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细说各种“新”
2020-07-09来源:大众日报03版
□记者杨润勤通讯员张宝贤报道7月8日是高考第二天,在济钢高级中学考点,家长和考生看上去从容淡定了很多。图为考生自信地走出考场。
□ 本报记者王原刘一颖
今年,山东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俗称“新高考”。新高考有哪些“新”?
表现在形式上,7月9日至10日进行的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不同考试科目可能会更换考场,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考试时间也不同。山东师范大学附中在考前还就此发放了“静悟”材料进行提醒。该校高三班主任田雪莲说,她的班里就有学生9日全天没有考试,等级考试科目全部集中在10日。“可能有考生9日就结束所有科目考试,晚结束的考生不要被别人影响,你的高考之路还没有走完。”
在这种新的表现形式下,有哪些新的实质内容?
等级考试选科代替传统文理分科
记者梳理相关政策发现,山东新高考之新,主要包括考试科目、成绩换算、选科要求、报考科类、录取批次、划线办法和志愿设置规则等方面,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
先说考试科目。今年,山东高考考试科目由原来的“3+X”变为“3+3”,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不再按传统的理科和文科划分,而是由考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的科目中,任选3科参加等级考试。
分科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考试形式和成绩换算方式的变化。新高考中,集中考试时间由原来的2天增至4天,组成部分也拆分为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6选3”模式下,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共有20种组合可选择,以往的理综、文综科目同时开考也变成了6个科目考试分别进行。
“3+3”高考总分的组成,由语文、数学、外语3科原始分数与学业水平等级考试3科等级分数相加。其中,语数外原始分满分均为150分,等级考试科目转换为等级分每科满分为100分。
等级考试科目不同,难度不同,如果按原始分数简单相加,会增加学科间的不公平。这就需要进行等级换算了。根据换算规则,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8个等级区间,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区间人数所占比例;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总成绩时,将8个区间内考生原始成绩依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8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并计入总分。这样一来,可确保考生原始成绩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普通类分段划线不再划本专科线
完成考试得出高考成绩后,接下来就要根据报考科类划定不同录取批次的分数线了。
2019年高考,报考科类有文史类、理工类、艺术文、艺术理、体育类5类,录取批次包括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高职)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5个批次;今年没有了文理分科,报考科类也调整为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其中普通类包括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3个批次,体育类包括提前批和常规批2个批次,艺术类包括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3个批次。
以往人们熟悉的文、理科自主招生最低控制线,各科类的本、专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等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类和体育类的一段线、二段线,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等。只有艺术类还保留本、专科文化控制线,但也不再分文、理科。调整后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相同性质的录取批次在同一录取时段内仍不能兼报。
在普通类中,一段线是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当年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二段线是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按照当年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则是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
省招考院解读,实施分段划线,而非以本、专科作为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依据,是考虑到在新高考“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下,无法简单地面向所有专业(类)统一划定一条本科线和专科线,一条本科或专科分数线将很难涵盖所有的专业录取线。同时,分段划线有助于确保有序投档录取,且为逐步减少录取批次创造条件。
填报志愿改为“专业(类)+院校”
新高考在志愿填报环节,填报模式由往年的“院校+专业(类)”改为“专业(类)+院校”为单位,这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换,而是更加突出专业(类)的地位,能让考生扩大选择权,能尽可能“录其所愿”。
以2019年高考文理类本科普通批首次志愿填报为例,考生可填报12个院校平行志愿,每个院校可选择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今年,在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仍设置平行志愿,以普通类常规批志愿填报为例,该批次3次志愿填报,以“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志愿均可填报最多96个志愿;艺术类和体育类填报则最多不超过60个。
过往填报模式下,考生被投档到院校后,如果选择了专业服从调剂,可能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有“专业服从调剂”这一选项,考生可直接被投档所填志愿的院校专业上,但在相关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同样有被退档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与考生等级考试选科相对应,高校专业在录取时,也有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报考相应院校专业,须满足该专业对等级考试科目限定的要求。
新高考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上的变化,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最大限度保障学生专业选择权。对高校来说,优先考虑专业的思路,有助于高校录取到有明确专业志向的考生,同时也对高校专业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各专业特别是“冷门”专业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考遇到“课间休息”
2020-07-09来源:大众日报03版
□ 本报记者刘一颖王原
按照我省高考日程安排,7月8日上午不安排考试科目,下午3点举行外语(笔试)考试。
高考期间有“课间休息”,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是今年我省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这“课间休息”,考生们是怎么度过的,对下午的考试有什么影响?
7月8日下午3点,骄阳似火,济南唐冶东路1234号,历城二中考点外,陪考家长安静等候。
“今天早晨六点半,孩子就起床了,洗漱、吃早饭。按照明天一早开考时间,8点一到,他自己做了一套物理模拟试题,9点30分停笔‘交卷’。”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高三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备考心态很好,模拟过后还对了答案,“看他的表情应该是胸有成竹”。
济南市教育局针对8日上午半天的空考时间给出建议:利用难得的时间,做好休息调整和后续考试科目的知识梳理;考生强化安全意识,不随意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不靠近危险水域;家校协同,及时掌握考生考试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和特殊情况,共商合理对策,调整应考心态。
历城二中高三考生家长王女士自高考起,一直没见到孩子。“她是住宿生,不知道我一直在考点外陪伴她。”王女士一边扇着扇子,一边感慨道:“高考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场考试,当父母的不想缺席。我们在场外陪着,也算和孩子一起上考场了!”她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班级家长微信群,放大一张照片。“你看,这是我闺女今上午在问老师题目呢。老师直接在走廊里摆了办公桌,方便学生请教问题。班主任会随时在群里分享孩子们的备考状态,今天上午他们按照日常作息复习功课。”王女士说,她特别信任学校老师,“在老师的呵护照顾下,孩子们备考肯定没问题。”
下午4点40分考试结束,学生陆续走出考场。“我感觉题目不难,答题很顺畅!”历城二中考生小魏对母亲说。“今天上午的短暂休息很有必要,让我备考心态更加平稳。我选择考一科、忘一科,把昨天置之脑后了。”小魏告诉记者,在复习中,又加强了一些难点词汇的记忆,没想到下午阅读理解真碰到了,挺幸运的!
据8日下午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英语试题特点分析,本次英语考试难度与往年考试和先期进行的适应性测试相比基本保持了稳定,个别试题难度系数有所降低。整体来看,试卷中各部分试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小魏说,英语考试过程中没有遇到新题型,与备考模拟差异不大,所以感觉不太难。
2020年高考重点考了啥
2020-07-09来源:大众日报03版
8日下午,2020年全国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重点考什么?命题有哪些特点?反映出何种趋势?
引导学生“心怀家国”
2020年,最难忘的是全体国人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些考题聚焦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心怀家国。
思想政治全国Ⅰ卷的考题以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分析诊疗方案的变化所反映的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遵循规律、尊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数学新高考Ⅰ卷、Ⅱ卷都有题目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研究成果或复工复产指数数据相关。
结合生物学科特点,高考生物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素材,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有英语作文以“外籍教师因疫情滞留英国”和居家学习为背景命题。
国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生产生活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成为今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素材。以物理试卷为例,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重型运输机、“嫦娥四号”探测器、清洁能源的应用前景等内容出现其中,极富时代性、前瞻性。
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升空。这一最新消息,也出现在高考试卷。“以北斗三号的消息为素材,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动向,关心时代发展成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夏宇称,学生们应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聚焦学生“终身发展”
发言稿、演讲稿、书信……今年的11道高考作文题中,近半要求学生以应用文文体完成。“这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的结合。”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袁学民说,语文要学以致用,要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助力。
在信息化时代,甄别、整理、评估、利用信息成为一项关键能力。语文全国Ⅰ卷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要求学生迅速准确地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信息,加大了对相关能力的考查力度。
今年高考,多学科试题均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历史全国Ⅰ卷试题描述了我国近代经济领域度量衡不统一的混乱状况,要求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认识和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区域差异性,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地理全国Ⅲ卷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看待人地关系……
“今年高考试题高度重视辩证思维能力考查。”湖南师范大学测评研究中心主任杨志明说,“很多题目不单单是某一知识点的考察,而是要求考生参照现实,运用多方面知识,以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得出正解。”
鼓励学生“活学活用”
此次高考,传承文化精粹、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贯穿在各地试卷中。齐桓公、管仲、鲍叔等人物的历史性陈述,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工艺、徽杭古道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等,纷纷出现在各地高考试卷中。
化学全国Ⅲ卷试题以《千里江山图》中典型绘画颜料化学知识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应用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全国Ⅰ卷和Ⅲ卷有试题分别以中药材提取物为背景,在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时,展现中医药的魅力与效用,弘扬中医药文化。
历史全国Ⅰ卷有题目围绕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创设情境,展现其克己奉公、推行改革、选贤任能、为官员建立行为规范的史实,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历史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Ⅱ卷试题呈现了清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海河流域的治理举措和效果,用事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总体来看,今年的试卷突出文化立意和能力立意,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体现出‘以考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高级教师徐南南说,这些命题趋势,对今后的教学也具有启发意义。
(据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责任编辑: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