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举行了“第十二届学术论坛”,在“共创·共享·共生”的理念引领下,学校与佰特博雅书院、“2029学校”行动计划和沪江互加计划进行学术联合,论坛全程通过CCtalk进行网络直播,“统整项目课程联盟学校”2000余位教师参与在线论坛交流。深圳市政协委员、南山区政协常委、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阮艺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冠恒,南山区政协委员刘治刚参加本次论坛。
南科大教育集团年度教师演讲
南科大教育集团年度教师刘桂琦发表演讲《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刘桂琦认为中国从战争年代到变革年代,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感。作为一名深二代老师,刘桂琦认为自己的使命感就是快速成长和发展。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生涯,刘桂琦的第一节公开课就是学校的统整课程全国直播,压力巨大,但依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比赛之外,刘桂琦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才是一位老师的主阵地,立足课堂和教学,做好课堂常规;聚焦教学改革,用技术融合教学,走在时代前列。在挑战中淬炼自己,成长自己。
本次学术论坛分为四个模块:课程篇、教学篇、管理篇和提升篇,从统整项目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相教相学的实践与感悟、学校管理以及教师自我提升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学术探讨。
课
程
篇
“课程篇”中,赵翊竹、钟文妙、王丹、詹雅雯、苏畅、罗德蓉六位老师代表各年级统整项目课程项目组分享课程的实施、收获以及反思。
赵
翊
竹
探六大生态,享世界文化
——一年级统整项目课程分享
一年级统整项目负责人赵翊竹老师讲道:“统整项目的顺利开展,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建立了保护地球的意识。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成长。”
本次课程亮点是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为学生们准备了寒假书单和学习单,并附上推荐理由,孩子们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老师们也进行了整体的教学计划,设计了分科课、分组课。另外,课程的形式、作品、活动、写作和展演等都进行了重要的拓展,成为一年级统整项目课程的亮点之一。
钟
文
妙
探索美丽中国,传承民族文化——二年级统整项目课程分享
二年级统整项目负责人钟文妙从课程团队、课程实施、突破及亮点、课程反馈四个方面对项目课程进行了回顾。
本次课程的亮点是突破了之前的统整授课的方式,实施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支架式教学以及打造出“体验—传承—衍生”的课程模式。通过这次课程,孩子给了家长很多惊喜,家长们也看到了项目式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变化。
王
丹
寻觅水的世界,探索自然之妙——三年级统整项目课程分享
三年级项目负责人王丹老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强调聚焦核心素养,从整体目标、素养目标和学科目标三个维度出发,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课堂活动设计、问题探究指导、学习方法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次项目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全体老师的不懈努力,现已成功申报区级课题,并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申报学生小课题和小发明。
詹
雅
雯
弘华夏古韵,传千年茶道
——四年级统整项目课程分享
四年级项目负责人詹雅雯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课程的九大环节、课程环节与亮点与课程反思。其中,詹老师提到《十岁花果茶》小组通过项目课程进行了初创业,设计出六种功效茶,小组还有完整的产品包装设计等一系列专业设计,小组成员将赚到的钱捐给了深圳自闭症儿童关爱中心和绿色蔷薇儿童话剧社,让整个课程更加具有社会意义。
苏
畅
同乘探索之舟,畅游海洋世界——五年级统整项目课程分享
五年级统整项目课程负责人苏畅老师从课程概况、课程实施、课程亮点和课程反思及个人成长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阐述。苏畅老师强调,本课程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驱动性问题的提出道研究主题的确立,再到探究的过程与方式,课程组始终坚持适量引导,抓大放小,给学生们留下了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
罗
德
蓉
同饮黄河水,共佑母亲河
——七年级统整项目课程分享
七年级统整项目课程负责人罗德蓉老师从课程目标、课程概况、课程特色和课程反思等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分享。罗德蓉老师说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将各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跨学科多角度的让学生感知黄河文明厚重的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同,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们的探究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教
学
篇
“教学篇中”,鲁聪、黄希曦、吴镁镁、马进财、叶琼玲、续苒等六位老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与成长。
鲁
聪
美韵逐梦,术启童心
鲁聪老师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画家,而是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播下天才的种子,让智慧和创造伴随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基于以上思考,鲁老师从三教三学三思法进行美术教学。不论是常规教学,还是学校开发的统整项目课程,在设计构思和实践的过程中鲁老师都会注重渗入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念,强化美术本体的特色。同时,针对学情不同,鲁老师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体现层次递进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表达,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
黄
希
曦
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
黄希曦老师回顾了自己入职一年以来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心路历程,从初登讲台的困顿和迷茫,再到现在的游刃有余,黄老师在这一年中实现了诸多方面的成长。面对入职初期的困顿和迷茫,黄老师首先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重视学科基础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入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发现数学的实用和好玩,也让黄老师看见了学生们无穷的潜力。黄老师在演讲的最后打趣道,做老师,几乎天天生气,但做老师的乐趣却每时每刻,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共鸣。
吴
镁
镁
博古通今,基于信息技术实现跨学科融合
吴镁镁老师从“博古通今,学科融合”、“课堂常规,步步落实”和“成长和感恩”三个方面对基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融合进行了阐述。学科融合方面,吴老师认为学科知识融合发展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自然也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课堂常规方面,吴老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组织方式,如低年级孩子,主要采用口令辅助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提前进入安静学习的状态;高年级孩子已经可以自主学习,那么老师更加注重的是帮助孩子们养成持续且良好的习惯。成长和感恩方面,吴老师认为学校提供的大量机会有力的帮助了自己实现了各个方面的提升,而自己之后也会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
进
财
且行且思
马进财老师认为初三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知识难度不大,但是内容繁杂,知识抽象,同时作为一门科学类学科,注重实验探究。面对以上化学学科特点,马老师在实践中总结了单元复习学案,涵盖了所有的上课内容及考点,采用活页本形式,方便学生增删笔记、错题整理等,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马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学科思想渗透,有利于学生建立化学思维,为后期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打下了基础。最后,马老师认为“教育是迷恋他人成长的事业”,通过陪伴和成长,让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理想的成绩,还能学得有趣,学得有效,才是老师们需要不断去追求的。且思且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叶
琼
玲
历史与未来一样崭新
叶琼玲老师认为历史的魅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对历史学科进行立体化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叶老师会引导学生探讨“康乾盛世”到底是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比如,在《探月》统整课程中,叶老师带着同学们做了《如何在月球上开演唱会》的课题,在跨学科的融合学习中,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升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同学们了解历史,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续
苒
让儿童的学习在思考中前行
续苒老师从幼儿园的项目探究入手,向大家分享了幼儿园不同班级课程的具体实施,从《一片叶子的开始》到《蘑菇的秘密》,引导幼儿园的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在项目学习中不断思考探究。同时分享《昆虫总动员》项目学习的具体案例,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制定计划-实施探究-成果展示和回顾反思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发展幼儿能力。
管
理
篇
随后,李默、袁家宜、陈玲等三位老师分享在教学管理中的收获与成长。
李
默
默默地工作
李默老师的工作较为繁杂,在负责教学、教务、文印、期末考试和会考等工作的同时还担任3个班的道法老师。面对着如此繁杂的工作,李默老师积极使用清单管理办法,梳理招生政策和入学积分,耐心细致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同。管理方面,李默老师通过持续的清单优化为老师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巡课和课堂管理记录本,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效率和秩序。文印工作方面,李默老师继续运用清单管理,有效的执行了双减政策节约纸张使用,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效能。
袁
家
宜
我们要外卷
袁家宜老师从社会热词“内卷”入手,别出心裁的提出“外卷”,壮大自己,打败竞争对手,呈现的是一种不断扩张、发展,向外舒展的过程。带着这一信念,袁老师认为在科组管理中要强化领导力,在有效贯彻方面强化执行力,打造团队方面要实现团结力。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力,三力结合,打造更好的自己和团队。
陈
玲
说说班级管理那些事儿
陈玲老师认为,班主任需要具备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的能力。基于这一思考,陈老师希望把自己班级设计成为一个“有规则、有温度、有未来”的班集体。规则方面,遵循“理解-执行-落实-巩固”的心理规律系统推进。温度方面,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两个维度展开,老师和家长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爱学生”。未来方面,老师要站在未来,思考和设计当下的课程体系。陈老师强调,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可以有效地系统管理班级,而她也将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
提
升
篇
提
升
最后进行的是“提升篇”,郑诗莹、李志凯、戴静、赖一虹、张晓琴、孙慧慧、曾佩清七位老师分享在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的自我提升和成长。
李宇梁老师以时光穿梭机和记忆橡皮擦串起了整场分享。坐着能够回到过去的时光穿梭机,不同的老师选择回到不同的时间点。
郑诗莹老师选择回到停课不停学的阶段。那个时候,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郑老师多了一些平时没有的时间。郑老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多阅读,多听课,多写作。可是,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如果能回到停课不停学的时候,郑老师希望自己能够切实地履行计划,让自己获得成长。
赖一虹老师想要回到入职初期的说课比赛。那段压力较大的时期,赖老师希望回到那时候,调整好心态,告诉自己不论顺境逆境都是礼物。你真正的对手只有你自己。张晓琴老师想要回到入职初期参赛较多的那几年,想要告诉那时的自己,不要害怕,做一个勇敢、进取的追光者吧。
御景峰幼儿园的曾佩清老师想要回到第一年工作的时候,面对很难hold住的小朋友,尚未掌握教学方法的自己,她希望告诉自己,付出爱才会收获爱。其实,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拿着可以擦去过去的橡皮擦,曾佩清老师则希望擦去自己在教师和母亲的转换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
孙慧慧老师则希望不使用橡皮擦,她认为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比如旅居德国的经历,让孙老师认识到教育可以和理论相结合,去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
同样的,李志凯老师和戴静老师也不希望使用擦去记忆的橡皮擦。李老师认为人生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感悟,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它们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事业。
戴静老师回忆起了2017年的时候,教学任务繁重的她,一天工作下来压力大到哭。回首那段黑暗的日子,却也是自己成长最快的日子。这段经历弥足珍贵,戴老师舍不得擦掉。
是的,教育的快乐和痛苦总是相伴的。感谢快乐,感谢痛苦,感谢生命,正是这些足够多的云翳,才创造了一个美丽的黄昏。
山东省莒南县教体局组织全县项目化学习实验校的老师们通过网络远程学习。
嘉宾点评
阮艺华博士
我想用三个“看见”总结我的谈话。第一个“看见”,我看见了一所学校创新的活力,看见了一位校长的勇气,看见了一所学校的创新精神。南山是中国教育创新的前沿基地,但北部片区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南科大二实的存在却提升了整个北部片区的创新教育水平,为整个南山区的教育质量提升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第二个“看见”,我看见了一群优秀教师的分享。从统整课程,再到骨干教师的分享,我看见了一群又一群的老师在课程中得到淬炼,得到成长,这会成为老师们一生的收获。第三个“看见”,我看见了一批学生的成长与收获。在课程中,学生们培养了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形成了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感谢今天的看见,中国的未来基础教育大有可为。
熊冠恒主任
研究在高校很常见,但在基础教育很少见,而在南科大二实,教育与研究深入的结合了起来。在这里,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在课程中,学生培养了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究,以阅读与写作为重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里,学生“做、演、展”,知情意行全方位发展,这将有力地帮助学生走向未来,走向社会。学生得到成长的同时,教师也获得了成长。我看到分享中,教师语言精炼,观点鲜明,正是通过这样的课程和不断的时间累积老师才能走向成熟。最后,熊主任期望,越来越多的老师能在这样的课程中得到不断的收获与成长。
颁奖环节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努力拼搏的教师,第五个环节,由各位嘉宾为上一学年表现优秀的教师颁奖。
最后,南科大二实验校长唐晓勇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了本次活动:
1、感谢。感谢专家的到来,感谢网络端的教育同仁。
2、平台。南科大二实已经走入第七个年头,举办了十二届学术分享会,从四个班的教学规模到如今的教学规模,学校为老师搭建了不断成长的平台。
3、学术。我每一次教育分享,我都会强调学术。每一位做教育的老师,都需要做研究,这样才能呈现应有的教育深度。老师做研究,老师才会得到成长。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研究如何让课程内容内化到孩子身上,研究如何让孩子面对未来的世界,这才是对教育负责的态度。深圳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把教育放到全球视角下进行思考,这才是一位深圳老师应该有的教育态度。
4、未来。南科大二实之所以能在全国得到认可,靠的是每一位老师的努力。南科大二实探究的基因从初中延伸到了幼儿园,每一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探究特点。极度开放的人才不会受伤,才会一直往前走。成长是痛苦的,但痛苦却会让你不断往前走。珍惜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些痛点会让你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来源:南科大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投稿请联系我们
邮箱:244298376@qq.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权威的南山教育资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