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在此真诚地向辛勤工作在岗位上的广大军队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让我们一同走进军队白衣天使的世界,领略她们的风采。
精心打通“生命线”
——记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护士长伍琳
■罗学文毛宇中国国防报记者孙兴维
“用超声查看血管直径和走形,借助心电图判断静脉导管到达体内的部位。”4月底,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治疗室,神经外科护士长伍琳正在给患者进行“隧道式”置管术治疗,片刻工夫,“生命线”打通。
看似简单的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给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建立持久静脉通路,通常采用传统置管方式,风险是易发生滑脱甚至断裂。神经外科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比例高,导管滑脱更为常见。为解决这一难题,伍琳与同事组成攻关小组,利用隧道针将导管从穿刺点经皮下潜行4到5厘米后穿出皮肤表面,使导管穿刺点和导管皮肤出口分开一定距离,形成一道保护屏障。这样不仅能延长置管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隧道式”置管后的患者需要通过握弹力球锻炼,加快上肢血液流速来预防血栓。临床中,患者经常忘记锻炼或掌握不好锻炼要领。伍琳开拓思路,设计了一款智能握力器,可定时语音提示患者锻炼,显示握力大小并记录抓握次数,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
护理工作还是一项抚慰心灵的工作,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伍琳,对患者心理状态有着专业的判断。
某部干部小张确诊患上恶性肿瘤。伍琳发现,小张经常一个人呆呆望向窗外,不询问治疗情况,总问什么时候可以出去走走。伍琳判断,小张可能无法接受病情,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她立即上报情况并联系小张的爱人前来陪护。此后,伍琳每天都去病房和小张聊天,引导他释放情绪。直到有一天,小张终于打开心扉,向伍琳和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是她们打消了他做傻事的念头,给了他面对疾病、面对生活的勇气。
作为护士长,她注意发挥团队的力量。“隧道式”置管术需要至少3人协作,她科学分工,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带领大家严查细抠每项护理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近年来,她还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创新解放军总医院首例B超引导下+腔内心电图定位“隧道式”穿刺术等多项新技术。
巧手诊治训练伤
——记第901医院护士安方静
■郝东红中国国防报记者孙兴维
“我前天训练时扭伤了腕关节,又肿又痛,无法正常活动,拍片子显示没有骨折,眼看就要季度考核了,请您帮帮我。”近日,陆军某部下士李锐焦急地走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求助。
“来,我先看看。”安方静仔细检查小李肿胀的手腕,凭借多年训练伤护理积累的经验,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决定用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和刮痧缓解伤痛。
安方静先将一粒粒耳穴籽贴在小李耳廓,再用点穴棒按压手腕穴位。随后进行刮痧疏通经络。一番操作后,小李活动了一下腕关节,感觉灵活度和疼痛都有了明显改善,连连表示感谢。
安方静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看着父亲用中医理疗帮助病人缓解病痛。护理工作中,她潜心学习中医理疗这门技术,帮助那些受伤战友早日告别伤病、重返训练场。
2019年年初,安方静向医院提出申请,到安徽省中医院进修中医护理。为了尽快提高技能,她白天跟着老师学操作,下班后反复与同事交互训练拔罐、刮痧、推拿等技能,研读中医书籍、背记穴位图。功夫不负有心人,6个多月后,安方静顺利取得了中医护理专科护士证书。
安方静发挥所学技能,竭诚为官兵和群众健康服务。她精心制作训练伤防治教案、课件和演示视频,每年在基层授课20余次,3年来累计为数千名患者解除病痛。在基层巡诊时,她通过讲授训练前后拉伸、放松的窍门,向官兵传授中医护理小技巧,引导大家在训练之余通过相互按压解疲消乏、预防训练伤。
“你的仁心妙手帮我渡过了难关,我用你教的方法帮助了更多战友……”国际护士节前夕,西部战区某部排长李阳给安方静发来致谢短信。去年,备战毕业联考的李阳因训练方法不当造成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医生建议休息4周。眼看着联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如果不能及时康复,会影响如期毕业。安方静帮助他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连续两周为他进行耳穴贴压、艾灸、手法推拿等治疗。考核前半个月,李阳重返训练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他顺利通过毕业考核。
野战救护办法多
——记第909医院野战手术室护士长于美华
■刘永瑜中国国防报记者孙兴维
闽南山区腹地,急促的哨声在野战医院响起,一场卫勤演练拉开序幕。野战手术室里两台手术同时展开,手术组队员忙碌起来。
“打开上肢手术支架,实施肢体创面修复。”野战手术室护士长于美华轻按开关,手术床右侧的支架展开,“伤员”的右手臂被平放在支架上,治疗手术随即开始。
原来的野战手术床没有延展功能,仅适合做颅脑、颈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手术,一旦遇到四肢伤,因空间受限,手术极为不便。于美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开始琢磨如何在手术床两侧底部“嵌入”可折叠的支架。这样可以灵活收缩,相当于手术床的“躯干”上长出了“手”和“脚”,而且收缩后还不占用手术室的空间。小革新,作用大。很快,这项创新成果在野战救治中广泛应用。
一次,在参加野战医疗队手术救治时,她发现常规手术器械无菌包有效期只有7天,而且阻菌率低、易潮湿。她反复试验研究改进包装材料,发现采用无纺布和纸塑分层混合包装,在野外条件下手术器械无菌包的有效期可延长到3个月以上。此项革新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平凡的护理岗位,也可以有作为。先后30多次参加大项演训任务的经历,让于美华越来越认识到野战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还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破解。例如颅内血肿清除、血气胸缝合、肋骨多发骨折等救治还有提升空间;医疗队最大收容量、最快通过速度、最大保障范围等方面还有许多潜力需要挖掘。
她坚持不懈查找资料、反复研究,取得一项项科研成果:“野外救援消毒供应手术器材保障技术优化与应用”“临战机动医院多要素保障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野战创伤手术多要素全流程关键技术的研究”……这些年来,于美华逐步成长为医疗队员心中的“科研达人”,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这些科研成果,一一被运用到卫勤救治中。
一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强。训练中,她摸索出了不少管用、实用的经验,并积极帮带身边的队员,与大家分享各项战救技能。
伤口护理有绝活
——记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护士冯欢
■李春梅吴刘佳中国国防报记者孙兴维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护师、伤口护理专家冯欢,有一手让伤口恢复快、疼痛轻、基本无疤痕的绝活。
别看一个小伤口,沾水后发生感染、烫伤后处理不及时等,都可能加重伤势、久治不愈。日常训练中,磕碰受伤在所难免,不少官兵由于伤口处理不当,小伤口变成大伤疤,导致轻伤也得“下火线”。
某部军士小贾,在执行任务中,右小腿不慎造成拳头大的较深伤口。卫生员第一时间上药包扎处理,但一周后伤口不见好转,部分伤口周边出现红肿,疼痛加重。
冯欢仔细检查评估后认为,伤口部分组织坏死。以往,这样严重的伤口需要植皮才能愈合,冯欢决定另辟蹊径。她使用饱和富氢水冲洗加湿敷的方法,每隔一天换一次药。半个月左右伤口痊愈,基本没留疤痕。
这手绝活来自于她对基层官兵持续的关切。在平时执行卫勤任务中,她了解到官兵时常被演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伤口困扰,如何快速有效处理伤口成为她十余年来致力研究的方向。
一次处理伤口时,她想到,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饱和富氢水有利于血管再生长,是否也会有利于伤口的恢复呢?
她从伤口的微环境实际情况着手,不断尝试,反复论证饱和富氢水制备到多大浓度、冲洗用多大压力、湿敷应多长时间效果最佳,逐步探索制订出一套治疗方案。该方案对烧烫伤、术后切口不愈合、压力性损伤等具有显著效果。她运用此技术治愈了许多难治的急慢性伤口病例,大大提高伤口愈合时效、减轻伤者痛苦。
这一成果得到权威部门和专家认可,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某军校学员小王在一次训练中,小臂被砂石挫伤了一大片,由于受伤位置的肌肉组织较少,通常两周以上才能恢复,严重影响训练。在冯欢的精心治疗下,一周后小王就痊愈回到岗位。
为了将这个绝活推广开来,让更多官兵和群众受益,冯欢和团队多次走进基层连队、学校、社区、养老院等进行巡诊示范,还在全国多地开展军内外线上线下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卫生员及护理人员伤口处理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