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达的未来中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应试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教研室从1999年9月开始进行了“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对推动我县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教学效率、教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须着眼于人的整体统一发展,而非片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教学相长,而非彼此消损。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必须把教学过程本身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多年来,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了教师的仆人、知识的奴隶。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教学方法单一,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手脚被束缚、头脑被禁锢,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率不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发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二、“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教学环境”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简单组合,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稳定的结构形式。“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谐振”,体现了“双主”教学的思想,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导”是指“主导”即教师,“学”是指“主体”即学生,“谐振”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思维规律合拍、协调,形成共振,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是主体的“主动探索”,“发展”是“主体”的“发展”。发展只有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必须是学生主动去追求的,主动去获得的。只有在不断地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三、“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理论依据之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国内外教学模式研究的共同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并寻求如何落实这种主体地位的操作上的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其自身发展具备一定条件。其中一个主要条件是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而主体意识的最终形成又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理性思维能力等为制约条件。“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正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借助于参与各项活动这种更直观、更具体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他们体会自身的主体地位及意义。只有这样,教学双方才能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并促成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或学习欲望)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从而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双主”,提高效率。#p#分页标题#e#
理论依据之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知过程,建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参与行为看作既有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条主线,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面,即重点研究学生参与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进而研究两个问题:其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行为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其二,影响认知的各种因素。教学中的认知过程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有4个:行为、情感、知识基础和环境。四个因素之间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充分合理地创设外部环境(即教学步骤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行为来激活内因(学习情感),实现认知过程中的最大效能。
四、“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本着“以学为本,因学施教,尊重人格,启发自信,激励成功”的原则,在教学实践贯彻如下策略。
策略一:融洽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听从教师的安排与指导,促使教学质量提高;不良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均会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使师生关系融洽,必须做到:
1.正确认识教师威性。
教师的“威性”、“威严”、“权威”三者并非一回事。教师的威性是学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即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依赖的心理状态。教师的威性应该体现在有渊博的知识、有巧妙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威严”是教师做出一付“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是教师的心理状态。它使学生产生惧怕之情,敬而远之。教师的“权威”是教师可以组织指挥、安排学生的学习,可以批评、训斥学生的权力。它使学生被动地服从教师。如果误认为教师的“威严”、“权威”就是教师的“威性”,那就 难以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威严”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的“权威”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之,若正确理解了“教师威性”的概念,就会自觉地与学生融洽感情,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尽量满足合理需要。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如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的结构与层次。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马上能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并做好解释工作;对不合理的需要,应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可融洽师生感情。#p#分页标题#e#
3.真心诚意热爱学生。
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关心、理解、体贴、尊重、信任学生,学生便尊敬、依赖、喜欢老师,从而融洽了师生感情。这样,不仅能培养、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其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学科,而且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听从老师的教导,服从老师的安排与指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热爱学生方面,尤其要“厚爱”、“偏爱”差生。要坚持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用“显微镜”捕捉差生的“闪光点”,培养其自尊心、上进心;要为差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乘“喜悦之舟”驶向成功的彼岸;要用行为改变术消除差生的“惧书症”,即只要学生接近书本就表扬或奖励;只要读书就表扬或奖励;只要成绩有进步就表扬或奖励。
策略二:强化主体。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要求是:
第一,平等的关系。从人与人的最本质的人际关系——人格关系上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民主的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乃至整个学校生活过程之中,营造民主、温暖、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愉悦、主动、积极地参与投入教学活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具体要求是:
第一,引发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持久地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持续地给予强化,不断地满足需要,以增强学生由于过程的消耗而可能逐渐降低的学习兴趣、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两种兴趣,即参与的兴趣和认知的兴趣。并使两者相互促进,不断递进上升。其中,应更多地利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层次,去影响促进其认知兴趣的提高。
第二,点拨恰当。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十分重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学法指导的过程同样也是让学生学会参与、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它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应是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与学生主动尝试、积极参与训练相结合。
3.强化反馈,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具体要求是:
第一,理智地热爱。教育是教学生具有理性,对教师的理性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教育也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如何生活,教师也应是充满爱的感情的人。在教师身上,要求两者和谐统一,取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做到爱而有方,严而有度。
第二,及时地激励。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积极性,操作上的主要抓手是激励反馈。重要的在于如何把握激励反馈。“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对此有3个要求。
一是既要对学生的认知结果进行反馈,又要对其参与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
二是既要有评价性反馈,又要有调整性反馈。前者旨在肯定或矫正学生的认知和参与;后者旨在补充、完善学生的认知和参与。
三是反馈,可有3种方式:教师反馈,学生交流中的反馈,学生自我反馈。3种方式应交替进行。
。策略三:鼓励参与。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具体要求是:
第一,为每个个体提供成功的机会。在“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中,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参与,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成功的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有效投入学习的根本动因。学生的学习成功是一个多次完成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阶段性自我调整,重新自我激发内部动力。而自我功效感的获得,是这种自我调整、自我激发的良性手段。自我功效感即对自己学习成功的体验和肯定。而这又有赖于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更多的表现自己成功的机会,并体验这种成功所带来的教师和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肯定,从而强化积极的自我评价,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去争取更大的成功。#p#分页标题#e#
第二,形成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氛围,是增强个体参与意识的良好环境动因。长期处于具有积极参与习惯和传统的群体之中的个体,自然会形成较之其它群体之中的个体更强的参与意识。
2.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具休要求是:
第一,面向全体。自觉而非盲目的参与,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每个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因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出发点和标准是不同的。所谓面向全体,是面向存在诸多差异的个体所组成的全体。“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要重视两种学生的参与,
一是性格内向的,
二是成绩特别差的。他们是最易成为“局外人”的一部分学生。如果长期使他们充当旁观者,不能与其他同学协同共鸣,则与“双主”教学宗旨是相违背的。
第二,设置坡度。这是为每个学生提供由其自主选择合适台阶的阶梯。阶梯构筑的特点,基于教师对学生特别的了解。它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是教师应予随时调整变化的。
五、“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目标导学 问题探究 交流归纳 反馈迁移
步骤一:目标导学。“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这样学生就有义务感、责任感,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目标要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完成课前散发的导学提纲的情况来制定。制定的学习目标要适当,以学生通过最大努力即能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为宜,这样利于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在“目标→成功→新目标”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学习动机。在课堂学习目标确定后,教师接着就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某一个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活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则有碍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导”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
步骤二:问题探究。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当老师和学生共同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下一个环节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中应注意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
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教师的学法指导一般分两部分进行:其
#p#分页标题#e#
一是利用媒体将学法指导的具体内容展示给学生,包括学什么(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怎么学(或读书、或讨论、或做题、或搜集资料,以及遇到问题怎么处理等等)、学习时间(即多长时间完成任务)。其
二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巡回进行个别指导,并适时调整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这样,既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恰当调控,也就是“双主”教学的思想。步骤三:交流归纳。这一步骤分两步走。首先是课堂交流。课堂交流包括“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以及“生——机”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为了检验学习成果,从而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教师适时组织课堂交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全体同学,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质疑、评判,进而完成对学习成果的修改、完善,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形成全班同学共同认可的学习成果。其次是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成果,形成学科能力。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才艺(书法、演讲)”展示的过程。因此,教师尽可能在课上少讲甚至不讲,而把全部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上。有人提出课堂教学“二八率”的理论,指出80%的学生对80%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自学解决,教师要集中精力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20%的问题。看来,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做到少讲、精讲,完全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步骤四:反馈迁移。
及时地反馈强化,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这一步骤要完成两项任务:其
一是完成课堂作业,以体现减轻学习负担,从而实现学习任务“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以利于下一步教学任务的完成。其
二是进行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锻炼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是否理想,不在于实施模式时的局部操作和个别方法运用得如何,而取决于对这一教学模式核心思想的完整把握,以及在操作中的一以贯之的全面彻底的体现。可以肯定,运用“目标导学——问题探究——交流归纳——反馈迁移”这四大环节构成的“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可大大增强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促进我县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而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