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感恩感恩演讲稿 >让年轻人爱上传统节日 正文

让年轻人爱上传统节日

2023-10-07 12:12:34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勤俭节约演讲稿 点击:439次

◎编者按

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在大量年轻人争相追捧西方节日的今天,他们却在逐渐淡忘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观,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何让传统节日能够吸引年轻人?怎样提升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值此端午节到来之际,光明网特邀请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人文学家李汉秋为广大网友解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究竟是为了纪念谁

光明网: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究竟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好像全国各地对这个节日的理解有很大不同,请李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真正的起源是怎样的。

李汉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重午、午日、夏节、天中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午节究竟是为了纪念谁?大家都很感兴趣,现在学术界的看法也有很多种,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来源。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远古时代在水边的部落,出于对龙的崇拜而搞的祭祀活动。当时,人们对龙怀着敬畏的心理,所以要祭龙图腾,祈求龙的庇护,这才是端午节最初的雏形。

光明网:这么说,端午节实际上是与屈原没有关系的?

李汉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绎,端午节后来也被加了很多人文的故事,流行最广的是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天,赛龙舟也好,包粽子也好,都是与纪念屈原有关的。当然,屈原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他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诗歌《离骚》、《九章》、《九歌》,表现出高尚的人格,中华民族的气节和爱国精神民族观念,这些在屈原身上也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光明网: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呢?

李汉秋: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是这样说的,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原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当时,人们为了寄托哀思,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是一种过节礼数

光明网:赛龙舟主要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举行,而端午节吃粽子,在中国各地好像都是一样的。

李汉秋: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另外,端午节还要饮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这些看似用于辟邪的习俗,实际上也是古人卫生防疫的一种手段,再加上赛龙舟,一边防疫、一边健身,这才是端午节流传至今的普遍意义。在古代,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一切。而且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习惯,凡是与自然相关联的内容与文化,都会被加入人文的色彩。

光明网:刚刚我们说到吃粽子,以前过端午节时,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包粽子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最近几年,自己动手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商家也推出了很多不同口味的粽子,大家都习惯去商场买。粽子的口味是提高了,可是过节的气氛却淡了许多。

李汉秋:确实,小时候我家里人都是自己包粽子的。包粽子的过程,就像是慈母手中线在缝游子衣,之间融入了家庭的感情,这是一种文化。过去家里包好的粽子不单是自己家人吃,也会给亲戚朋友送过去,别人也会有回赠,粽子是一种过节礼数,这种礼数就把过节的气氛渲染、烘托起来了。如今的端午节,只剩下吃粽子这样一个壳了。

端午节可以成为爱国卫生日

光明网:商家总是在表示我的粽子口味怎样好,里面加了鲍鱼、海参,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李汉秋:现在,许多事情商业运作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如果把节日过分商业化、过分市场化,也会影响到节日的文化内涵。所以,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超过这个度的话,也就失去了文化原味,原来的文化蕴涵也就少了。

光明网:是,我对小时候的端午节印象特别深。我们除了吃粽子之外,家里还会煮红鸡蛋,我们把鸡蛋带到学校,下了课之后,同学就会把鸡蛋都拿出来比赛“顶鸡蛋”,谁的鸡蛋壳儿最厚,能把别人的鸡蛋都撞碎,那么这枚鸡蛋带给人的祝福就最深刻。

李汉秋:我是福州人,我们那里水很多,小时候对端午节印象最深的是龙舟比赛。看龙舟比赛也不是坐在观礼台上的,大家都会跟着龙舟在岸上跑,一边跑、一边喊加油,一场龙舟赛下来,岸上的人也跑得气喘吁吁,自己也像参加了一场运动似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性运动。去年我在汨罗江过端午节的时候,那里也搞了个龙舟比赛,很正规,我们都坐在主席台上,进去看的人也都是凭票,在一定区域入座,我们只能坐在主席台上鼓掌,没办法跟着龙舟在岸上跑。现在的龙舟比赛正规了,可是那种人山人海、喊声震天的的热情却体现不出来了。

光明网:现在龙舟竞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活动,我国的许多城市,像澳门、广州都举办过国际龙舟赛事,我们国家还申请了在今年的广州亚运会上,龙舟竞赛作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李汉秋:赛龙舟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这个也符合端午节的核心内涵――防病、健身。在端午节期间,艾叶、菖蒲、雄黄等用于消毒和避瘟疫,赛龙舟和观众流动观看比赛可以让大家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再结合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这些元素都综合在一起,端午节可以成为爱国卫生日了。

节日商业味不该越来越浓

光明网:有网友提问,他说好不容易放一个假,平时工作那么累,我就不想过什么节了,我就想在家睡睡懒觉,或者会会朋友,你对他这种想法怎么看?

李汉秋:平时很累,双休日就该休息,睡睡懒觉,会会朋友都无可厚非。不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弘扬传统文化,首先就应该重视传统节日。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也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面提升。

光明网: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洋节日促销的大多是大型商场、咖啡厅、酒吧、KTV等消费场所,传统文化烙印不深的年轻人是这些场所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否可以说洋节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而传统节日在吸引年轻人方面似乎做得还不够?

李汉秋:是这样的。现在中国的节日商业味越来越浓,传统的节日文化底蕴正逐渐被年轻人忽略。要让年轻人爱上传统节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华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结合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利用各种渠道宣传中华节日文化的优良传统,展示各民族、各地区、各类节日文化的不同习俗。使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登上舞台,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强化节日文化的影响力。

我们要让当今的年轻人懂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汉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节庆委员会主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汉秋在光明网接受采访刘炼摄

◎网友看传统节日

LittleYe:中国传统节日虽然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挖掘不够和载体单一。洋节却没有固定模式,于是便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满足了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

YOKO: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李老师说得对,是到了我们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时候了。

南极星:民族传统节日是保持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一个阵地。今天,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抢救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得到传承。

山魅:我们的传统节日根本不需要什么改革,需要的是深入挖掘内涵。

ViVi:我在墨尔本读大学,我们这里过春节时很热闹,所有华人留学生都会在大年三十当天走上街头,共同庆贺我们祖国的新春佳节。

风采: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与时俱进的新载体,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才能传承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

作者:朗诵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