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脱贫攻坚”主题演讲比赛日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他们都是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其中既有奋战在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也有默默付出的后方保障人员;既有贡献智慧力量的企业家,也有见证记录这一伟大进程的新闻工作者。参赛选手们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自今日起,分两期对获得金、银、铜奖选手的演讲稿进行摘登。
我骄傲,是一名扶贫干部
获得银奖的演讲者王聪
2016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安徽金寨县大湾村,老区山村的面貌、困难群众的生活让我深受触动。
2018年4月,省里发出选派第7批帮扶干部的号召,我主动请缨,到皖北地区偏远的贫困村驻村扶贫。两年来,我远离刚出生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上。
刚到村里时,乡亲们对我的第一印象是“白面书生”。在见面会上,我精心准备的发言稿村民们都说“听不懂”,说我只会“处理文字”,不会“处理事件”,不接地气。
想要融入群众,要从说话开始学起!
为了和村民培养感情、了解村里的情况,我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走家串户,和他们唠家常,说他们听得懂的话、问他们有什么实际困难。
后来,我和党员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我把“规模效益、质量效益、时差效益”等编成了村民们爱听的“顺口溜”。我说咱们要“多的好起来,好的多起来,早晚季节变过来,外地经验引进来,典型树立干起来”,大家一下子都听懂了。通过党员干部带动,村民种药材、搞养殖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还成立了合作社。渐渐地,村民们和我说话的态度变了。我深刻体会到:你离老百姓有多近,他们就会和你有多亲!
后来,我帮助困难群众办低保、改危房,为村里建冷库、挖鱼塘、铺路修桥,工作忙的时候,大半个月都不能回家一趟,连妻子生产、父亲手术都没能陪伴在身边。
付出终有回报。目前,全村有447户961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9.9%下降至0.23%。我为投身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而感到骄傲!(作者:王聪为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四级主任科员,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高卜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精准扶贫微信朋友圈火了
获得铜奖的演讲者曾丽圆
2017年,我到农村担任驻村干部。当时,村里的干部群众纷纷向我投来质疑的目光,似乎觉得这么一个弱女子,能干啥呀?这其中,也包括我的同窗。
今年7月5日,我刷到了大学同学发的这样一条朋友圈:“曾丽圆,为有这样的同学骄傲……现在跟她一样为扶贫事业奋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样的付出需要勇气和坚持,好样的!”
读着这段文字,我问自己: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大家对我的看法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我试图去我的朋友圈寻找答案:
2017年7月12日,驻村第8天,查看村里唯一的集体产业,去年亏损了6万元的木耳园区。
11月2日到27日,利用微信朋友圈扩大销售渠道,5000余斤木耳销售一空,为村里挣了8万多元。
2018年4月3日,青背村班子及村干部被镇里评为各项优秀,彻底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
今年9月4日,筹备大半年的青背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预计村集体3年累计盈利将超过40万元!
……
回忆这些经历,我不禁问自己,我真一直从未动摇过吗?不,我也动摇过……
2018年8月,身患癌症的父亲不幸离世,留下了肢体残疾的母亲和还在上小学的儿子。由于爱人远在沈阳打工,孩子上下学无人接送,我当时真想跟组织申请把我调回来。可村民得知后都极力挽留我。最终,我的爱人毅然辞去了工作,全力支持我。
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今天山乡的变化。请党和人民放心,我们一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作者:曾丽圆为吉林省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及放射源管理站副站长、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漂河镇青背村驻村第一书记)
信仰的力量
获得铜奖的演讲者孟慧娜
精准扶贫,对于贫困群众,是一条帮扶支援之路;对于我们这些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是生命蜕变、信仰锤炼之路。说句心里话,履职第一书记,我的压力很大——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从“洋气”的播音员到“土气”的村里人,熟悉的人都惊讶于我的变化:踩着泥泞不堪的道路,协调资金跑项目;面对群众缺少技术,邀请专家强培训……
在村里,最让我牵挂的还有老人和孩子。聂研熙,今年6岁,是一个脑瘫娃娃,不会说话,每天不停地流口水。我联系残联为他铺设了无障碍庭院,送去了轮椅、防滑垫。后来我了解到,村里像这样的脑瘫娃娃有4个,于是又找到特殊教育学校,邀请老师上门授课。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我想竭尽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为他们苍白的世界增添一抹色彩!现在,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
没有产业,脱贫就是一句空话。县委、县政府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鼓励群众种蘑菇,入户动员时,贫困户聂香春说:“大家都跟着你干,穷怕了,流汗总比流泪强啊!”最终,全村107名贫困户依靠种蘑菇脱贫致富。
这一年,我在报录村硬化道路、点亮路灯,发展红薯、种植蘑菇;这一年,户户通天然气、家家通丹江水,村里旧貌换新颜,群众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在这里,我向党和人民报告:2018年底,报录村退出了贫困村行列!
在报录村,有一位老党员,她叫关朋爱,今年已经91岁高龄,有着70多年党龄,当过民兵队长、给八路军做过军鞋。她说1945年她入党的那天,是对着党旗偷偷地进行宣誓,声音很小,但却热血沸腾。老人家年龄大了,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每个月5日,她一定会拄着拐杖到村委会办公室来开党员生活会。记得有一次我称呼她“大娘”,她看了看我,很认真也很严肃地说:“不要叫我大娘,叫我同志!”看着她从小手绢里颤颤巍巍地拿出这个月的党费,我的心里特别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坚定与执着,也让我看到“一辈子跟党走的信仰”。正是这种信仰,让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永不言退!(作者:孟慧娜为河南省清丰县广播电视台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清丰县阳邵镇报录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我把驻村当回家
“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喂……”这是重庆民歌,歌曲中有诗有远方,这是我在教科书中认识的石柱县。但是,当我大学毕业应“支援西部计划”到了石柱县,却被这里的贫瘠惊呆了:石柱是国家级贫困县,那里的村民为买一包盐,要走一天的路;想把猪赶到乡镇卖掉,要爬过陡峭的大山……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当我满怀热情走了几小时的稀泥路来到村民方志发家时,却吃了个闭门羹:“你们能解决什么问题?看看门口这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脚泥!”
我又来到村民罗辉明的家,他的女儿三年前玩耍时把眼睛戳伤,由于没钱治疗导致失明,老罗一直很自责。
……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就是因为穷。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脱贫的航向灯,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想致富,先修路。为了和乡亲们沟通修路问题,我们驻村干部都学会了骑摩托车;为了加快道路建设,我们变成了“泥腿干部”,衣衫磨破了、汗水打湿了胸膛。
2018年,路终于通了。竣工那天,曾让我吃闭门羹的老方专程跑来邀请我去他家吃腊肉。
有了汽车的喇叭声,我们更想有村民的欢笑声!我们带着罗辉明的女儿四处求医,为了一丝可能复明的希望。当孩子睁着明亮的眼睛叫爸爸时,老罗再也忍不住,抱住女儿放声大哭!
脱贫的航向灯终于亮了。然而此时,我的“小棉袄”出生了,妻子一边工作一边照顾2个孩子很是辛苦,为了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更为了如期脱贫的庄重承诺,我毅然带着只有7个月的女儿一起住进了村里。山里天气多变,孩子感冒咳嗽是常有的事儿。村里的老大姐们不忍孩子和我一起吃苦,主动轮流帮我照看孩子,乡亲们成了我的亲人,新城村就是我的家。
我们建强村里的党支部,开展“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与群众建利益链、亲情链、责任链,在村里建甜蜜家庭、甜净院落、甜美乡村,用党建领航基层的脱贫工作!
三年,嗷嗷待哺的女儿已经能走能跳能说会道,全村384名贫困人口中357人已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8.7%降低到1.04%。(作者:万永建为重庆市石柱县新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
给崔书记记头功
获得铜奖的演讲者刘富强
崔德华,2015年到晋城市河泊村担任“第一书记”,因工作积劳成疾,于2017年7月30日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年仅51岁。
崔书记,您离开我们已经2年了,我和乡亲们想念您!
还记得刚来河泊村的第一天,您介绍自己是“农村娃”。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四季花开蔬菜合作社,您希望咱的合作社能种出四季的蔬菜,帮助咱全村215户村民3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合作社已经正常运转两年了,您和大家的愿望都实现了,咱的大棚不仅种出了四季蔬菜,还种上了各种水果,那真叫“四季花开蔬果飘香”啊。
崔书记,您最关心的孙秋发老汉,在梨园里干劲大着呢。大伙儿看他年纪大劝他休息,可他说,这是崔书记给我安排的任务,要不是崔书记,这老梨树连根都给挖掉了。您看,枝头那沉甸甸的大黄梨,卖的都是大价钱;秋旺家的五间新房盖起来了。搬家那天,秋旺喝醉了,满村儿找您,他说没有您,他哪里能盖得起房子;金山家的孩子娶媳妇了。结婚那天,全村人都去了。十多年了,咱村嫁出去的姑娘年年有,可往回娶媳妇是头一回……
崔书记,我忘不了您在病床上,还在为万亩梨园和蔬菜合作社做规划;忘不了您强忍病痛,还总说“先把村里的事办好”……我懊悔,为什么没早察觉您的病痛?为什么没把您“绑”到医院去救治?
崔书记,经咱晋城市1315名扶贫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市200个贫困村6.5万人整体脱贫。咱河泊村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大伙都说,必须给您记头功!(作者:刘富强为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政府科员、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河泊村驻村工作队员)
祖孙三代的扶贫故事
获得铜奖的演讲者王婉
我给大家讲述发生在我家祖辈三代间的扶贫故事。
爷爷的日记中写着:“1954年,应中央《号召青年建设边疆的需求》,我参军来新疆。首长指示我们就地驻扎,肩负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使命。”爷爷告诉我,那时候,生活很艰苦,但大伙却斗志昂扬,勘油田、建工厂、修铁路……就这样,戈壁变成了绿洲,贫穷变成了温饱。
当中央颁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时,即将退休的父亲两次请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点开父亲的朋友圈,全都是扶贫路上的奔忙;每次与父亲视频聊天,他总要向我们炫耀村里的新变化。5年来,像父亲一样的42万名驻村干部,同全国19个省份的援疆干部们一起“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覆盖了新疆所有的村和社区。截至今年2月,全疆53.7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6.51%。
如今,决胜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吹响。全区112万名干部职工与169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精准扶贫。
我结对的“亲戚”是我的学生阿米尔江,他的父亲患有结肠癌,母亲靠打零工维持家用,孩子情绪低落,无心学习。我替孩子申请了助学金、低保,课下找他谈心,放学为他补习,下班帮他母亲做家务,周末带他父亲做化疗。慢慢地,阿米尔江一家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孩子也找回了学习的快乐,成绩一步步提高,并在今年成功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拿到通知书的那天,他激动地抱着我说:“王老师,谢谢您!我会努力学习,毕业报答家乡!”他的家人也握着我的手说:“共产党,亚克西!”(作者:王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第四中学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教育局驻托布力其乡下牙村扶贫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