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起草文稿》一书,是一本很重要、很管用的书。为什么?
文稿写作是党和国家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治国理政,要制定法律、法规,要发布文告、文件,要下发通知、通告;上级要布置任务,下级要请示报告,同级部门还要沟通、协调;单位对个人有公函,个人对单位也要报材料;安排工作要有计划,专项事务要有方案;开会要准备发言,领导要发表讲话……诸如此类,都有文案工作,都要有人从事写作。所有这些文件材料在正式形成公文之前,大致上都可以称为文稿。在高层写作班子中,则习惯于将起草中的重要文件、重要讲话统称为文稿。
文稿不可太繁杂,但也绝不可能没有。没有这些文稿,党和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一切社会生活都会停滞。为了保证治国理政的科学高效,文稿还必须保证质量,决不可马马虎虎,留下瑕疵。错了一个词,表达有误差,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什么机关发文都要精心推敲、反复审核,中央和地方机关都还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核文,道理就在这里。
领导讲话稿,是文稿的一种形式。领导干部按照党和国家的总体计划和安排,会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这些讲话有对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重要理念、重要任务的阐释,也有针对某些专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还有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和总结。领导讲话不可太多,但也绝不可能没有;应该尽量少念稿子,但也不可能全无稿子;最好由领导自己动手写稿子,但篇篇都由自己写也很难做到。特别是重要会议的重要讲话,内容非常权威,必须集体研究决定,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很多讲话稿都必须有人事先起草,然后由领导审阅、研究、修改、定稿。特别重要的文稿,还必须有一个班子专门组织起草。
这种文稿重要不重要?我曾多次讲过一个道理,作为研究人员,我们自己可能会写很多书、很多论文,也很有价值,但是请问,有哪几个观点和主张能成为国家意志?很少很少,甚至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起草的文稿,被中央认可了,作为文件印发了,或者作为领导讲话发表了,那就转化成了国家意志。其中的某些新概念、新观点、新主张,都立即具有了很大的权威性、指令性,这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同样道理,地方领导干部的讲话,对于这个区域的工作和群众来说,也具有非同小可的影响。写好了、讲好了,有利工作;写坏了、讲砸了,麻烦就大了。
所以,起草好这类文稿,包括领导同志的讲话稿,是治国理政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项任务。必须高度重视,确保质量。所有文稿,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有文稿起草人员,都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创造者,不可能在文稿上挂上自己的名字。但是,起草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对文稿的质量水平关系极大。所有的文稿,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领导意图起草,同时也融合了起草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智慧。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有一批特别能干的文稿起草人员,俗称笔杆子。笔杆子们要有良好的政治品格、政策水平、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文字功底。所有的起草人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优质高效地完成文稿起草任务,并不断提高文稿的质量。
能够写出高质量、高水平文稿的人不多
不无遗憾的是,从我工作实际和接触了解的情况看,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单位中,真正能写文稿的笔杆子并不是很多,能够写出高质量、高水平文稿的人,恐怕就更少了。为什么?原因很多,在我看来,最基本的有两个。
一个是,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国民教育,大多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怎么写作的。讲授的多是怎么巧妙构思、怎么编排故事、怎么形象动人、怎么遣词造句、怎么抒发复杂的情感,等等。但对于怎么写应用性的公文,特别是写政务性的文稿,教授和学习得却很少。教师如果没有亲自写过这类文稿,也很难讲好这种课。所以,如果让刚刚分配进机关部门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写一篇领导讲话稿,几乎可以肯定是写不好的。常见的通病都是用写文学作品的风格来写文稿,堆砌很多形容词,带上过多的感情色彩,或者是用学术的语言来写作,绕来绕去让人听不明白。再加上其他原因和缺陷,这种文稿很难符合要求,甚至连语言口气都不符合领导的身份,照本念了会很尴尬。
再一个是,党政文件和领导讲话这类文稿本身就有很高的要求。它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的精神,把握工作的大局,部署规定的任务,抓住突出的问题,拿出切实的举措,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主题要鲜明,条理要清楚,逻辑要严密,术语要规范,文字要简练,语言要流畅,风格要平实。这种要求,即使领导干部本人,也需要通过学习中央精神,调查现实情况,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才能达到。有的领导干部本人的文字水平并不高,即使自己写也未必能写好。对于一般的文稿起草者,当然就是很大的挑战。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至少在40多年前,我就有切身体会,深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从事文稿写作,必须经历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转变过程。正是有上述这些情况、原因和希望,我认为雪勤同志的《怎样起草文稿》非常适合现实需要,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将有利于更多的同志提高文稿起草水平
雪勤同志在中纪委、中办工作了几十年,一直从事文稿写作工作。他不仅参与,有时还直接主持了很多文稿的起草工作。在这种长期积累和研究的基础上,雪勤同志写成了这本专著——《怎样起草文稿》,把他的宝贵经验与更多人分享。浏览该书,我感到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经验之谈。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雪勤同志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说的事情,举的例子,都是工作中经历过、遇到过,或者有关联的。第二,“原始创新”。书中内容,完全是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不是从哪儿搬来的,所以是“原始创新”。第三,系统深入。全书设置了“文稿篇”“调研篇”“能力篇”,每篇里面都抓住起草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具体细节,介绍经验,传授方法。第四,针对性强。书稿列出了几十个问题,然后逐一回答。所列问题都是起草文稿中非常重要的事项。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介绍注意的问题,讲述具体的方法,简明扼要,准确清晰,针对性很强。第五,文风朴实。谈的事情很实在,内容很实在,文字也很实在。讲的都是干货,一条一条,清清楚楚,没有作更大引申和拓展。
雪勤同志把他起草文稿的经验系统地总结出来,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文稿起草人员作一点介绍,我认为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更多的同志提高文稿起草水平,更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党和国家文稿的质量。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稿起草人员有所帮助。
(作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本文为《怎样起草文稿》序,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