
冯郁川
经过90多年的奋斗和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长期而严峻的“四大考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苏共失去政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苏共失去政权的重要因素是执政者缺乏担当意识、忽视执政能力建设、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我们党只有真正拥有一批勇于担当、披坚执锐的领导干部,才能全面深入推进改革。
敢于担当要矢志不渝。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度政治定力,是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第一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多元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激烈。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敢于担当要知难而进。重责任、重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领导干部的担当,就是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就是要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要坚持原则。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习近平总书记尖锐指出:领导干部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明哲保身。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敢于担当要主动作为。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立足改革发展全局,认清责任、主动作为,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纠错】责任编辑:姚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