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有多少真情。9月4日,人民政协报社举办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13名来自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亲历亲见亲为的精彩故事,从“大处着眼”“小切口”入手,报道党的二十大、报道政协工作重点中的生动故事,展示了党和人民事业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也展示了青年记者们认真负责、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良好形象。连续两年来,人民政协报社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作为激励青年记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承政协报优良传统,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比赛为报社采编人员搭建了展示风采、交流经验的平台,成为教育引导青年记者深入基层、增强四力、多出精品的有效路径。
让我们用青春献二十大,讲述几位优秀青年的故事,一起感受奋斗的力量。
徐金玉:侨,这里有故事!
各位领导同志大家好,就在昨天,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在人民大会堂内,中国侨联新任常委林伟农驻足良久。那一刻,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外公温和的笑容。几十年前,第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爱国侨领庄世平就是站在这里,为祖国建设、为侨联事业、为改革开放奔走疾呼。
在网上,庄老有一个响亮而又矛盾的标签——“最穷富豪”。他有多富?香港第一家中资银行、内地第一家外资银行、澳门的南通银行,都出自他的手笔。以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南洋商业银行为例,据公开报道显示,在1992年时,它的资产总值已接近500亿港元。
可在林伟农眼里,外公却很“穷”,他不仅没有一套豪宅,最后一次见外公时,他还戴着那块“老掉牙”的、用了几十年的精工表,老人家说,“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准时就够了”!
人们会好奇,日理万金的庄老,把钱都花去哪了?他把大把大把的黄金、白银、美钞花在了他眼中的每一个刀刃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内建设,花在了每一个和他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同胞身上,帮助无数革命者、难民灾民摆脱困境。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根不能忘!”临终前,庄老还立下遗嘱,将包括银行在内的全部资产无偿捐赠给祖国。他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一毫,他的长子在香港开巴士车30多年,退休后还住在老破小的廉租房里。
林伟农动情落泪,他说:“生活上,外公留给了我们四个字——自力更生;精神上,却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赤胆忠心、祖国至上!”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也有一张特殊的捐款照片——这是为汶川地震募集捐款的现场。
活动的组织者、美国侨领庄佩源对我说,他之所以感动,是因为这些捐款不是由企业家几万、十几万捐来的,而是由一个个普普通通、在海外艰辛打拼的华侨华人从腰包里、从牙缝中省下的。当时,向庄佩源走来的,有拄着拐杖的老华侨,有蹒跚学步的新生代,他们手握着一张张现金,就这样,一块、两块、五块、十块,眼见着捐款箱被慢慢填满。等清点完成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募集的捐款就达到了47万美金!
许是特别的缘分,采访时我意外发现,庄老竟是庄佩源的伯父。一天时间,两位采访对象,却让我看到了三代人家国情怀的薪火传承。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无论他们身在何地,对于祖国的爱,就像流淌在骨子里的血,沸腾奔涌。
在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中,党中央的致辞有这样一句话: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科教领域的最前沿,在乡村振兴的行列里,在对外开放的火热实践中,到处都活跃着侨胞的身影。
这身影或许是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侨胞李文忠。十余年来,他捐赠的数十辆巡诊车如同一个“小型移动医院”,已开进云南、贵州、四川等各省市的边远山区里,让曾大出血的孕妇“母子平安”,让突发疾病的患者闯过险关;它们更是开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为一些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的空巢老人,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健康体检;它们又何尝不是开到了同胞们的心坎上?
可李文忠却是那个最先道谢的人,他说:“我从小是一个孤儿,是祖国培养我长大成人,我要像孝顺父母一样,回报祖国、回报百姓。报恩是我后半生最重要的事!”
这身影或许也是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侨胞朱培华。2013年,响应“浙商回国”召唤的他,笑着对我说,“海外游子,想家了!”他不仅积极担任中外交流的桥梁,还重拾音乐梦想,在踏回故土的这十年,创作了近百首歌曲。新冠疫情时,浙江医院的护士们就是手是拉着手高唱着他作曲的《出征!出征!》奔上“前线”;他更是和旅居在27个国家的30多名侨胞,协力创作《侨心连着中国魂》,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饱含深情的生日礼物;近日,他的新作《你好,杭州》更成为唱响亚运的推广曲,向外国友人传递着最美华音……朱培华的作品里,有祖国的万家灯火,他把在中国看到、听到的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谱成曲、写成歌,化成了一段段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旋律……
这身影或许也是做“顶天立地”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白重恩,是立志要推进国家芯片行业自立自强的归侨李阳;是“一带一路”的贸易搬运工毛燕伟……
侨,仅仅一个字,却仿若跨越了时空,将生活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海外侨胞的根、魂、梦,凝在了一处。这一处的名字,叫中国。
数十年前,也曾当过记者的庄老,以笔为号,在海外吹响抗日救国的号角;数十年后,奋进在新时代的我们,也要胸怀河山、笔写家国。是的,侨,这里有故事,有最真挚、最恒远、最热血的家国情!
朱英杰:传承——青年人的底气与信仰
今年6月,我接到了一组特殊采访任务。对话的主人公大多和我一样,是初入职场或待入职场的青年人。
用什么词来描绘他们?我想是腼腆、是朴实,采访中,他们不停地和我说,自己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他们又很无畏、很热血,愿意用小我来成就大我,用个人力量助推民族远航。
他们就是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边疆的大学生青年。
采访的前几日,周刊主编找到我说:“英杰,过去几年,我们曾持续关注了四位在西部就业的大学生。今年你来了,这个任务光荣地交给你。”
在教育周刊做记者已有大半年时光,我似乎已经习惯了与大我十几岁、甚至几十岁的委员、学者们倾心交流。像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般,在各种采访策划中汲取养料。这次与比我还小的年轻人身上,又会学到什么?我不禁期待起来。
然而一切并不如想象的顺利。采访前,就有一位青年人与编辑部传话,说自己已经离开了岗位,不便接受采访。而其他的三位年轻人,一位几次拒绝我的好友添加,一位在通过好友申请后也明确表达了不愿再接受采访。
是害怕再接触媒体,还是确有不便,亦或是后悔了自己曾经的选择呢?我不禁开始疑惑,然而这一切在我接触到这位青年人时得到了解答。
她叫周千驰,是一位来自名校,在四川长大的“95后”研究生。采访当天,他正在老家休假,满脸笑意地和我说,回到老家,总赶上阴天,还真是让她有点想念拉萨的阳光呢。
提到拉萨,周千驰语不停歇。有人迹罕至的自然风光、淳朴归真的风土人情,充实自由的工作以及陪她成长的朋友恋人,等等。她说,我与祖国是互爱的,选择西部,我从不后悔;她还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我开始不断追问自己,能否如她一样,将自己对新闻、对教育的热爱播撒为一方的希望。
采访结束后,我看着自己平板封皮上鲁迅先生的话久久不能回神——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这个女孩,叫陆丽娜,今年22岁,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今年她选择前往海拔445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那曲地区工作。
提到家人,一向爱笑的丽娜在采访中几次哽咽。她说,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姐姐曾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她想到西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类似姐姐的故事更少发生。
收到工作录取消息的当天,丽娜与父母聊到了凌晨,父母才终于松了口。谁料第二天早晨不到四点,妈妈就来敲她的门,对她说:“丽娜,爸妈想着你还是不要去了,你一个人去那么远,我们实在是不放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可能一夜都没睡吧”在采访中回忆起这段往事,看得出丽娜对父母的心疼。后来,她有些骄傲地和我说,现在,我妈害怕我坚持不住呢,没事儿就鼓励我,千万别轻言放弃。
丽娜真诚又赤热的话语在我脑中久久回荡着。她胸中有大爱,心中有温情。
采访结束,我情不禁地和主编分享几位年轻人的故事,主编对我说,她们之所以能够义无反顾的追求梦想,是因为她们的身后有着淳善且胸怀大义的长辈。这是一种传承、一份延续。
这一语也将我再次点醒,仔细想来,作为一个年轻新闻工作者,我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身份的“丽娜”?做报道,我们缺少站位、缺少经验、缺少资源……有的也只是如她一般的质朴无华的信仰与勇气。而今天我们之所以有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完成一篇篇有生命力的新闻报道、无所畏惧地展现青年力量,正是因为报社及编辑部文化的浸养与教诲;因为前辈们的无私引领与关怀、殷切期盼与嘱托。
传承的力量无限大、也无限远,它能让一群人、一个家庭故事延续,也能使一个民族精神的延展。这个00后男孩苗炜焜前往西部就业深层力量同样是传承。炜焜自幼在姥姥照看下长大,姥姥是一名党龄近50年的老党员,而她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从小,炜焜便在耳濡目染中厚植了家国情。
今年毕业,他放弃了杭州及老家河北的事业单位、国企邀请,选择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克苏地区就业。当身边人问他为什么作这样的选择时,苗炜焜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点事,我心往之。”
随着交流的深入,炜焜从最初的紧张、谨慎到后期围绕青年人担当话题与我相谈甚欢。采访临近结尾时,他说,“我觉得像姐姐你这样的记者,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需要的。”
这是一句激励,更是一份勉励。几个月的工作中,其实,我也不断反问自己,到底做什么样的记者才能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本心?到底怎样做才能永葆初心?我想我们要努力再努力地,把老一辈人事业上奋勇、理想上至善、信仰上忠诚的精神去传承、延续至更远的未来,因为这种传承不但是新闻人的职责,更是一代青年的使命、一个民族的基因。
青年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把饱有历史精神和新时代力量的鲜活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听清。让它们能够在更多人的心间长久、真诚地传承……
刘彤:“委员通道”上,我有了一个心愿
我是人民政协报社时政部的记者刘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委员通道上,我有了一个心愿》
“委员通道”是什么?
它是一条有形的路,是全国“两会”期间铺设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的一条长约20米的通道,于2018年首次设立。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能走上通道的委员更是优中选优。“两会”期间,他们会在这条铺着红毯的通道上接受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
它也是一条无形的路,是架设在政协委员和老百姓之间的“心”路,通民心、道民意。委员们在通道上的讲述都是亲身经历,句句回应百姓关切,
我多年参加“委员通道”的集体采访,在这里,听到不少好故事,而且都是咱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小到一颗种子,大到北斗卫星,还有怎么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等等。“委员通道”之所以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是因为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说了这么多,你也许会问,这跟你的心愿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要从我今年在“委员通道”上听到的一个故事说起。
2023年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一共有8位委员参加。我很幸运地抓住了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向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提问。
江利平委员是我们人民政协报的“老朋友”,考虑到他的界别特色,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分享一下对台湾这片故土的印象?在多年的履职工作中,是如何跨越“浅浅的海峡”,去助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
我知道他在台盟工作多年,肯定会有很多经验。果然,江利平委员不慌不忙地面向中外媒体的镜头,回顾了自己与台湾故土的情谊。
江利平说:“我生长在湖北,祖辈扎根在台湾。很多台湾同胞,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会在湖北随州举行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上,香敬始祖,恭读颂文。台湾有个嘉义县顶埔村,那里的村民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都会来到湖北武当寻根谒祖。每到这个时候,两岸人民像亲人一样团聚……”
2011年,江利平随团去台湾交流,专程前往顶埔村,乡亲们热情相迎,一见面就拉着江利平的手激动地说:“大陆亲人来了!”
这一幕,在江利平的脑海里久久难忘。
江利平委员还讲述了他的台湾朋友,老蔡。
上世纪90年代,老蔡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大陆投资办厂。江利平陪着老蔡,乘着绿皮火车,踩着乡间小路,一个个城市考察,一间间农场参观,最后,老蔡开办了奶牛养殖场和葡萄园。这些年,老蔡事业发展稳定,三个孩子都考上了武汉的大学。
江利平说,他和老蔡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早日坐着高铁去台北。
由于委员通道是现场直播,时间有限,所以江利平没有过多讲述老蔡的故事。
但是,这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老蔡是谁?
会后,我几经辗转,联系到江利平委员本人,终于还原了“老蔡的故事”——
老蔡,原名蔡劭鸿,现为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劭鸿的父亲早年从日本回国后,任职于宜昌市供销社。1989年,蔡劭鸿从台湾辗转多次来到宜昌探望父亲,因为两人的父亲相识,所以这两个年轻人也就成了好朋友。
后来,蔡劭鸿决定带着家人定居宜昌陪同父亲。在江利平的邀请下,蔡劭鸿决定在宜昌投资办厂,经过两人的考察,老蔡决定经营奶牛养殖。
江利平回忆,老蔡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公司有90家养殖场,奶牛8000多头,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牧场和当地农民建立了良好关系,农民种的玉米秆、萝卜菜、苕藤都可以卖给牧场。老蔡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建了两座水塔无偿提供给附近10多户农户使用,还为当时的贫困户捐赠物资。后来随着大陆出台越来越多支持台胞台商的政策,老蔡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安稳。
听了老蔡的故事,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我想,老蔡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代表了很多很多在大陆定居生活的“老蔡们”,无论是浅浅的海峡,还是任何人、任何形式,都永远无法阻隔两岸人民这种天然的血肉亲情。
于是,我把老蔡的故事和我的感想写成了新闻稿件《老蔡,你好》。文章见报当天,我收到了江利平委员发来的微信,他说,老蔡本人不仅看了委员通道直播,也看到了我写的稿子,老蔡激动地说:“我们一家人早就融入了宜昌,我们就是‘新宜昌人’,期盼早日可以直接坐高铁从宜昌到台湾!”
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正在建设中的“京台高铁”线路图显示,从北京南站出发,途经福州、平潭,跨过台湾海峡,将经过台湾新竹市,终点为台北站。
这时,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心愿——也许你猜到了我的心愿是什么。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去过台湾,所以我决定,如果京台高铁通车,我一定要买一张高铁票,我也要坐着高铁去台北!
这就是今天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故事,听完后是不是发现,我的心愿,也是正在听故事的你们的心愿?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我们共同的心愿早日实现!
谢颖:在传统根脉上开出自信的花
我是来自人民政协报社文化周刊的谢颖,今天我想讲一个昆曲课的故事。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献丑“念”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相信大家听出来了,这是经典昆剧《牡丹亭》中的一句念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但大家可能想不到,这句念白我是从北京大学的课堂上学来的。
2010年,著名作家白先勇与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一起倡议,在北京大学开设通选课程《经典昆曲欣赏》,希望以课堂为场所,让大学生来体验与感知昆曲,到今天已经13年了。这几年我一直采访、关注北京大学的昆曲传承与研究,也亲身体验了这门学生眼里的“神仙课程”。
之所以叫神仙课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名家云集”。每堂课都会请来一位顶尖的昆曲艺术家。所以,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的惊呼:天哪,白先勇先生要来吗?又或者是,听说这周的课是蔡正仁先生呢!我就曾上过一次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素有“蔡皇”之称的蔡正仁先生的课。蔡先生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戏迷给像他这样的老艺术家起了一个可爱又贴切的昵称——“大熊猫”。记得那天一走进教室,就觉得很“热”,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座无虚席是自然,走廊上也挤得满满当当。
在那次课上,蔡先生讲了昆曲小生行当的艺术特色。巾生、官生、雉尾生和穷生,不同的艺术特色娓娓道来,讲一段、唱一段、演一段,不时地一亮嗓,更让大家忍不住拍手叫好。
除了艺术特色,蔡先生还分享了他的从艺经历。比如最初他并不喜欢小生,可能是没有听到好戏,总觉得有刺耳的感觉。但有一次听到俞振飞先生的唱念后,便彻底入了迷,把那又宽又亮的嗓音和优美动听的唱腔念白当作自己的目标。蔡先生充满感情地说:虽然我已经80岁了,但还能不时地活跃于舞台,还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让他们感受昆曲的魅力,传承如此古老的艺术,是很荣幸的一件事。台下的学生们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哈哈大笑,又时而若有所思……
艺术、知识、故事、感悟、思考,在经典昆曲的课堂上,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艺术家与学者所营造的美好而深邃的传统艺术氛围里,难怪昆曲艺术家张静娴老师说,这是花钱也都看不到的。
既然是上课,就得有作业。与一般的作业不同,昆曲课作业不设限,让学生以昆曲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可以是昆曲赏析,也可以“跨界”。比如“杜丽娘机器人”,这是2016年一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自己创作研发的,会做一些简单的昆曲动作。穿上戏服后,机器人“杜丽娘”也能长袖善舞、婉约多情。还有做成连环画的昆曲桥段、昆曲人物泥塑、昆曲剧目的多语种翻译,甚至还自己创作昆曲,总之是五花八门、脑洞大开。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的主任陈均教授对昆曲课作业总是十分期待,因为会有奇思妙想、意外惊喜。他十分鼓励同学们把传统戏曲艺术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创新思维和创新产品,这不仅能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在实践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发展也是有益的尝试。
这些年来,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政协委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遗余力地鼓与呼,并且身体力行走进校园去推动这项事业,以及其他各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究其原因,还是离不开那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奚派名家张建国不止一次在采访中对我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像一座百花园,不走进去,又怎能领略那姹紫嫣红的春色呢?中华文化基因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唤醒、去激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文化进校园,并不一定要让孩子们成为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在心里种下中华文化的种子,生发出茁壮的根脉,为他们一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我一直记得采访叶朗先生时他说过的一段话,20世纪初期出国留学的那一批学者如冯友兰、朱光潜等,中华文化素养都很深厚。所以,在面对西方文化时,他们不仅没有丢掉自己的根基,反而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把西方文化中优秀的、精髓的东西吸收过来,最终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对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以文化人,以艺养心。筑牢文化根基,涵养文化自信,内心当然是坚定的。不浮躁、不盲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从而拥抱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从采访、关注到近距离聆听昆曲剧目中的人间悲喜,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复兴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多一分好奇,多一份了解,就能留下传承的星星之火。其实,我自己和那些昆曲课学生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汲取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这也激励我,去探索、去创新,用手中的笔讲出更多的好故事,让更多的人走进中华文化的百花园,在传统根脉上开出自信的花。
张园:“双周”那些事儿
都说新闻现场是记者的战场。我的战场有多大?五湖四海,国计民生。我的战场有多小?一间会场,一些琐事。我的笔下,有社会精英,有基层百姓,他们不分职务高低,坐在这间会场里激烈交谈,只为求一个解。
——我是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现场记者。
“双周是什么?”这是刚刚成为见习记者时,我问主编的问题。那天,我拿到了记者生涯的第一项任务:做“双周”的发言摘登。
“双周”就是,每隔两周,全国政协围绕一个议题召开的一场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主席主持,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当面儿商量事儿。
我想,这得商量多大的事儿啊!会场不得安静得掉根铅笔都听得见呀!
但我没想到,议题是相当接地气——“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我也没想到,会场掉根铅笔根本听不见——当然,不是因为铺了地毯,而是大家的声音就没消停过。从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医待遇,聊到人才培养、医保改革,又聊到对口帮扶县医院。短短一个上午,我仿佛不是在会场,而是跟着村医走村串户,陪着委员下乡探访。
主编说,年前,全国政协根据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全年双周协商计划。会前,要开展大量调研;会后,主要意见建议还要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这短短的一上午,才会那么全面又深刻。
第一次报道“双周”我只觉得,我想跟所有读者分享。
两年后,我经历了30多场“双周”,也对“双周”报道有了新理解。
“你们说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双周协商会上,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委员解释道:“把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当作数字化的目标,我认为这是不太正确的数字化转型。强国要靠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数字化设计基础软件,比如自主可控的CAD,这是我们缺乏的。”他越说越激动,“如果我们只做面儿上的东西,那么差距会越拉越大!”
全场鸦雀无声。他局促地小声说:“对不起。”
然而,主席台上传来一个声音:“为什么要对不起?你说得很好嘛!”
不同观点交锋,是“双周”最经典的画面。交锋并不是目的,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是目的。
在讨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时,有委员建议“对口帮扶”,让粮食调入省参与调出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部门同志说:这不仅是怎么算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吃粮是按户籍人口算,还是按常住人口算?有些省,买的粮食很多是给外地农民工吃的,如果搞这个政策,对吸纳劳动力有负面影响。还有啊,如果粮食做成了馒头,馒头再卖到别的省,这又该怎么算呢?这些都是我们正在研究的。委员听到答复后,也表示了理解。
有人揣着质疑而来,带着理解而回;有人抱着困惑而来,带着建议而回。我觉得现场记者,就是要把这些协商、这些进展,分享给千千万万关注这个话题的老百姓,从而让全社会都多一些共识,多一份合力,让团结和民主更加真实、可触。
还有些问题,是甜滋滋的问题。不久前,“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双周”上,有人提出,港澳身份证件在内地打车、点外卖、骑共享单车方面,还不太方便。聊着聊着,大家忽然笑了,这还不是因为我们国家电子支付发展太快了!最近的大运会,也有外国运动员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街上买一瓶水都要扫码支付;想吃顿饭都没菜单,还要扫码点餐。我们一方面要从数字人民币、身份认证的角度推进,另一方面,这菜单儿该印还是要印啊!
说笑归说笑,大家都明白,“双周”讨论的议题,都是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解决的事儿,要一年年努力。正因如此,当无意间看到“双周”成果落地后,我才会那么激动。
去年8月,当我因为报道“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双周,采访一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白族女孩子时,她告诉我,上海瑞金医院对口帮扶剑川县人民医院,每年都有医生从上海过来坐诊。
对口帮扶县医院?这不正是我第一次参加“双周”时,委员们讨论的内容吗!
但也有时候,我发现前一年讨论过的议题,又出现在新一年的双周协商计划里,这不免让人有些沮丧。但与去年相比,有的措施已经落地,有的政策也在制定,委员专家们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而更让我惊讶的是,有的国务院部门负责同志,去年还在会场回应委员提问,今年自己也成了政协委员,用另一种方式推进协商成果落地。
一年又一年,一场又一场。作为记者,多么幸运,我拥有这一方小小的、大大的战场。几天后,下一场“双周”又要开始了,我也将在政协的战位上,继续战斗、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