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现象张万生
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一所学校、一个校长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知名度的正确途径。近年来,各地各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在成绩的背后,已经明显暴露出一种瓶颈现象,对这一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研究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略谈一二,不足之处,敬请匡正。
一、瓶颈现象的表现
1、骨干教师的价值取向问题。在我校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计私利报酬,工作中舍得投入,拿得起,放得下,成绩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一些与时代要求不适应的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对自己的教育理想定位不尽合理。他们往往以取得好成绩,受到表扬和赞誉,或者取得丰厚的物质待遇为自己工作的全部目的和落脚点。这种定位是把教育看作了一份职业,凭之吃饭,挣工资。但在教育改革发展到今日,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仅仅把教育看做一种职业,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这个时代需要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去从事。只有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倾尽心血,时刻做个有心人,时刻动脑子,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追求成功。并且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博采众长,能把最恰当的事例信手拈来,融入课堂,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汲取知识,不再有学习之苦。
2、中年教师中的“高原”现象。中年教师在我校所占比例较高。有多年经验的中年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模式、人际交往、工作方式耳熟能详。在工作中,勤勤恳恳,遵章守纪,习惯于凭自己经验和思维定势开展工作,不喜欢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出现,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与这个改革和创新的年代,却极不相适应,影响了教师的发展,影响了教育的创新。
3、青年教师的浮躁现象。青年教师思维敏捷,知识新,观念新,容易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在青年教师身上却存在一些浮躁现象,如有些青年教师缺乏人文素养,不知道尊重别人,心高气傲;有些青年教师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青年教师一旦发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受不了挫折,就热情锐减;一些青年教师看到社会上有些人大把捞钱,而看到教师清贫,就耐不住寂寞;一些教师面对学校、社会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清规戒律”,感到不够独立自由,就搞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有些青年教师不善于学习,没有理论功底,撰写论文,东拼西凑等等。这些都是青年教师中的浮躁现象。
二、对瓶颈现象的思考
1、校本培训学习模式的缺憾。校本培训学习模式,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正确有效的途径之一。校本培训学习,应当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教材、有实施措施和物质保障的培训学习方法;应当倾尽全力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培训学习真正产生效益。近年来,我校虽然坚持了校本培训学习,把校本培训学习纳入到了校长的议事日程,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教师基本功考核训练办法》,形成了《师德签定暂行规定》,在平时工作中,开展了三笔字、授课竞赛等岗位练兵教学活动,这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不足,与校本培训学习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p#分页标题#e#
一是要求上整齐划一,希望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使大多数教师都能进步,但没有认真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面的教师的精神需求。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上缺乏时代感。在具体工作中,强调对教学基本功的要求,而忽视了新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教育;
三是形式上单一。很多情况下,局限于组织教学竞赛,组织听课等方面。
2、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这个倡导改革创新的年代,我们更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然而,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有其难度和复杂性。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切中时弊,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才能有针对性。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仅靠简单说理或精神刺激和物质奖励是解决不了新形势下教师思想问题的;最后,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已经形成的传统和长年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拿来,而是在优良传统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然而,纵观近年来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有明显的不足。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及时全面地摸清职工的思想脉搏,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够灵活,思路不够开阔;
三是对校园文化的内化过程缺乏指导,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意识不强。很多情况下,还受儒家的中庸、仁仪、礼让等思想所左右,而对现代的竞争、效率、公平等观念还未形成校园主导思想。
四是过多地强调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却忽视了对教师人文素质,如德性、教养、思索习惯、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3、囿于环境的影响。早年,就有孟母三迁的事例,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以考试论英雄,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既使出现道德品质上的问题,也被轻描淡写地处理,在这种大环境下,使教师的发展不够全面;现代社会,提倡竞争、效率、公平,提倡创新的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功和素养。另外,发达的信息,开放的环境,既给教师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带来了一些不容乐观的东西。一些教师在互联网上玩游戏、聊天、迷恋体彩、足彩等,有些教师乐于人际交往,社会上三教九流皆交之,这对思想稳定工作极为不利。因此,我们主张,教师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积极吸收现代信息社会的优良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解决瓶颈现象的对策
1、领导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所谓转变观念,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到教师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而是学校发展的促进者,树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能不遗余力地去抓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树立平等的观念。校长与教师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也应当成为朋友关系,要懂得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与教师平等相处,亦师亦友,才能真实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所谓明确方向,是指对教师队伍建设要在不同时期,能够提出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概括: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为#p#分页标题#e#
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
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最高境界。依我看,为师之道也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师把教育当作职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这是对现今教师的最低要求。
第二层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要求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既要好好干,又要会干,要用心、用脑,不断积累,追求成功。
第三个层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求教师把教育当作一门艺术,通过潜心钻研、探索,达到解人而不知,育人而不觉,博采众长,信手拈来,学生无学习之苦,教师品成功之乐的境界。以此为鉴,我们可对教师进行排摸分析,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目标要求的培养和引导,鼓励教师向最高境界努力。
2、要倡导先进的校园文化。倡导先进的校园文化,也就是学校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但要使环境优美, 同时也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传播文明,创造文明、发展文明的场所。为此,校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有了它,才能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要树立人文关怀的思想,从基础道德入手,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发动教师、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在活动中内化自己的理念,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教师的思想之中。再次,要建立相应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不能动辄就扣工资,扣奖金,把流水线生产的管理方法简单照搬到学校中来。最后,要努力使学校具有特色。一旦特色形成,产生效益,教师就会产生自豪感,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这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3、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以前的观念是一个人从出生到30岁或者大学毕业学习任务就结束了。现在的社会,教育从娘胎就已经开始,直至生命结束都必须学习。因此,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聘请名师专题辅导,编印专题学习材料,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引导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紧跟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
4、完善校本培训学习模式。校本培训学习要实施科研兴师战略。校本培训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领导,有考核;要高扬教育科研的旗帜,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科研化、问题课题化、在教育科研中解决教师当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引导教师用理性的大脑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获得发展。[1]
作者:涪陵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