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3
第一部分学生发展...7
1.1育人成效...7
1.2就业质量...21
1.3创新创业...29
1.4计分卡...32
第二部分教育教学...33
2.1专业建设...33
2.2课程建设...38
2.3信息化教学...50
2.4校企合作、产教融合...55
2.5学生技能大赛...60
2.6学生反馈...65
第三部分政策保障...66
3.1党建引领...66
3.2制度建设...70
3.3师资队伍建设...73
3.4质量保证...75
3.5教学资源及落实政策...81
第四部分国际合作...82
4.1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82
4.2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83
4.3提高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海右国际学院”建设...84
4.4加大国际中文教师培训,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85
4.5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多渠道交流合作...86
4.6实施国际化人才培训,服务“走出去”中资企业...88
4.7国际交流...90
第五部分服务贡献...91
5.1服务乡村振兴...91
5.2开展职业培训...94
5.3科技与技术服务...96
5.4志愿服务...98
5.5打造国家级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0
5.6科研与社会服务...102
第六部分发展与挑战...103
6.1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103
6.2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103
6.3搭建多元立体的质量评价体系...103
6.4聚焦产业,携手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104
6.5对标国际,深化拓展对外合作交流...104
附表...105
前言
学院是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隶属济南市政府。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做有灵魂的工程教育”的办学定位,“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山东示范、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学院”的发展定位,面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黄河国家战略中心城市”的服务定位,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培养了大批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等30余项国家级、省级称号。
学院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38亿元。下设土木工程、工商、机电工程、工程管理、经济管理、艺术设计、信息工程、轨道交通、汽车工程、通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对外合作交流、继续教育13个二级学院,建有智慧建造、智能制造、建筑工程管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慧商贸服务、数字创意、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8个专业群,开设40个招生专业,其中2个“3+2”本科专业、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
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示范作用。构建“146574”党建工作体系,打造五大特色党建阵地,“四课堂、五联动、多平台、四协同”大思政教育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品牌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辅导员获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入围奖1人,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成绩山东省排名第一位。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学院与十余家行业协会、二百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与华为、京东、天元等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SAP公司、浪潮集团等大型企业校企共建全国首家装配式建筑教学实训基地、通力电梯北方培训中心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98个,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101个。牵头成立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济南市装配式建筑职教集团,是国家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创新创业教育全国典型。构建了深度融合的专创培养体系,形成了内融外协、全程帮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立山东创谷孵化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入驻创业实体总数91个,创业有效带动就业。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4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学院是全国及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创业孵化基地、泉城众创空间。中央电视台《纪录东方》、中国教育电视台分别报道我院双创教育事迹。
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院现有国家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1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省级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国家级及省市级建筑、交通、机电等岗位培训点,承担全国建筑门窗安装项目经理、二级建造师、出租车从业资格培训、驾驶员培训、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同时承担山东省春季高考服装专业技能考试、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师资培训任务,是首批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地、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培训基地,济南市职成教研究所、济南市就业指导中心挂靠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获高度认可。69名同学入选首批“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名单,入选人数全省前三。近三年学生获大赛国家级奖项508项、省级奖项514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水平、工作态度、政治素养满意度均在95%以上,很多毕业生被中铁十四局、中建八局、山东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浪潮、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海尔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录用。学院获评山东最具行业影响力高职院校、山东最具网民口碑的高职院校、山东家长最喜爱的十大学院。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典范”、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地方应用技术积累与转化的“中心”、引领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
表12020-2021学年学院办学基本条件核心指标
项目名称
数值
合格指标
生师比
17.48
18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72.65
15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38.51
20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
18.62
16
生均(折合)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25916.88
4000
生均(折合)图书(册/生)
75.20
60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39.12
10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52.88
10
生均(折合)年进书量(册)
2.01
2
生均占地面积(㎡/生)
68.24
59
生均学生宿舍(公寓)面积(㎡/生)
7.65
6.5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
表22020-2021年部分学院部分指标对比数据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元
17299.6
22302.22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元
7719.7
10228.72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人
903
903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人
670
702
其中:
专任教师总数
424
457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万元
0
0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元
30
30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元
30
30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
第一部分学生发展
1.1育人成效
2020-2021学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四个服务”意识,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贯彻高校思政纲要十大育人体系,针对性实施了意识形态引领工程、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工程、心理健康关爱育人工程、学生公寓安全文明生态圈建设工程、资助育人阳光工程、学生管理内部质量提升工程、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工程等七大育人工程,形成了实干中达共识,实干中解难题,实干中创佳绩的育人工作格局,开创了立德树人新篇章。
1.1.1立德树人
1.实施意识形态引领工程,加强意识形态学习教育
2021年3月,学院组织党员、全院师生、辅导员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5月份根据学院统一部署,实施意识形态引领工程,对全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自查、排查并完成了自查报告。之后,各二级学院组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专题会,进一步夯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成效。
2.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
一是开展专题理论学习。根据学院要求,各班制定党史学习计划,每个月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并进行讨论分享。
二是组织线上学习培训。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大课堂”“共产党员网”及学院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专栏等开展学生党史学习专题教育。组织全体学生党员观看《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2021年“双百”活动直播等,感受中国共产党100年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
三是党史我来讲。开展“我来讲党课”系列活动,各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利用主题班会进行了专题党课的讲授。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万名师生齐聚学校操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党史教育公开课。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及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全体辅导员以及全体在校同学参加本次公开课活动。
本次党史教育公开课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共分四个篇章,涵盖歌曲、舞蹈、戏曲、朗诵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300余名师生参加演出,近万人现场观看。
本次活动旨在以党史教育公开课的形式,通过场景化、沉浸式的体验模式,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讴歌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矢志奋斗。
本次大型党史教育公开课的成功举办,不仅向广大青年展现了百年党史的精神内涵,更让广大青年学子在鲜活生动的党史知识和榜样力量中获得情感共鸣与精神启迪,追忆百年党史奋斗历程,继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3.深化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工程
2021年学院国防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的根本要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按照鲁教体【2021】15号文《2021年山东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要点》要求,严格落实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和评价标准,遵循教学、训练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周密筹划组织,制定了《2021年新生军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2021年迎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进一步加大主体责任,加大承训人员选拔、培养、配备力度,组建了300人的大学军训教官团,按照1:70的比例,经过三轮校级考核与警备区教官证考核,最终选定60人作为主训教官参加了此次军训教官任务,实现了由省军区系统安排人员帮训向学校自训的转变。训练上以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等内容为主。采取了7天的基础性训练,7天的技能性训练与常态化训练相结合的“7+7+x”组训方式。深化了“军训改革”背景下的“五强”特色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在山东省高校军事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电磁频谱监测项目一等奖、战场医疗救护项目一等奖、主题演讲二等奖、教师微课教学三等奖、识图用图项目三等奖,团体总分二等奖,全省排名第十的优异成绩。
1.1.2服务育人
1.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爱育人工程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着力建构“学校、中心、院系、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体系和“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网上沟通”五位一体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线上与线下、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三育一制”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以及培育了“心理育人机制体系化、朋辈心理互助常规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化、心理健康活动品牌化、学生自我教育主体化、危机干预预警及时化”的“一心六化”全领域心理育人模式。
1)“科学严谨、完善规范”的工作模式。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为依托,打造“四维五级立体工作网络”(“四维”即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专业机构四方协同;“五级”即校、中心、院、班、宿舍五级工作平台)。
2)“立足普及、融合创新”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双轮驱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打造“理论教学+体验教学+行动参与”的多元教学模式,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心理微课、主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MOOC心理委员培训课等多层次、全时空、全覆盖式心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3)“广泛参与、共同成长”的心理委员培养模式。编写心理委员工作手册,规范工作标准,开展心理委员大讲堂、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培训、积极心理学培训、“一月一主题”系列心理讲座、阳光团体辅导、寒暑假读书会、心理委员MOOC课程等定期培训,分类型、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学生心理委员团队,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生团队。获国家级奖励十余项,省级奖励三十余项。
4)“预防为主、专业及时”的危机干预预警模式。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形成了的定时普查、限时排查、及时干预和适时善后的“四时”机制。
学院以“生活技能开发项目”为依托,开展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入选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生活技能开发”项目试点学校,自2018年至今,我院累计派出17位教师,参与项目课程教学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推广,荣获“优秀参研单位”,2位教师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学院联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九所高职共同打造《人际交往艺术》课程,目前作为共享课程同步至智慧树,截止2021年8月,累计学习人数已达3549人次。
学院将“生活技能开发”课程体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润物细无声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以“生活技能”的拓展活动,调整学生心态,不断培养壮大心理委员队伍,开展“心理委员大讲堂”,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生团队,发挥朋辈心理健康干预、指导作用。心理委员队伍茁壮成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展现了突出作用,朋辈心理互助实现常规化。
2.打造“家和”文化品牌,实施公寓安全文明生态圈建设
学生公寓通过打造"家和"文化品牌,以公寓为阵地,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育人机制。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实行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了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的作用。
一是大力推行人脸识别测温系统助力公寓疫情防控,保障同学身体健康,所有宿舍空调正常运转,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开展科技育人服务;张贴了楼层应急疏散图、安全提醒语、疫情防控标语,环境育人作用显现。
二是破解了多年困扰的安全管理服务育人难题,推行公寓科+物业+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支高效自律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提出了“风里雨里,回家始终有人在等你”的服务理念,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公寓管理各项规定,制度育人效果明显;构建公寓服务文化,提升公寓物业整体服务水平,物业管理育人作用显现。督促各二级学院及时处理违纪学生和整改卫生较差的宿舍,学生每月满意度均为优秀,服务育人作用显现。
三是各二级学院学生党建“三进”公寓,即“支部进公寓、党小组进楼层、党员和积极分子进宿舍”,发挥了师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公寓得到了显现。
四是通过开展公寓文化节,以“公寓的故事”为主题,评选“最美室友”“最美宿舍”“最美楼管”等活动,凸显了特色文化育人工作。
3.资助育人阳光工程
学院实施资助育人阳光工程,进一步完善奖、助、贷、勤、免、补及绿色通道七位一体大学生资助体系。减免山东籍建档立卡学生233人,免除金额120.01万元;评选国家奖学金14人,发放金额11.2万元;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376人,发放金额188万元;评选省政府奖学金17人,发放金额10.2万元;评选省政府励志奖学金43人,发放金额21.5万元;评选泉城奖学金20人,发放金额6万元;评选国家助学金1476人,发放金额485.32万元;评选爱心助学230人,发放金额11.5万元;评选学院综合奖学金1579人,发放金额92.56万元;评选院长奖学金127人,发放金额3.8万元;发放勤工助学1367人次,发放金额40.64万元;减免特殊困难学生学费2人,减免金额1万元;申请助学贷款606人,贷款金额358.86万元;发放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224人,发放金额262.6万元;发放退役复学学费减免9人,减免金额13.28万;线上+线下家访建档立卡贫困生103人,发放慰问金10.3万元;发放春季新增即时帮扶助学金4人,发放金额0.66万元。本学年发放各项资助资金共计6430人次,资助金额达1637.43万元,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不让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掉队。
1.1.3管理育人
1.实施学生管理内部质量提升工程
组织各二级学院完成2019、2020级学生诊改数据填报工作,组织全体辅导员、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培训工作,撰写学院学生层面诊改工作报告,完成汇报PPT。完善学生发展相关制度,构建三段式学生发展标准链,建立了4个诊断项目、9个诊断要素、42个诊断点的标准体系,以学年为周期,开展学生发展诊断,完成一线学生诊改,学生通过数据监测,纵横向比对进行自我诊断。学生层面诊改的不断实施,增强了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学生管理内部质量不断提升。
2.创新体制机制,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程
1)推行职务五级职级制
针对辅导员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学校按照教育部43号令“确定相应级别的管理岗位等级”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率先启动五级职级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职级制度,出台辅导员职业等级晋升方案,明确辅导员各级职员的标准。2020年下半年,学校制定了辅导员技术职务资格评定办法,按照“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原则,完成辅导员职务职级竞聘。
2)双线晋升突出工作实绩
在双线晋升中,打破年龄、等级限制,突出工作能力,着重工作实效,对于表现特别优异者经综合考评可破格晋升;同时打破传统职级发展只升不降的单行线体制,对连续两个年度考核排名后四位者降级使用。
3)加强辅导员工作考核
学校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3个方面、分81个指标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奖金发放、评优评先和双线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设立一票否决项。
4)加强学生管理力量,实施“三结合”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力量,学校实施辅导员与班主任、专职辅导员与兼职辅导员、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三结合”学生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辅导员工作定位,解决职责不明确问题,开展协同育人。
表1.1-12020-2021学年学院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调研统计表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中心数据统计
1.1.4学生社团
2020-2021学年,学院落实共青团改革要求,加强学生社团管理。规范社团年审制度、指导老师聘任制度、社团星级评定制度,清理整顿不合格社团,成立专业社团,经整顿后,建有社团46个。组织社团骨干、社联骨干开展理论和业务培训,开展社团意识形态自查,强化社团政治定位不跑偏;提升社团联合会公众号“工院联联”、抖音号自媒体宣传能力;开展星级社团定级、十佳社团评选、优秀社团骨干评选、社团社联年终述职,严格落实社团财务、换届、日常活动各项要求,组织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月等活动。
本学年内,学院社团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成果丰硕。国防教育协会在山东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其中电子频谱赛项第一名,战场救护赛项第二名;兄弟篮球社在山东省大学生男子3V3篮球赛中获一等奖;青年志愿者协会3个志愿服务项目获济南市优秀品牌项目表彰;扬风乒乓球协会在章丘区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双打第一名;算量工坊在全国大学生职能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数字建筑BIM一体化工程管理综合应用赛项中获国赛一等奖、二等奖。
学生社团为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院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之一。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学院深入推进“五星成长”校园文化品牌专项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842场,累积参与95628人次。其中,思想成长类364个,文体活动类344个,思想引领类343个,志愿服务类74个。
表1.1-2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社团指标统计表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表1.1-3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社团活动统计表
社团名称
获奖时间
获奖类型
级别
获奖等级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0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三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2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一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1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二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2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一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0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三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2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三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1.5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二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0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三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0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二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1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二等奖
科技创新协会
2020.11
创新创业类
省级
二等奖
炫羽飞翔羽毛球社团
2020.11
男子单打第四
区级
第四名
炫羽飞翔羽毛球社团
2020.11
混双第五
区级
第五名
兄弟篮球社
2021.5
男子3v3比赛第四名
省级
第四名
新活力轮滑协会
2020.11
速度轮滑第三名
市级
第三名
新活力轮滑协会
2020.11
花式过桩第二名
市级
第二名
兄弟篮球社
2021.5
男子3v3比赛一等奖
省级
一等奖
扬风乒乓球协会
2020.11
男子单打第三
区级
第三名
扬风乒乓球协会
2020.11
女子单打第五
区级
第五名
炫羽飞翔羽毛球社
2020.11
男子双打第一
区级
第一名
数学建模社团
2021.6
山东省数学竞赛决赛第九/
山东省数学总竞赛省二等奖
省级
二等奖
ERP沙盘
2021.6
全国职业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山东省二等奖
省级
二等奖
ERP沙盘
2021.6
全国职业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山东省二等奖
省级
二等奖
ERP
2021.6
全国职业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山东省三等奖
省级
三等奖
bim社
2021.5
鲁班bim大赛一等奖
省级
一等奖
ERP沙盘
2021.5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院级
一等奖
ERP沙盘
2021.5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院级
二等奖
ERP沙盘
2021.5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院级
二等奖
ERP沙盘
2021.5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院级
三等奖
ERP沙盘
2021.5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院级
三等奖
算量工坊
2020.5
数字建筑BIM一体化
工程管理综合应用赛项
国赛
二等奖
心世界
2020.12
微电影剧本大赛
院级
一等奖
心世界
2021.3
心理情景剧大赛
院级
二等奖
心世界
2021.6
微电影dv大赛
院级
二等奖
心世界
2021.4
风筝节大赛
院级
一等奖
算量工坊
2020.5
数字建筑BIM一体化
工程管理综合应用赛项
国赛
一等奖
算量工坊
2020.5
数字建筑BIM一体化
工程管理综合应用赛项
国赛
一等奖
算量工坊
2020.5
数字建筑BIM一体化
土建施工综合应用赛项
国赛
三等奖
心世界
2021.7
重走长征路
院级
二等奖
算量工坊
2020.5
数字建筑BIM一体化
土建施工综合应用赛项
国赛
一等奖
算量工坊
2020.11
BIM应用技能大赛
省级
二等奖
算量工坊
2020.11
BIM应用技能大赛
省级
二等奖
算量工坊
2020.11
BIM应用技能大赛
省级
一等奖
算量工坊
2020.11
BIM应用技能大赛
省级
一等奖
算量工坊
2020.11
山东新一代
信息基础创新应用大赛
省级
三等奖
算量工坊
2021.5
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
国赛
三等奖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1.1.5精神培育
学院把握建党100周年契机,组织策划“十个一百、七个专项”全年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让“红旗扬起来、学习深进去、党史活起来”。
1.亮身份、践承诺,发挥团员先进性
“党(团)徽亮出来、党史读起来、红歌唱起来”,党员带党徽,团员带团徽,自觉亮出身份,践行承诺。青马工程为期半年,培训学员150人,青马学员在学习实践、晨读、晨跑、晚自习等活动中,自觉带上青马徽、穿上青马服,高举青马旗,成为党史学习中的一面鲜艳旗帜。
2.学党史、上团课,抓牢基层团组织学习教育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年大学习打卡、网上重走长征路暨“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答、清明祭英烈等活动,青年大学习每期参与率100%。制定党史教育专项清单、学习指南,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各类专题学习教育,299个团支部百分百开展党史教育,累计208439人次参与学习。邀请团中央新媒体中心主任程远等校内外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讲党史上团课。
3.形式活、内涵深,贴近青年团员心
通过形式多样、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回望党史、铭记初心。精心策划组织“大型党史公开课”,300余学生演员带领全校万名师生以歌舞、话剧等丰富形式重温党史。设计建设“百年征程、复兴之路”、组织主题书画作品展、百年接力跑、重走长征路推出《身边的党员》红色故事征集、《对党说句心里话》微视频展播,组织开展“百首红色歌曲展播解读”、百部红色经典影片联播、组织“向党旗报告——2021年五四表彰大会”等。
4.小故事、大道理,党史故事人人讲
成立“百人讲党史”专项,立项100项,共计录制党史故事100个,以三五分钟讲述一个党史故事,通过“微视频”反映“大主题”,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青马导师团、工院之星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和全面成长成才,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引领性、针对性、贴近性的全覆盖宣讲。
5.新阵地、新形势,打造红色教育新场景
线上新媒体平台推出各具特色的党史学习线上专栏,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漫画等形式,把“有意义”的故事讲的“有意思”。“青春工院”每天刊发党史学习内容,累计发布317篇。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五四运动102周年,4月29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向党旗报告·2021年五四表彰大会”。学校主要党政领导、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出席本次大会。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全体团支书、班长参加大会。
本次表彰大会共评选出工院之星、优秀团员、优秀团员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学生青年共2107人,优秀班集体、红旗团支部共25个。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学校还在优秀团员青年中选拔了11个工院之星典型代表,以宣讲、视频的方式,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
“向党旗报告”五四表彰大会旨在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要做到“勤于学、善于思、躬于行,敏于德”,把我自己大好青春年华,扎实求学,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用双手创造自己更加美好生活的同时,致力于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的奇迹和辉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1.2就业质量
1.2.1就业概况
学校2020届毕业生共计2936人,全部为专科学历,涉及29个专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届毕业生共实现就业3026人,总体就业率97.24%;2020届毕业生就业方式包括升学、出国(境)、应征入伍、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自主创业、科研助理、自由职业和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等多种方式(如下表所示),其中,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就业相对较多。
2020届毕业生各专业大类中,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轻工纺织大类4个专业大类就业率达100%。相比2019届毕业生,各专业大类就业有较大变化,其中文化艺术大类和轻纺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明,旅游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保持恒定不变,交通运输大类和装备制造大类就业率稍有浮动,而财经商贸大类、土木建筑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毕业生就业率则出现不同幅度的降低。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1.2.2毕业生去向
根据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毕业生留山东省内占已就业总人数的93.62%。其中,济南占40.20%;到临沂、菏泽、烟台等市的就业比例均超过6%。出省就业占6.26%,主要流向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显示,企业就业人数最多,其中,非国有企业占78.99%,国有企业占9.02%;事业单位占6.85%,机关占1.22%,其他(包括部队、基层、城镇社区等)占3.91%。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1.2.3薪资待遇
2020届毕业生当前工作的月收入情况调查过程中,共有1294名毕业生晒出了当前工作的月收入(包含工资、奖金、提成等),其中最高30000元,最低2000元,平均月收入4441.91元。
表1.2-1毕业生工作的月收入情况表
毕业省月收入均值
人民币(元)
2019届毕业生月收入均值
3820.63
2020届毕业生月收入均值
4441.91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对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五险一金”缴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五险一金加补充保险”占27.17%,“五险一金”占34.86%,“有五险,无一金”占23.01%,“五险不全”占4.52%,“完全没有”占10.44%。数据显示,仍有将近15%的同学就业后无风险保障,学生在校相关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1.2.4多方满意度分析
1.学生就业满意度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就业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很满意”占59.73%,“满意”占27.39%,“一般”占11.84%,“不满意”占1.04%。从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就业的总体满意度看,男生“不满意”比例略高。
表1.2-2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就业的总体满意度情况
性别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男生
55.84%
30.84%
12.09%
1.22%
女生
64.39%
23.25%
11.54%
0.81%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
毕业生对劳动与薪酬匹配度、工作成就感、工作强度(压力)、上下级关系、学习(培训)机会、职业竞争公平程度、工作晋升机会、单位发展前景的满意度如下表所示:
表1.2-3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情况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劳动与薪酬匹配度
58.92%
24.57%
14.58%
1.92%
2.工作成就感
58.99%
25.83%
14.43%
0.74%
3.工作强度(压力)
57.14%
23.98%
15.91%
2.96%
4.上下级关系
58.62%
29.61%
11.10%
0.67%
5.学习(培训)机会
58.18%
28.20%
11.70%
1.92%
6.职业竞争公平程度
58.11%
28.05%
12.36%
1.48%
7.工作晋升机会
56.85%
27.31%
13.92%
1.92%
8.单位发展前景
58.33%
26.79%
13.55%
1.33%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
对毕业生当前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符合”比例为36.49%,“符合”比例为37.61%,“一般”占21.76%,“不符合”占4.14%。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以本校毕业生近五年的签约单位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的工作胜任度、素质能力、求职能力等多维度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工作胜任度评价较高,整体满意度达到97.05%,其中“很满意”占37.96%,“满意”占53.94%,“一般”占5.15%,“不满意”占2.95%。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素养、工作态度、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潜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1.2-4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项素质能力的评价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政治素养
45.64%
47.72%
6.64%
0.00%
2.工作态度
41.91%
45.23%
12.45%
0.41%
3.专业技能
32.78%
48.96%
16.60%
1.66%
4.职业能力
32.37%
48.96%
18.26%
0.41%
5.职业发展潜力
38.17%
51.87%
9.54%
0.41%
6.创新能力
39.42%
42.32%
17.84%
0.41%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
3.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满意度都比较高,有86.56%的毕业生愿意推荐自己的母校。其中,“很满意”占67.22%,“满意”占25.39%,“一般”占6.58%,“不满意”占0.81%。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对专业课程设置,任课讲师水平,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备、设施,教学管理工作,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的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1.2-5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专业课程设置
67.22%
25.45%
6.46%
0.87%
2.任课讲师水平
66.82%
25.79%
6.69%
0.69%
3.教学方式、方法
66.76%
25.45%
7.04%
0.75%
4.教学设备、设施
64.34%
27.76%
6.92%
0.98%
5.教学管理工作
65.03%
26.83%
7.27%
0.87%
6.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65.84%
25.74%
7.04%
1.38%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
4.用人单位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本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评价,“很满意”占38.59%,“满意”占51.45%,“一般”占9.96%,“不满意”占比为0。
对专业课的开设、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1.2-6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专业课的开设
38.97%
53.53%
6.47%
1.03%
2.专业技能培养
39.00%
49.79%
10.79%
0.41%
3.综合素质培养
40.25%
49.79%
9.54%
0.41%
4.人才培养模式
38.59%
49.79%
11.62%
0.00%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
1.2.5毕业生职业发展
本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主要就职岗位的调查数据显示,“基层工作人员”最多,占45.64%;其次是“技术/业务骨干”,占33.61%;另外,“后备干部”占14.52%,“中/高层管理人员”占5.39%,“其他”占0.84%。本校毕业生就业后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技能优势,职业发展以基层工作人员和技术骨干为主,立足社会不断成长,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很适应”的比例为37.08%,“适应”的比例为49.53%,“一般”占12.58%,“不适应”占0.81%。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山东信总-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1.3创新创业
1.3.1创新创业教育
1.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三个服务”为出发点,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构建了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师徒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学、实训教学贯通融合,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坚持全面覆盖、分层培养、协同推进、强化实践的原则,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适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统计数据
2.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建设
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开展双创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引课程,列入必修课;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创新性工程实践》等53门成长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MOOC精品在线课程上半年开课三期,共有16980人学习了课程,扩大了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影响。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数据
1.3.2创新创业大赛
2021年6月30日,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工作圆满结束,本次比赛充分体现了“我敢闯、我会创”的主题,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我校共报名参赛4521个项目,参赛学生达4910人,累计参赛学生人次达15328。教育厅分配我校39个名额。最终获得6个省赛铜奖、职教赛道优秀组织奖、红旅赛道优秀组织奖。从2019年到2021年,学院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愈加重视,参赛项目与参赛人数屡创新高。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统计数据
2020年12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第五届“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评审结果揭晓,我校毕业生王奎元、魏龙荣获“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就业指导处处长王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评选活动自2020年10月启动,我校就业指导处组织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积极申报。经过推荐报名、网络海选、初评和复评等环节,全省共有30位大学生创业者进入决赛。参评大学生创业者涵盖创业领域广,整体水平高,创业事迹突出。经过最终评审,有10人荣获“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20人荣获“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同学们参与创新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1.4计分卡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1
就业率
%
98.10
97.24
2
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
93.30
79.61
3
月收入
元
3820.63
4441.91
4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91.40
84.48
5
母校满意度
%
97.22
98.96
6
自主创业比例
%
0.29
0.61
7
雇主满意度
%
98.26
97.05
8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95.84
95.26
第二部分教育教学
2.1专业建设
2.1.1健全“三大机制”,确保专业群建设科学规范
——健全专业群决策机制。组建由政、行、企、校多方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指导制定学校专业群发展规划、专业群建设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及开展教材建设。
——建立专业群融合发展机制。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打造专业基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专业群的资源融合度;通过调整专业培养定位、开辟专业方向或课程模块,联合具有资源集聚能力的产业集群或联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需求的深度融合。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作开发区域技术技能人才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构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与评估模型;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适应高考改革,突出招生“进口”数据指标和就业“出口”数据指标,建立专业招生指标测算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专业群内产教融合、支撑产业、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建设绩效,每年组织一轮专业综合测评,对专业精准实施“撤、调、并、转”。
表2.1-12021年新招生专业
编号
年度
专业名称
类型
所属院系
1
202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新招生
轨道交通学院
2
202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新申报
信息技术学院
3
2021
跨境电子商务
新申报
经济管理学院
4
2021
视觉传达设计
新申报
艺术设计学院
5
2021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新申报
汽车工程学院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2.1.2调整优化专业群结构,实现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对接建筑产业智慧建造及现代化管理新业态,面向深化设计、造价控制、BIM技术应用、装配式施工等职业岗位群,组建智慧建造专业群;面向造价咨询、监理等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职业岗位群,组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群。对接高端装备产业,面向智能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系统维护等职业岗位群,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性能测试、新能源整车生产及测试、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及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职业岗位群,组建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专业群;面向无人驾驶、运营管理、调度指挥、信号控制等职业岗位群,组建轨道交通专业群。对接商贸流通产业,面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职业岗位群,组建智慧商贸服务专业群;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运维职业岗位,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面向影视动漫、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产品可视化等职业岗位群,组建数字创意专业群。
表2.1-2学校专业群布局一览表
对接产业
面向岗位
专业群
建筑产业智慧建造及现代化管理新业态
面向深化设计、造价控制、BIM技术应用、装配式施工等(智慧建造、智慧设计、智慧养护、智慧施工等)
智慧建造技术
专业群
面向造价咨询、监理等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职业岗位群
建设工程管理
专业群
高端装备产业
面向智能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系统维护等职业岗位群
智能制造专业群
面向无人驾驶、运营管理、调度指挥、信号控制等职业岗位群
轨道交通专业群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性能测试、新能源整车生产及测试、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及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职业岗位群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专业群
商贸流通产业数字化、智慧化
面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直播营销、国际贸易、物联网金融等职业岗位群
智慧商贸服务
专业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面向工业互联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运维职业岗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专业群
文化创意
面向影视动漫、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产品可视化等职业岗位群
数字创意专业群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2.1.3大力推进“三教”改革,强化专业群内涵建设
打造“三双型”师资队伍。系统实施领军人才引育、教师素养提升和创新团队培树“三大工程”,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三大平台”,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为教师“赋能”。实施“双拜师”,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打造一支符合“四有”标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开发建设“多形态”教材。依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校、行、企、研协同联动,依托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借鉴国际标准,及时融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多形态教材及特色校本教材,保证教材内容较高的“技术跟随度”。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建立AR、VR等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教材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同时适应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等泛在教学模式的需要。
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为中心,以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为教法改革切入点,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原则,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增进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法改革。
2.1.4集中多方优质资源,建设2个高水平专业群
(1)组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组成的智慧建造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以智慧建造产业重点环节上的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对接智慧建造产业高端发展,积极服务建筑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2)组建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龙头,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组成的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围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面向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中智能装备产业、基础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产业三大重点发展领域,培养掌握现代智能制造技术、适应信息化和数字化智能生产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1.5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助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1)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成立专业群项目建设团队,实行专业群-专业-课程负责人分级管理,在学校“双高”建设领导小组指挥下,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将专业群建设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并落实到人。
(2)建立监控评估机制
以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为抓手,制定专业建设目标与标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毕业条件、课程、教学等内容自主开展专业诊改。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融合行业专家、职教专家、毕业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参与的校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形成专业群质量评估操作手册、专业群年度质量报告,健全专业预警机制,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3)建立监督预警机制
合理规划和统筹使用国家、省、市财政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制定学校“双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经费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建立项目资金预算年报制和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实行绩效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接受审计监察小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表2.1-3生均教学资源及师资条件对照表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生师比
—
16.53
17.48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81.84
74.62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41.51
38.51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18518.77
25916.88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m2/生
18.94
18.62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个/生
0.8
0.94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2.2课程建设
2.2.1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概况
2020-2021学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其中,在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一门,院级精品课两门,优质课三门。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1)信息化教学改革
2020-2021学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已建成虚拟教学体验中心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VR技术等科技手段,身临其境般体验历史事件,增加思政课的体验感。马院教师通过金课和线上开放课程项目,推动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改革。
2)教学业务能力培训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为教师创造各种机会参加相关课程培训。如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内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育研讨会”、“萌新磨课会”、“青椒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加快新教师的成长,制定实施了双青计划、青年教师培养之院长助理计划、双拜师等。
不断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并使培训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坚定了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建设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踏实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
3)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已逐步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研”长效机制。马院教师团队获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张文雯、孟娜老师的《“声”动学党史红色入人心》获评济南市“我来讲党课”优秀党课一等奖。在2020年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4)理论教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探索了以“研课会+磨课会+备课会”为主要内容,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的“三课一线”新模式。
(1)“同课异构协同共研”,创新备课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创新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模式,参与探索了在全国有较强引领示范作用的“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新模式,实现了专家指导、校际联合、多课联合、跨域合作相结合。
(2)“创新发展团队合作”,实践研课会实现名师示范、全员提升。
学院于2020年批准成立成立名师工作室,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该工作室以“创新发展、团队合作”为宗旨,发挥名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达到智慧共享、全员提升,以探索构建“问题导向+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攻方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实践项目的教学改革。
(3)“以老带新提质培优”,萌新磨课会实现一对一、协同共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工作,针对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欠缺,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参与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分会主办的萌新磨课会,加强校际间学习交流;多次举办院内萌新磨课会,新老教师“一对一”导师型相互合作磨课,真正地做到了以老带新,协同共进。
5)实践教学开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在三层次(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结合的职业道德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合作,着力打造了“三涧溪”、“泰钢”、“辛锐纪念馆”、“济南胶济铁路博物馆”等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在2021年上半年我们又增设了东港印务教学实践基地。
2020-2021学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学练结合、校内外联动、展风采共成长”的思政实训“三部曲”基本形成,通过理论学习、活动体验、项目展示,培养我校学生既是“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政使者,也是“忠诚、担当、创新、躬行”的精工人才。为此,我校通过校企融合、协同创新、合作开发,打造了“四廊三室一馆”。
学生自发组织思政社团,担任思政使者,定期在图书馆四大主题长廊、党史馆或重大项目、重要活动中担任讲解员,“思政使者”为参观者们进行讲解,也在讲解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认知,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的基础上内化、深化、固化,自觉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宣传者。
在2021年5月20日开幕的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上,马院师生推出了“人才有价,思政第一;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为主题的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成果展。
6)学生技能大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省教育厅、省教育电视台、省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第三届青春中国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优秀组织奖。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中,马院教师指导大学生讲思政课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指导大学生微电影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4项。
5月20日,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亮相职教周。
2.2.2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育人合力,提升教学质量
学院强化课程育人功能,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入方案、入大纲、入课堂、入评教,“全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学院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组建由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开发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中,我校《BIM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会计》《推销技术》3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制定《关于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修订课程标的通知》,要求各建有专业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各教学单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先导,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课堂教学的育人成效显著,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满意度稳步提升。
2.2.3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四位一体”素质教育体系
构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四位一体”素质教育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人文素养、职业素质、文化艺术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搭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教育平台,推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渗透与养成“四结合”教育模式,促成学生全面素质提升。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实施“40分钟+”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政治觉悟;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依托“工匠坊”和“非遗文化传承大师工作室”增设选修课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有效元素,开发“课程思政”课程80门。
2)构建“三阶段、四融合、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离、上层互选”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离、上层互选”的“两平台+三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搭建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为基础的底层平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群方向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及专业方向能力;设置“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模块”,满足各专业交叉融合、互选共用,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增设新技术通识课程,将“云物大智移”、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入课程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衔接,形成“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全方位综合能力培养。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立项国家规划教材9部、国家优秀教材1部。
4)构建“两结合、三融通、层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岗位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相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三大实践平台,实行“双导师”制,开展实践教学、职业技能竞赛与创新创业实践,实现学生“职业通用技能、职业核心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层级递进。实施“一课一赛”,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建成国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50项。
5)探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打造劳动育人新生态
(1)健全“协同型”劳动教育机制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行、企联合成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劳动教育工作。制定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办法》,明确具体任务和责任,确保劳动教育有序开展。
(2)搭建“多层次”劳动教育平台
依托学校的校企理事会、职教集团,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组建传统技艺传承、职业素养综合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大中心,推进传统文化学院、工匠坊、卢雪大师工作室、鲁班工坊、大学生孵化基地建设,搭建“课堂-校园-基地-社会”多层次劳动教育平台。
(3)构建“立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必修+选修”、“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保证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每学年设立固定的劳动周或劳动月,集中开展劳动实践。
(4)开展“实践性”劳动教育活动
以实训项目、技能竞赛和顶岗实习为切入点,强化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劳动意识,磨练劳动意志。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文化宣传活动以及勤工助学、“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开展“匠心论坛”“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5)建立“三方联动”劳动教育模式
建立“学生家务劳动档案”“学生社会服务档案”,将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服务情况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构建“家、校、社会”劳动教育网络,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各种社会劳动。
(6)实施“量化”考核评价
制定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办法》,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制度。结合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将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的经历和成果计入学业成绩,将劳动表现作为评先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并作为纳入毕业要求之一。
(7)落实“多层面”支撑保障
一是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及社会各方支持,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实践场所。二是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开展全员劳动教育培训。三是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途径、多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校内外劳动教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四是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2.2.4深入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0-2021学年,我院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积极开展落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1.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学院1+X证书试点专业达到到25个,试点学生近2000人。2021年开放申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试点专业进行了调整,总计试点证书达到42个,备案拟考核人数2051人。
截止2021年8月底,已完成网店运营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财务数字化、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个税计算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参加考核人数共404人,通过人数为188人(有2个证书考核结果尚未公布),已公布成绩证书考核通过率为85.45%。
2.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学院对1+X证书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1+X证书试点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具体事宜。各二级学院成立了由行政负责人为组长的“证书试点工作组”,负责本部门相关证书的试点工作。建立了“教务处牵头、二级学院主抓、证书试点组具体落实”的试点工作运行机制,实行证书负责人制。
2021年,学院已将开展证书X证书培训、考核工作相关费用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支出列入学校预算。并制定《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强化试点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2021年5月13日,全国首期1+X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培训工作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海右讲堂开幕。此次培训班为期四天,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1所院校(含应用型本科,中高职院校,研究院)的二百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师资培训。
此次培训,加深了各院校间的交流与学习,对各所院校贯彻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推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3信息化教学
2.3.1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施
学院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出发点,推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实施。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新形态。依托智慧职教云平台,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重构学习流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多空间、多维度互动、交流,满足学生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及泛在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及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面改善教学质量。
2.3.2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1.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学院历来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培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0-2021学年度,学院组织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达1500余人次,外出学习50多人次;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方法与技术(技能)的培训200多人次;学年内累计开展校内电子教案、课件、微课、网络课程制作交流、研讨、比赛活动50余次;
2.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绩显著
学院以政策为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能够提升教学能力水平的各项教学大赛、技能大赛。2017年-2021年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数量及获奖等次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四年获优秀组织奖。2020-2021年度,学院在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1项国赛二等奖,多项省赛奖项。
表2.3-12020-2021学年度教师参加教学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类别
年份
赛项
获奖团队/个人
主办单位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1
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谷莹莹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1
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王晨琳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1
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韩肖肖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1
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石艳娜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1
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王栋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1
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孟祥虎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1
山东省第八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唐镆涵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1
山东省第八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徐岩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1
山东省第八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马妍妍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1
山东省第八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李娜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0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张林涛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0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张蓓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0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郭连霞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2020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马妍妍团队
山东省
教育厅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0
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李淑敏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0
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赵晓妮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0
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李秀真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0
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张颖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2020
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徐岩
山东省
教育厅、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2.3.3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院以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契机,深化课堂改革;整合优质资源,助力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常态化“诊改”,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以质量监控与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抓手,推动教学常态化诊改实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质量监控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完善课堂教学规范,落实“学院-教务处-系部”三级巡查制度、督导随堂听课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等常规检查,同时,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动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实时记录课堂教学轨迹,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运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育人效果。
2.注重校本教研,深化教学改革
学院注重校本研究,积极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教务处制定并下发《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对全校教研活动做出规范化要求,确保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时长、内容及形式。重点强调外出培训人员返校后必须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全面提升教研活动质量与实效性。
3.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探索建立“课程思政”标准指南,出台《融入课程思政修订课程标准意见(试行)》,明确课程教学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学校每个专业遴选2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2.4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2.4.1学校积极探索实践,建章立制
建成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形成校企共育、共建、共享和双向服务机制,构建了“校企双主体,政行双助力”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出台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校企合作项目立项管理办法》《校企合作考核评价指标》《教师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社区教育学院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了“54321校企双元,合作育人”共识。
将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融入职业教育人才的全过程,形成了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机制。
2.4.2校企合作办学成效显著
学校荣获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目前学院已与华为、京东、天元、浪潮易云等近10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探索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校企合作项目140余项,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基地、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400多个;共建9个二级学院、35个专业,企业订单班25个。在企业设立35个教师工作站,校内设立14个企业专家工作室;牵头组建了济南市建筑产业现代化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1+X证书试点、校企一体化办学试点、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等项目。二级学院联系企业,充分利用企业设施设备,开展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任务,学院老师积极到企业参与经营管理、技术研发、技术培训等,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学院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认识实习、实践实习、顶岗实习;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合作覆盖学生90%以上。
同时,取得了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项目、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获评山东省校企合作示范性品牌专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学院书记及院长联系和走访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腾讯看点直播基地、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青岛地铁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以及浪潮集团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与企业的联系,拓宽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路和视野,有利于校企双方探索合作
办学的多种形式和可能性。
2.4.3.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共商“五定三建”培养路径。通过“五定”(校企共同定项目、定师傅、定岗位、定标准、定考核)三建(校企共同建档案、建基地、建制度)的方式,采取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等组织形式,分层分类开展校企互培。校企共建实践工作站。学校现已在企业设立35个教师工作站,在校内设立14个企业专家工作室。如,工商学院在校内成立“王金梅工作室”“童装设计工作室”“内衣设计工作室”和“雅仕工作室”,同时,在济南世嘉针织有限公司、济南昊鹏服饰有限公司和济南雅仕总公司分别建立了“教师企业工作站”。与济南市建委住宅产业化中心密切合作,借助万斯达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和学校“济南市建筑产业化(培训)基地”平台,成立万斯达学院,校企合作培养建筑(住宅)产业化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国内首家校企合作培养建筑产业化人才的专门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三个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应用科研方面的专业共建。
2.4.4.校企行研协同培育工匠精神
匠心文化融入环境建设。对全校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在道旗、导视系统、主题展示等方面融入“匠心文化”要素;利用“行知楼”开展通识教育,进行泉城歌、齐鲁情、中华颂、世界窗、廉洁风、文化魂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发挥“梦想园、企园、匠园、镂园”4个“匠心文化”主题公园的育人功能。匠心文化融入实验实训。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将“匠心文化”与产业、行业、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与衔接,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学生“工匠式思维”,用“匠心文化”培育职业精神;依托工匠坊和大师工作室,把大国工匠、齐鲁工匠、济南工匠们请进课堂,言传身教,将工匠精神渗透在实验实训中,在共融互动中不断丰富学校“匠心文化”内涵。
2020年11月,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2020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交流研讨会暨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及高端论坛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大会由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陈宇主持,校、企、行、研各机构诸多领导到会参加,共襄盛举。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章程》,选举产生了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常务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当选首届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
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是聚焦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发展,联合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按照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立足于服务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成立的协作、合作组织。集团坚持以服务全国
2.5学生技能大赛
团委承接学院技能大赛管理、组织、承办工作,以大赛为抓手,聚焦重点,贯穿全程,深挖大赛育人功效。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的比赛选拔机制,成立大赛集训营,制定出台集训管理办法,负责集训队组织监督、服务保障。
2020年-2021学年,学院继续选派学生队伍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备赛集训,组织寒暑假封闭集训、常规集训,落实师生集训各项政策,开展刻苦训练,积极备赛。全校师生参赛氛围浓厚,实现以赛促学,各个赛项均取得进步。2020年,我院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2021年,我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其中,2021年获奖数与2020年相比,增加国赛二等奖1项;其中2020年获奖数与2019年相比,增加国赛一等奖1项,增加省赛二等奖1项,省赛三等奖4项。
表2.5-12018-2021年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年份
国赛一等奖
国赛二等奖
国赛三等奖
省赛一等奖
省赛二等奖
省赛三等奖
2018
0
0
0
0
0
5
2019
0
2
1
3
3
6
2020
1
0
0
3
4
10
2021
1
1
0
2
4
9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赛管理部门统计
表2.5-2学院2018-2021年国赛获奖赛项统计
序号
赛项名称
赛项
级别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
英语口语
国赛
二等奖
二等奖
2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国赛
二等奖
3
艺术插花
国赛
三等奖
4
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
国赛
一等奖
5
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
国赛
一等奖
获奖统计
零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
一等奖
1项
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赛管理部门统计
表2.5-3学院2018-2021年国赛获奖赛项统计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赛管理部门统计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的基础上,高水平承办省级以上大赛5场,国家级竞赛2场,在全国职教周上以6天时间完美承办国赛,获得各级主管部门和参赛师生的高度评价。“赛事管家”志愿服务团队累计接待来自30余省市5000余师生。大赛承办流程化、标准化,服务质量高、办赛质量高,受到了大赛组委会和参赛师生的好评,被誉为“奥运会”级别的服务。
在团委的努力下,学院在各项大赛中硕果累累,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刘晓平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
5月18日至22日,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赛项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全国全国27所高职院校的5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本次比赛为团体赛,每队两个选手参赛,包含7项数控机床工作任务和1项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考核。本赛项内容对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比赛赛制对接世赛标准,采用结果评分与过程评分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大赛过程中,赛场外同步安排了赛项观摩活动,对比赛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比赛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参赛选手现场表现配合默契、操作规范、精彩纷呈,展现了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派出的选手荣获一等奖。
本赛项恰在职教周举行,不但达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更向全社会展示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有力营造了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
2.6学生反馈
第三部分政策保障
3.1党建引领
3.1.1持续完善优化“146574”党建工作体系
2020-2021学年,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完善学院“146574”党建工作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3.1.2突出政治统领,筑牢思想根基
1.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020-2021学年,学院打造并进一步完善由33个模块构成的五大特色党建阵地;建设“匠心永红”党史馆,成立四史教育研究院和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推动党建工作提水平、上台阶、见成效。
2.抓实理论学习
2020-2021学年,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组织学习14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0次,开展抗疫事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等系列活动,用好“学习强国”打造“学习强院”,优化提质大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工程中国”课程思政系列课程。
3.严守意识形态阵地
学年周期内,学院共召开4次党委会专题会议、4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开展2次专项督查,巩固课堂主阵地,加强网络课堂管理,严格“一会一报”审核,实施24小时舆情监测;建立校地联防机制,开展信教情况摸排6次;全年无意识形态责任事件发生,承办济南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现场会并做主题发言。
3.1.3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党建品牌
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抓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拍摄“老党员口述历史”纪录片获市委组织部优秀党员教育片三等奖。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将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政治生日”融入主题党日,完善“主题党日”制度,落实“四定两挂一佩戴”要求,学院党委编写的《党支部工作的六项制度》得到市委组织部认可,并在全市推广。创新建设智慧党建信息平台,明确各级党组织量化指标。推进1233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党建联盟破题乡村振兴,撰写的《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扶贫案例》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报告》,对口帮扶的黄鹿泉村被文旅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3.1.4强化党建引领,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2020-2021学年,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在联合国教科文职教中心组织的抗疫主题网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完成了与济南交通技师学院的实质性合并;成功举办了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牵头成立了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成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省赛改革试点承办校。学院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示范单位、全省高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全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省级众创空间等多项荣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学生技能大赛成绩实现突破,“精工文化”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创新创业教育被央视等媒体专题报道,学院在全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获得第九名。
2021年4月,学院开展了“师生话党史,共读一本书”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师生、教职员工通过一起重温经典文学著作《苦难辉煌》,全景式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
此次活动中分别开展主题为“苦难与辉煌”、“光荣与梦想”、“当下与未来”的读书分享会,通过追忆过去、把握当下、走向未来,引导师生循序渐进学党史、感党恩,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分享会上,利用学院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的VR设备,使师生沉浸在VR虚拟交互世界中,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发深刻的情感共鸣,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党史学习形式,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要引导学生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3.2制度建设
3.2.1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内部治理体系效能水平
1.聚焦产业,携手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校通过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进一步理顺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着力推进专业群层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的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信息化创新型管理大数据模式,搭建校企合作网上信息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探索制定鼓励利益相关方更加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
2.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加快学院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堂。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培育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1-2项,建设省级思政课“金课”1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开发课程50门,立项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育案例10项。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全面开展劳动教育。
打造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围绕建党100周年,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四史”教育系列活动;实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核心素养培养工程,开展2021年度齐鲁工匠后备人才遴选,举办职业核心素养培训5场;完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开展“五星成长”校园文化品牌专项活动,推进“青鸟计划”,培育优质服务品牌3个,建设青鸟驿站2个。深化学生社团改革,开展社团骨干培训,培育优秀社团5个。
3.健全教育教学督导体制机制,推进教育教学督导时效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山东省实施意见,形成院级督导与二级学院督导相互协作的督导体系。“外引内扩”加大督导队伍建设力度,“内修外学”考察兄弟院校督导工作经验,提升学院督导实效。建设专门的教学督导业务平台,实现督导工作的时效性,提高督导评价数据的使用效率。
4.健全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完善师德评价维度,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对新进教师和在职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训,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营造“重师德铸师魂”的良好氛围。
3.2.2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六权协同,全面深化学院内部结构体系。
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六权协同治理结构。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继续开展制度的“废改立”,编印制度增刊。完善理事会、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强化档案管理,加强档案考核,提高部门入档自觉。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清理两校整合遗留问题。
2.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信息化标杆学校。
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完善OA系统、办公平台和各类业务系统,推动网上办事大厅中各类业务流程的建设,打造信息化标杆学校。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完成10个业务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提供全年无休的每天8小时驻场服务。完成绣源河校区与双山校区的互联,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搭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在资源内容上覆盖校本采集的资源、校际交换的资源和版权购买的资源。
3.切实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美丽校园。
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和“唱支红歌给党听”教职工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丰富离退休职工生活,为离退休职工建立信息台账和健康档案,落实好老干部“两个待遇”。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招投标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项目采购,做好采购项目论证工作。完成对绣源河校区的整体规划和校区集中供暖工程。建立物资采购信息档案,对物资采购的价格、品质进行动态管理。持续推进校园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保证办公、教学、实训、公寓的检修、维护和完好率。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水电、班车、公车的管理,增强师生节约意识,杜绝各类浪费现象的发生。
3.2.3疫情防控制度常态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疫情发生后,学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10个专项工作组,组成四级网络防控体系,制定65个具体工作方案和专项措施。2021年,学院全体师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测温、报告、消毒等制度,使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摸排师生健康信息,建立健康台账,做到“应检尽检”。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报道,强化防控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3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符合“四有”标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学院制定了“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和教学名师为重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引”、“培”并举的工作机制,优化队伍结构,为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3.3.1把好“进人关”,从源头抓好师德师风
学院公开招聘5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在人才引进上,学院严把入关口,在人员引进时注重对新进教职工的思想品德考察,将其作为录用的前提条件;对有工作经历应聘人员进行摸底核查,了解拟引进人员的思想、职业操守、爱岗敬业情况,作为录用依据;加强对新进教师地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全面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树立立德树人理念,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2021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内容包括时政四史专题、师德师风专题、双高院校建设专题、教学科研专题、学生管理专题、职业素养专题、创新创业专题、名师教学观摩八项内容。
3.3.2抓好“提升关”,注重教师培养与培训
一是坚持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全方位提高我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二是实行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学院依托“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围绕“1+X”技能等级证书组织全员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培训,开展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和实践能力提升等七大主题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三是全面贯彻人才强校战略,支持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出台《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暂行管理办法》,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个人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规范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四是把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与教师在职培养结合起来,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校企双主体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117名教师参加2021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面试,并完成证书认定。
3.3.3守好“质量关”,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一是以赛促教,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大赛,提升技能技艺和现代化教学能力。教师入选“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山东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特等奖1项。二是打造创新团队,依托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组建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被评为省级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获评济南市出彩型好团队。
3.4.1围绕“诊改复核”,推进学院常态化诊改走向深入
2020年下半年,为了更好的推进学院“诊改”工作,迎接山东省诊改专家小组进校复核,由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迎复核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编制2020年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方案》,指导各层面开展诊改工作。
2020年10月,学院召开迎接山东省教学诊改复核工作专项会议,解读省厅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诊改目的、基本原则、诊改内容及相关工作安排,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收集整理“诊改”运行过程资料和支撑材料,为“诊改复核”工作奠定基础。
2021年4月,学院向省诊改专委会提交复核申请,573份复核材料上传至省复核管理系统。之后,继续组织各层面学习复核文件及院校诊改实例,完善我校诊改相关工作。
2021年6月初,根据省诊改委进校复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多次专项会议,细化任务分工。组织多次各层面模拟汇报演练,优化汇报PPT。
2021年6月底,专家进校复核。按照专家组安排,组织召开复核汇报会议及12场座谈会,为专家组提供196位访谈对象详细信息。整理完善各复核现场照片、录像、录音及座谈记录等资料共72项,梳理问题清单,完成诊改总结。
1.组织学院内部诊改复核
2020年9月21日至25日,学院对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质保体系各层面运行与诊改情况进行了校内诊改复核。通过此次校内复核,广大师生对诊改的认识逐步提高,能将日常工作与诊改工作结合起来,对存在的问题能进行及时纠正。初步建成了学校智能化信息平台,统一了数据标准,一定程度上对诊改工作起到了支撑作用。
2.精心准备复核资料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共整理出55821体系复核材料清单78项具体内容,落实到不同的责任部门和二级学院进行准备,“迎复核准备工作领导小组”随时进行督促检查。组织人员对上半年印刷的包括工作职责、岗位工作标准、职责工作流程、常用工作制度、年度常规工作时间安排在内的学院全部402册《部门质量手册》重新校对修订,及时存档,以备查验。
3.不断完善复核筹备工作
按照山东省教育厅“诊改复核指引”要求,学院不断完善诊改复核筹备工作。根据近两年来各层面诊改报告内容,结合诊改工作开展实际,完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断报告》和汇报PPT。2021年5月底,组织18名汇报人赴邹平参加诊改论坛,学习复核文件及院校诊改实例。6月初,根据省诊改委进校复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多次专项会议,细化任务分工。组织多次各层面模拟汇报演练,优化汇报PPT。编制印刷诊改知识手册200份,组织全体教师培训。编制专家工作手册,明确日程安排。汇编包含53项制度的质量文化手册。各层面汇报稿件统一格式,编制印刷,共330份。
4.迎接专家入校诊改复核
6月21日-24日,省诊改复核专家入校开展复核工作。按照专家组工作安排,6月22日上午,组织召开了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复核汇报工作会议;6月22下午至6月23日,按照专家组分组访谈工作安排,及时提供各组访谈人员详细名单;6月24日,先后组织召开专家组诊改复核领导层面反馈会议、全校反馈会议。专家复核工作结束后,整理、完善了各复核现场照片、录像、录音及座谈记录。
本次复核,专家组通过数据分析、状态考察、座谈调查、深入研讨、取样分析、多维共建等多种形式考察学校两链打造与实施,引擎驱动和平台运行支撑情况,考察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听取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诊改汇报,召开了12场座谈会,深度访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信息中心主任、二级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及相关技术人员代表、系统管理人员代表等共196人次。
通过诊改复核,全院上下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全面总结诊改工作的经验与成绩,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优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顶层设计,准确把握诊改内涵,提升全院质量意识。健全学校各个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完善基于诊改理念的考核机制,推动学院常态化诊改走向深入。
3.4.2学院年度任务设计与实施
“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学院2021年行政报告为依据,明确本年度学院各项重点工作目标及常规工作任务,编制了学院2021年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了11个党政工作要点,分解出37个一级目标,206个二级目标,最终形成315项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学院33个部门,各部门按工作职责编制完成工作任务的标准、完成时间、任务执行人,形成了学院2021年度目标任务,年度任务可监测
能实现,并在办公楼大厅进行公示。
3.4.3加强教学督导管理,引领学院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0-2021学年,学院从教师督导和学生反馈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工作。
1.教学督导方面,聘任具有高级职称的27名教师担任专、兼职督导员。从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学院督导共听课424人次,提交课堂评价表868份,教学信息反馈表131份,督导教研活动80次,督导巡考96次,各位督导组成员认真履行学院赋予的督导职责,引领学院教学发展。
2.
学生督导方面,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了学院全覆盖的督导学生队伍体系,形成了以“周”为周期、“班”为单位的督导信息沟通机制,2020-2021学年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共计5000余次,从学生需求出发,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3.4.4组织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填报,编制学院质量年报与企业年报
2020年9月到10月,组织完成了2020年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数据填报工作。11月,开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完成分析报告。
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学院已经将按时、主动、认真做好“院校年报”、“企业年报”的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纳入了学院年度常规工作计划。2020年10底,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以国家、省厅年报框架结构为依据,以上一学年度学院完成的各项任务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数据为支撑,认真搜集资料、梳理内容、整合数据、归纳成果、凝练案例,挖掘亮点、分析问题,编制完成了内容真实、数据合规、质量上乘的“院校年报”和“企业年报”,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发布、报送。
3.5教学资源及落实政策
第四部分国际合作
2020-2021学年,学校积极践行“以世界眼光审视高职教育,以国际标准培养技术人才”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确定“省内示范、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办学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优质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2020我校荣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和“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1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4.2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
为深化“海右国际学院”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建设,我校加强与唐风汉语科技有限公司的交流合作,机电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分别与唐风汉语合作建设“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装配建筑概论”两门在线开放课程。
4.3提高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海右国际学院”建设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和外交部联合下发的文件《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等精神要求,继续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鲁留学、研修,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目前2019级19名学历类留学生正进行网络课程教学,今年上半年新招收9名学历类留学生,9月份计划拟再招收20名学历类留学生。
在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我与山东的美丽邂逅”系列征文活动中,我校留学生四篇征文全部荣获优秀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胡娅坤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我校与泰国曼谷职教中心等国境外友好院校教育机构,合作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将充分发挥体验基地的作用,为中外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留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成为真正的文化使者。
4.4加大国际中文教师培训,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随着我院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海右国际学院”的建设发展以及服务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需要,为保障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顺利有序高效进行,不断提升我校国际中文教学质量,3名教师参加国际中文教师培训考核,获取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将进一步提高国际中文教学能力,逐渐打造一支有专业资格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承担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以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合作项目。
我校汉语教学团队在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中收获团体三等奖1项,个人优秀奖3项。积极申报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组织的“工业汉语教材”,建议修改后立项。
4.5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多渠道交流合作
学院重视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更全方面、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2020年12月,我校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该联盟旨在广泛聚集中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务实推动中俄人文交流发挥作用。此次我校成功加盟,将进一步推进学校在对俄联合办学、开展教育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在国际化办学领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我校将借助国际合作联盟平台与更多的俄罗斯学校定期开展教育合作对话活动,推动中俄两国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密切的交流,为中俄关系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5月,我校加入了“中非职业教育联盟”,并受聘为常务理事单位。我校将与联盟其他成员一道在东非地区搭建交流平台,共享联盟资源,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搭建中非合作交流机制,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助力中国产能、职业教育“走出去”。
2021年7月,我校作为五个发起单位之一成立“东南亚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联盟”。此联盟旨在搭建一个面向东南亚地区、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合作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实施“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各成员单位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品牌。
学院着力开展多渠道合作,加强与知名高校和企业的联系,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我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021年1月,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山东省工信厅与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POLI.design设计学院主办,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意大利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班在我校开班,并已连续上课六次。此次培训班有利于引进国际化课程资源,推动我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社会服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6实施国际化人才培训,服务“走出去”中资企业
我校在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组织的2021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网上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吕浩东等24名同学荣获一等奖,田欣宇等24名同学荣获二等奖,吴雨泽等24名同学荣获三等奖,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比赛为我校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储备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此次比赛使学生们学习了班组综合管理技能、企业优秀班组建设等内容,促进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人才,为我校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蒙古敖包校区)的建设储备更多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赋能中国企业海外高质量发展,由山东省教育厅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共同遴选优质职业院校,建设一批以混合所有制为特征的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校区。通过积极申报,我校成功参加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蒙古敖包校区)建设项目。
通过此项目,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立项编写《工业汉语——维修电工》,推动我校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更好地促进智慧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和“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的有效发展,为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蒙古敖包校区)的建设储备师资和专业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4.7国际交流
第五部分服务贡献
5.1服务乡村振兴
2020-2021学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号召,紧紧围绕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省市指示精神,全力支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从幕后走到台前,由后盾变为先锋,以对口的乡村振兴服务点和第一书记挂职村为载体,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乡村振兴发展短板,在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培育、文化生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5.1.1以组织振兴为统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统领”,对于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学院以资金、帮建、培育“三个到位”为抓手,协助驻村第一书记持续加强和改善党对帮扶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引领帮扶村全面发展。一是资金到位。学院向帮扶村捐赠党建帮扶资金累计达70余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帮扶村党建经费不足的难题。二是帮建到位。联合镇村构建了姚家庄党群服务中心、香山森景基层党员工作站、莱芜党性教育基地等党建活动和教育阵地。三是培育到位。组织帮扶镇村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建考察交流。
5.1.2.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学院充分发挥“专家、名师、青年志愿者”三个人才团队优势,着力推动帮扶镇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帮助镇村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是专家团队——联合其它高校的专家教授组建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为镇村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名师团队——学院抽调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建乡村振兴名师团队,为帮扶村设计民宿、包装产品、搭建电商平台等,以扎实的专业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三是青年志愿者团队——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到村举行文艺汇演,联合举办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三微”大赛、开展“麦丘邑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
5.1.3.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提质加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抓手。学院积极推动多方联动合作,实施校地共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引导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因地制宜打造了“电商、农贸、旅游、文化”四大支柱产业,让扶贫助农由“输血”变为“造血”,建立长效“造血”机制,从根本上脱真贫、真脱贫,持续不返贫。为乡村振兴、全面奔小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5.1.4.以文化振兴为血脉,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学院深入挖掘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利用“文化+”的形式打造“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等产业文化,在不断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底蕴的同时,大力挖掘文化经济价值,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5.1.5.以生态振兴为依托,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的助推器。学院不断协助完善帮扶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以平安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出彩人家工程等项目为依托,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2021年5月27日下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师生一行11人组成电商直播小分队,来到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姚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电商助农,开展网络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小分队在有条不紊的完成直播间搭建、设备调试、话术脚本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对当地特色花椒、大樱桃、优质核桃、生姜等产品进行推介,挖掘农产品附加价值,创造更高经济收益,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当地农民一致欢迎和好评。
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孤例。6月20日,学校大数据技术专业和园林专业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潍坊滨海新区万亩盐碱地玫瑰花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创收,助力乡村振兴。这已经是同学们第二次来到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上一次园林专业的师生帮助当地农民采用激素育苗法培育了一批优质玫瑰花幼苗,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激素育苗户外扦插的成效,加强苗田管护指导,提升农民育苗效率。大数据专业的同学则要完成实地考察和数据搜集,为后期玫瑰花产品品牌建设和网络平台销售提供数据支撑。不同专业的师生通力合作,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智力服务。
5.2开展职业培训
学院坚持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并重,立足行业与面向地方并举,全面推进我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2020-2021学年完成非学历培训2万余人次,培训涉及职业技能型和知识普及等类型,非学历培训时间106500学时,非学历培训到款经费达到1445.66万元,在后疫情时代搭建起高校与地方交流合作的桥梁,延伸了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功能,为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5.2.1提升服务,推进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变化,2020-2021学年我校继续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山东省注册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选修课培训工作受疫情影响全面暂停,济南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报名实施“考培分离”政策,驾驶员可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培训,形成目前参加培训人数占总人次13%的局面。面对困难,在全面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期间,继续教育学院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互联网+”的新模式,选择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作为试点,创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灵活性、时效性,提升了学员参加培训满意度,促进了济南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转型升级。同时我院着眼未来,提升服务,为2500余名注册二级建造师完成继续教育选修课的网上审核、系统上传工作,为后期的培训工作夯实工作基础。
2020年,学院驾驶培训中心招生2508人,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3495人,初学上岗证培训350人,道路运输企业“两类人员”考试1752人次;2021上半年,完成驾驶培训报名1887人,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报名6180人,道路运输企业两类人员考试1465人。驾驶培训教学质量高,“驾照合格率”稳居济南市前列。
本学年面对疫情及政策变化带来的不利局面,我院积极应对,研究政府培训、考核服务项目招标,成功中标济南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考核服务项目。
5.2.2开展教师资格培训,助力学生成就教育职业梦
为帮助我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继续教育学院于2021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类别的教学、课程、资源以及评价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工作,接受在校生报名培训311人次,聘请具有多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经验的老师利用校内课余时间为学生授课,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指导报考,以保证较高的考试通过率。
表5.2-12020-2021学年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教育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人次
收入(元)
1
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
1531
517820
2
网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
9411
3314410
3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
311
124400
4
公益性培训(社区教育)
300
/
5
驾驶培训
4395
10500000
合计
15948
14456630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数据统计
表5.2-2连续两学年学院非学历培训分析表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数据统计
5.3科技与技术服务
5.3.1科技创新与机制建设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要求,结合学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已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并上报教育厅。各项子规划、专项规划均已完成讨论稿,已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修订稿)》工作。
成立了“智慧建造产业转型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平台”“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中心”“建筑新技术应用研究院”“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济南市乡村振兴农产品网销服务中心”“浪潮云会计财税云共享服务中心”“轨道交通公共实训平台”。完成了“科研管理软件”升级及运行维护工作,其中增设了各级纵向课题网上评审模块,完成系统维护,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5.3.2技术技能积累及技术服务成果转化
学院2020-2021学年受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共计9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共计40项;发表学术论文45篇。整个学年周期内,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2033.85万元。
表5.3-12020-2021年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一览表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1097.44
38.89
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
1746.18
2033.85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10.7
12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0
0
数据来源: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部门数据统计
5.3.3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
1.项目申报、立项、成果
组织省级以上纵向项目申报55项,获得批准立项项目20项。其中:省社科规划课题3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6项。
组织院级及省级以上课题结题22项,其中院级科技类课题11项,社科类课题6项,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3项,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3项,中国职教协会课题1项。
组织山东省教育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开题、结题专家论证会1次。
2.经费管理
科研经费共50.89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2万,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8.89万。
5.4志愿服务
学院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学生志愿服务热情高涨。全年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实践公益类活动132场,志愿者星级评定办法、志愿服务项目考核机制常态化运行。“希望小屋”发起慈善捐款3次,与招行合作开展希望小屋专项,累计新建希望小屋5个。开展“希望小屋”结对帮扶,邀请小屋受助学生走进城市、感受大学校园。连续4天组织爱心献血,3400余名师生参与。“赛事管家”团队受邀服务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全国图书博览会等赛事,承办省级以下技能大赛3场,广受好评。组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组建12支校级团队,广泛开展党史学习、国情观察、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活动。
全面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活动。组织开展“书记午餐、院长午餐”暨民生难题大排查。邀请学院党委和职能处室负责人与学生代表共进午餐、深入交流,反映多项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急难险盼问题,学院领导亲自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完善“权小宜”公众号职能,累计收集学生问题20个,与相关部门反映20个,解决15个;组织科技创新协会、志愿者协会开展家电义务维修;开展防溺水、防诈骗宣传教育。学院团委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单位奖,团委刘晓平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奖”。赛事管家、弘毅人生、热血先锋等3支志愿服务队获评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7月15日至1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召开。为保障大会顺利开展,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共招募346名青年志愿者为博览会提供服务。
工院志愿者们在学院辅导员的带领下,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做好会场的统筹协调、嘉宾引导、资料发放、会场布置、联络反馈等工作。
博览会的五天里,志愿者们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以严格的会务标准要求自身,每日进馆均是提前到位,离馆是熄灯后再列队返回,朝气蓬勃,训练有素;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积极主动,做事踏实认真,将“热情、细致、周到、专业”的服务态度贯彻始终,赢得了工作人员和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在这场书香盛会中,我校青年志愿者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沟通能力为参会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为本届书博会增添了一抹难忘的亮色!
5.5打造国家级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章丘区政府共同建立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的国家级“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入选202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列入山东省重点项目库,预计2022年4月份竣工验收,2022年7月份完成备案。
项目启动以来,学院以5G技术为核心,打造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主要方向,集产、学、研、训于一体的国内一流人工智能5G综合应用示范基地,聘请山东互联网协会、济南机床一厂、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浪潮集团等相关行业知名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制定相关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保证项目高效运行。项目将建设“5G+3个应用场景”,建设5G智能制造技术促进中心、5G生产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G生产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5G共享型智能制造虚拟工厂四个综合实训中心,搭建“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通过5G工业互联网工程实践中心建设,搭建起“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通过5G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中心建设,搭建起“5G+车辆网”的应用场景。
学院立足服务济南市工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带动作用,密切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落实职教高地创新发展,取得了“五个一”的成效:校行企组建了一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学校牵头成立了一个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承办了一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搭建了一个省级智能制造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创建了一个省级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助力济南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为山东制造强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济南工程”的智慧和方案。
5.6科研与社会服务
第六部分发展与挑战
6.1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持续构建完善“146574”党建工作体系。围绕1个中心:以党建为统领,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坚持4项原则:政治方向性原则、立德树人原则、系统层次性原则、求实创新性原则;建设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6个过硬”党委;建设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政治把关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制度执行、推动改革发展“5个到位”党总支;建设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7个有力”党支部;做政治、执行纪律、品德、发挥作用“4个合格”党员。管方向、抓根本、夯基础、激活力、强廉政,以党建的力量努力执好教育奋进之笔。
6.2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积极落实学校办学五个自主权,自主设立内设机构,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程序,自主招聘各类人才。根据学校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原则,在限额内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自主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推进二级教学单位内设机构取消行政级别改革,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遴选聘用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机制;根据事业发展、专业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需要,在人员总量内学校自主确定招聘计划人数;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程序,对特殊技能型人才,制定相对应和相适应的招聘标准并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的要求,建立招聘绿色通道;自主招聘各类高技能人才,积极争取落实职业院校20%编制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选聘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担任产业教授。
6.3搭建多元立体的质量评价体系
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规范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完善学生学业要求、学业考评制度、实习(实训)考核办法。
围绕贡献度、达成度、保障度、开放度、满意度,综合评价专业建设和发展。改革课程评价,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借助学生对学习成效的自我评价,反推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两个维度,完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引入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教育教学督导、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家长等评价主体,建立起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整合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力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将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纳入质量监测与评价,引导院属各部门构建大评价理念,委托第三方开发教育督导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推动督导评价向深度和广度的持续发展。
6.4聚焦产业,携手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全面对接济南市智慧建造、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探索更具活力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创新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改革,打造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混合所有制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共建产业学院,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6.5对标国际,深化拓展对外合作交流
引进消化国境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促进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再创新;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扩大学生双向交流规模,展示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服务“一带一路”,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打造“双师、双能、双语”的国际化骨干师资队伍。
附表
表1计分卡
院校
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13855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
就业率
%
98.10
97.24
2
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
93.30
79.61
3
月收入
元
3820.63
4441.91
4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91.40
84.48
5
母校满意度
%
97.22
98.96
6
自主创业比例
%
0.29
0.61
7
雇主满意度
%
98.26
97.05
8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95.84
95.26
表2学生反馈表
注:附表——学生社团及参与人数详表
序号
社团名称
大二
大一
1
大学生BIM研究社
20
11
2
SICA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7
35
3
财会学社
22
8
4
沧海阁曲艺社
37
35
5
测量协会
16
20
6
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协会
13
56
7
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24
96
8
电子竞技
210
139
9
jump动漫社
128
119
10
泛音音乐社
106
95
11
轨道交通专业协会
24
58
12
国防教育协会
54
146
13
汉服社
82
39
14
红星匠心研习社
21
51
15
火舞青春
111
31
16
科技创新协会
70
100
17
浪潮云会计共享服务
48
21
18
楼兰话剧社
112
18
19
新活力轮滑社
21
8
20
绿色使者环保协会
55
25
21
茗韵茶艺社
59
143
22
清韵书法社
10
101
23
三原色三度空间
10
19
24
ERP沙盘
13
19
25
天平法律研习社
19
41
26
心世界
48
219
27
数学建模
35
16
28
星罗棋社
35
26
29
扬风乒乓球协会
42
172
30
一筝天下
26
63
31
艺术生协会
42
19
32
自由人滑板
168
62
33
综艺舞社
42
73
34
足球社
64
25
35
新青年笃行社
26
2
36
英语口语协会
20
25
37
超幸福
35
291
38
兄弟篮球
63
65
39
武韵武术协会
120
91
40
CAD工程设计
18
23
41
算量工坊
34
28
42
工匠坊手工艺
90
75
43
炫羽飞翔羽毛球
70
92
44
潮玩汽车
27
122
45
兰亭国学社
10
20
46
“乡村振兴”电商直播技术团
(获批筹建中……)
——
——
总人数
2307
2943
表3教学资源表
表4国际影响表
表5服务贡献表
表6落实政策表
案例目录
案例1…………………………………………………………………………………………………8
案例2…………………………………………………………………………………………………10
案例3…………………………………………………………………………………………………19
案例4…………………………………………………………………………………………………41
案例5…………………………………………………………………………………………………48
案例6…………………………………………………………………………………………………58
案例7…………………………………………………………………………………………………63
案例8…………………………………………………………………………………………………69
案例9…………………………………………………………………………………………………88
案例10……………………………………………………………………………………………92
案例11……………………………………………………………………………………………98
表格目录
表一2020-2021学年学院办学基本条件核心指标...2
表二2020-2021学年部分学院部分指标对比数据...6
表1.1-12020-2021学年学院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调研统计表...14
表1.1-2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社团指标统计表...15
表1.1-3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社团活动统计表...15
表1.2-12019、2020两届毕业生工作月收入情况...23
表1.2-2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就业的总体满意度情况...24
表1.2-3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情况...24
表1.2-4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项素质能力的评价...26
表1.2-5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27
表1.2-6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评价...27
表2.1-12021年新招生专业...33
表2.1-2学校专业群布局一览表...34
表2.1-3生均教学资源及师资条件对照表...37
表2.3-12020-2021学年度教师参加教学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51
表2.5-12018-2021年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60
表2.5-2学院2018-2021年国赛获奖赛项统计...61
表2.5-3学院2018-2021年国赛获奖赛项统计...61
表5.2-12020-2021学年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教育项目一览表...95
表5.2-2连续两学年学院非学历培训分析表...95
表5.3-12020-2021年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一览表...96
插图目录
图1.1-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党史教育公开课现场....8
图1.1-2学生正在运用学院公寓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进行体温测量....11
图1.1-3向党旗报告——2021年五四表彰大会现场....20
图1.2-12020届毕业生专业大类就业情况对比图....21
图1.2-22020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图....22
图1.2-3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22
图1.2-42020届毕业生当前工作缴纳“五险一金”情况....23
图1.2-52020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析示意图....25
图1.2-6用人单位对本校近五年毕业生工作胜任度评价....25
图1.2-7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26
图1.2-8本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主要就职岗位情况....28
图1.2-9毕业生当前工作岗位适应情况....28
图1.3-1创新创业教育三年对比图....29
图1.3-2创新创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站截图....30
图1.3-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年参赛情况对比图....31
图2.2-1学院“四廊三室一馆”....40
图2.2-2马院“思政使者”团队亮相产教融合馆....41
图2.2-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43
图2.2-4“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44
图2.2-5“两结合、三融通、层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45
图2.2-6学院书记张慧青在培训班现场发表重要讲....48
图2.4-1“54321”校企双元,合作育人....55
图2.4-2学院领导走访ISPS济南实习实训中心....57
图2.4-3学院领导走访ISPS济南实习实训中心....59
图2.5-12021年全国职院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赛项比赛现场....64
图3.1-1学院“146574”党建工作体系....66
图3.1-2工院特色“党建五大阵地”及“匠心永红”党史馆....67
图3.1-3师生利用VR设备进行沉浸式党史学习....69
图3.2-12021年上半年学院组织学生接种新冠疫苗....72
图3.4-1杨长军院长在诊改复核大会上做学院层面汇报....77
图3.4-2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上墙公示....78
图3.4-3学院效能管理平台截图....78
图3.4-4学院教师督导材料....79
图4.1-1学院中德合作办学申请....82
图4.2-1学院与唐风汉语合作建设的两门在线开放课程....83
图4.3-1学院在“我与山东的美丽邂逅”系列征文活动中荣获奖项....84
图4.4-1学院在“华文教学微课大赛”中荣获奖项....85
图4.5-1学院加入国际教育合作组织....86
图4.5-2学院承办意大利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班开班典礼....87
图4.6-1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网上知识竞赛奖项....88
图4.6-2省教育厅关于申报参加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校区的通知....89
图5.1-1师生服务在“乡村振兴”第一线....93
图5.4-1志愿者在书博会现场....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