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今天津市)人,祖籍江苏武进,为梅曾臣长子、首批庚款留美学生,毕业于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机系,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并入选SigmaXi荣誉会员,因对清华大学及台湾清华大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1931年至1948年间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抗日期间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1955年,在中国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台湾清华大学前身)并任校长。梅贻琦在担任校长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并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1],奠定了清华的校格,被称之为“两岸清华校长”。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