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我校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检查
>>我校开展专业办学状况调研,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情况简报
【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质量不“掉线"——机械工程学院"战疫"中的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教与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线上教学纪实
>>同心打造网络教学新生态--医学院线上教学纪实
>>八周,春天里的线对线——文学院《中文写作实训》课程教学纪实
>>为爱发声,以“声”战“疫”——新闻学院抗疫期间的“课程思政”
工作要闻
我校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检查
5月11日是我校202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学生返校并进行线下教学的第一天。为了保证学生返校后正常的教学秩序,校领导刘正东、赵跃宇、吴尽昭、查丹明、罗廷荣、马少健、范祚军、吕逸、冯家勋、刘向、宁旭初带领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组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对线上教学进行巡课,并到相关学院现场听取汇报。重点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教学设备运行、教学环境情况,教师报到、学生返校及上课情况,线上、线下教学开展及质量保障情况,普通本科生学业警示及帮扶机制实施情况,2020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制定情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广西大学2020年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等。
通过现场检查、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教师报到、学生返校及线上、线下教学,教学设备运行等基本情况表现良好,正积极推进2020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落实《广西大学2020年工作要点》等工作。(文/廖善维图/黄南廖善维)
我校开展专业办学状况调研,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为推进我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加快“一流专业”建设步伐,教务处于4月23日在第六教学楼召开教学副院长、工科专业负责人会议。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黄华存传达了学校办学思想和近期工作安排,要求各学院对标国标要求和专业论证标准,对工科专业进行摸底排查,开展专业办学状况调研工作,调研的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教师数量是否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学生情况(近3年招生生源基本状况,是否有吸引优秀生源相应的制度与措施;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生师比(对标国标和“985”大学)、办学条件(本科教学所使用专业实验室、公共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状况,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和生均值等、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的情况、教学经费等)等内容,会议要求各学院及专业认真研判专业领域发展前景形势,努力填平补齐、加快发展,以专业认证为突破口,做好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教务处于今年3月份对目前招生的68个专业的办学状况进行了摸底和调研,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供学校决策参考。(文/黄威)
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情况简报
新冠疫情期间,我校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及时做出了延期开学的决定,并立即启动了“停课不停学”工作,线上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线下认真筹备学生返校后的教学工作。截止5月15日,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在线教学顺利、高效
及时谋划、加强指导。学校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教学工作领导组,在疫情防控专题网站及时公布教学工作动态。1月31日,通过学校各大新闻资讯平台向广大师生发出了《关于开展“停课不停学”行动的倡议书》,动员广大教师投身到“暂不面对面,但可键对键”“停课不停学,隔人不断学”行动中。2月7日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广西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以及25个学院的延迟开学应急教学组织实施方案,既对学校、学院如何做好“停课不停学”有关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与引导,又对做好教育教学衔接、持续发挥线上教学作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畅通平台、开足课程。教务处搜集全国各大平台课程资源,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发布慕课网使用手册,协调网络中心有力保障课程平台平稳顺畅运行。为保证原计划教学的开组,学校全方位开展线上教学,课程类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等多种类别,授课模式有直播课、录播课、慕课、远程指导等多种形态,本学期原计划要开出的本科课程总数3259门次(不含实践、实习、实验类等课程),实际开展的在线教学课程3053门次,占原计划开课课程的93%;在线教学教师1337人,在线教学课程选课学生162419人次。同时,广大教师积极利用校内课程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累计有144位教师依托广西大学慕课网开展在线教学,共开设课程349门次,上传了6141个教学视频、11418个PPT、参考资料等图文资料,平台日访问量达到98000人次。我校使用在线教学各种方式的课程数量和占比情况如下表:
除了线上授课,老师们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远程指导,组织学生开展查阅文献、完成开题报告等工作;采取“线上学习+生产一线视频观摩+实习报告”“虚拟仿真+实习报告”“疫情防控工作实践+实习报告”“线上调研专业实习单位行业背景及运行发展现状等+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克服疫情困难完成实习环节。此外,校党委党校探索入党培训在线教学,在广西大学慕课网开设入党培训教学模块,发布教学资源,开展在线学习,克服疫情阻隔,实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停课不停学。学生工作部积极组织辅导员、心理中心教师化身“网红”和“主播”,以系列微视频的形式推出全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栏目《辅导员说》《辅导员心理学堂》《防疫心理小课堂》等,以小事例说大道理,在广西大学微信公众号、雨无声全媒体平台、易班平台同步开展分众式宣传。目前共推出系列微视频42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肯定,光明日报、人民网、广西新闻网等社会媒体也做了跟进报道。创新创业学院充分利用双创课程资源,借助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平台、双创直播平台开展创新创业线上学习与讲座直播,目前已开展创新创业线上讲座5场,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辅导5场。
完善服务、提高效能。同时,教务处加强沟通,积极完善教学服务,加强在线教学、课程思政典型经验的分享与推广;积极联系教师,帮助学生选课、退课,解决学生后顾之忧;做好教学楼上下课学生进出路线设计、指引牌树立、防疫标语张贴等工作;推行掌上服务小程序“校务行”,学生可远程根据自身需求打印电子成绩单、电子在校证明等证明文件,家长还可以自通过该平台行查询学生成绩。目前已有7213名预计毕业生通过该平台完成个人信息核对,已完成2388条成绩审核、学业警示,300余条学分认定、学历认证、复学、已毕业生成绩单扫描等事务性管理工作。
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总体在线教学秩序正常、师生状态良好,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教学任务。
二、返校学生教学有序、平稳
以生为本,分类施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学校为满足各类学生学习需求,制定“分地区、分批、分类”错峰返校,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批次学生在线教学、课堂现场教学有效结合,无缝切换。4月24日累计组织1076名本科毕业生返校,5月9日组织第二批对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在校实验的毕业生、本学期有实验课学生、部分重修缓考的12805名本科生返校,并采取不同的教学及服务措施,稳步开展教学工作:
一是开展线下实验课教学。共安排《大学物理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9门课程162个教学班涉及9236人次进行线下实验教学;
二是组织核心课程理论课教学。安排2017、2018、2019级全部已返校学生核心课程理论教学654门次涉及学生48384人次,其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全部线下教学,安排在大礼堂合班上课;
三是其他课程采取线下授课+网络直播方式开展教学。原在线教学的3053门课程随着学生返校已有665门转为线下授课。教务处购买200个固定支架及无线耳麦供教师课堂直播使用。
四是实施分年级错时上下课。2019级、2016级提前30分钟上下课;2017、2018级按正常作息时间上下课。教室内学生按编码间隔就座,进入教学楼需确保体温正常,实验室内学生需保持1米间隔距离。
目前,返校学生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未返校学生仍继续采取在线教学方式学习,所有返校学生教学活动(含线下教学和实验教学)排在20周之前完成。截止5月15日,文件系统先后发布《关于2020年春期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本科教学相关文件及通知30余份,有效指导学院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课程考核、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切实做好学生返校前后各项教务、管理、服务工作,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过程监督做实、保质
学校高度重视疫情期间教学工作质量,追求质量,开展多元教学质量评价及监督。一是全面开展评学评教工作,学生142439人次对1419名教师开展评教;教师2012人次参与评学,从调查结果看,广大教师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精心备课、悉心答疑获得学生广泛好评,评分在80分以上的占97.6%;学生积极互动、不断激发教师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灵感。二是督导团深入看课听课,在3、4月份,教学督导共听课1647节,评分90分以上的297节课,占比18.03%;80分以上1552节,占比94.23%,各分数段统计情况如下表:
从督导听课反馈看,绝大多数教师态度积极端正,教学过程语言表达清晰、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效果整体良好,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三是学院积极发挥院级督导、教学教务作用,关注课堂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等形式对学生网上学习成效跟进了解,发现问题,优化方案,25个学院撰写在线教学质量报告,并总结典型经验,加强评价、监督与考核。
四、加强教学问题分析,持续改进永远在路上
本学期的教学极具特色,又富有深意。在线教学规模、范围、程度前所未有,不仅成功应对疫情带来的停学、停教、停课危机,稳住教学,且在实践中创造了我校在线教学的新高峰,探索了在线教学的新实践,对后续在线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新方式,新挑战,伴随的是新问题,比如在线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理念和在线教学的经验,受学生网络条件限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在线教学方式多样,平台丰富,对教学的管理、督导、检查难度加大;部分平台功能单一,对学生的监管难度大,可能会存在部分学生刷课、逃课等现象;在线教学规范、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学校将认真总结这段时间学校教学的各项经验,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鼓励教师重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环节,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继续推进学生-教师-督导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同时,树立精品意识,以“学习革命”推出“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实现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
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质量不“掉线"——记机械工程学院"战疫"中的线上教学
“刚学会直播,明天试试!”“马老师,你用的什么直播平台?”
“李欣欣老师直播中用了手写蛮好的,请教下怎么做?”“不敢当,我是用PDF文件中的注释工具中的铅笔。”
“QQ群本身也有屏幕分享功能,可以和学生实时语音互动。课中提问的时候,可以上传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我也是用这个,还要加上腾讯课堂,因为有回放功能。”
“我自己用录屏软件录上课视频,然后上传到学校的慕课平台,这样学生课后可以参考。”
……
近段时间以来,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作群里讨论最多的由疫情防控变成了在线课程教学方法交流分享。在这个特殊时期,机械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对教学工作不松懈、不将就,积极主动适应新情况,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大家都在想办法达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有个别年纪较大、使用网络和直播课堂不熟练的老师,也积极的在QQ群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指引学生加进担任相同课程老师的直播课堂听课,提交作业给原班老师批改来解决线上教学问题。变身网络“主播”后,大家对没办法面对面与学生交流互动、不能即时看到学生反应不太适应,老师们就采取提高课堂点名和提问频率、要求学生直播中上传解题步骤等方法,了解学生接受程度和学习进度,并且还能有效保证学生上网课也能精力集中。
早启动、精谋划,及早开展线上教学准备
早在2月7日,机械工程学院就开始号召老师们做好各种渠道开展教学的准备,建议建立QQ群、微信群组建课堂班级,结合线上教学、学习辅助软件进行教学和答疑,并收集汇总任课老师需要的在线教学平台。在学院的精心统一布置下,2月14日,学院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2019-2020(2)春季疫情防控期间延期开学的应急教学组织实施方案》,春季学期所有课程也都制定了应急教学方案,要求老师们在课程群上发布课程方案和学习要求,对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提出要求,从2月17日起按照课表时间在QQ群进行在线指导和讨论。任课教师们精心准备授课内容,提前在QQ群告知同学们线上课程的具体开课方式。学院的教学副院长也利用网络指导相关老师学习直播课堂的使用方法。
2月26日,学院建立了“机械学院湖北学生”QQ群,将全部71名居住在湖北的学生加入群中,同时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主管学生和教学的副职领导、教学办和相关专业课老师都在群里,帮助居住在湖北的学生也能顺利进行在线上课,一对一指导学生如何在特殊时期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
3月2日,机械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都加入到当天授课的线上课堂和QQ学习群,在线听课看课,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上课反馈,及时发现一批认真备课、授课效果好的教师典型。
选优课、提技能,保证线上课程质量
学院教学办向各系发布包括“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在内的全国线上资源,各系、教研室组织教师认真遴选线上学习资源,并至少推荐1门线上课程供学生学习。目前推荐线上课程的平台有“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课堂派,广西大学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网的互动软件慕课堂+SPOC(爱课网),bilibili的国家精品课程平台,学堂在线,智慧树,优酷在线以及自建网站。而对于没有相应线上课程资源的专业课,任课老师通过建立QQ群,在群里发布教案、课程视频、大纲、习题,并通过答疑、批改作业等形式指导学生在线上学习,同时学院要求老师采用腾讯直播课堂或者QQ课堂在课表规定的时间进行授课。
多形式、心投入,精心准备保证课堂效果
2月19日晚的专业英语课上,马俊燕老师使用了腾讯直播课堂进行授课,她也是机械工程学院最早使用腾讯课堂开展教学的老师。经过老师们的多次尝试和使用技术分享,目前学院有16位老师在使用这一平台进行线上授课,教学副院长李俚教授也在了自己承担的2门本科课和1门研究生课的教学当中使用腾讯直播课堂开展高阶知识的授课。
根据《机械原理》这门课的特点,王湘、谢红梅、徐敬彭等3位老师也选择了网络直播课堂开展高阶授课指导,谢红梅老师是学院最早使用QQ屏幕分享授课和录屏讲课过程,并把视频文件放到广西大学慕课平台上供学生课后观看参考的老师之一。现在使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的老师至少有5位以上,车辆系的杨蓉老师就是自己先录播课程,再放到平台供学生学习。
杨旭娟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线上视频、完成知识点测验,老师通过QQ和中国大学MOOC网答疑区进行互动答疑,上课时间运用慕课堂组织学生签到后入班级,进行集中的线上互动授课,采用讨论、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近期学习情况,然后通过直播讲评练习和重难点知识。
覃频频老师将学习通的精品教学视频引进到广西大学慕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累并快乐着;使用中国大学慕课—异步SPOC教学最熟练的是苏文桂等基础课老师;利用慕课,结合QQ辅导最活跃的是冯振飞、林清宇、卢煜海等一大批老师,他们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进度学习,提交学习截图、作业和批改作业……
机械工程学院的老师们主动作为,全身心投入到线上教学工作中,有的老师为了错开网络高峰,凌晨一两点还在上传教学资料。虽然采取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学到东西,把“停课不停教”落到实处。
马俊燕老师《专业英语》直播课堂
杨旭娟老师《材料力学》慕课讲堂
学生学习在线课程
随机点名和语音互动
在线布置和提交作业
慕课网答疑
停课不停教与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认真开展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按照学校《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积极谋划,做到早部署、早安排,从平台资源、技术支持、教学辅助等多方面协同联动,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与质量控制提供保障。广大教师积极筹备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特别是一批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防疫期间的教学效果,以不同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
任课教师:卢福聪(党员)
讲授课程:《材料力学》
教学方式:中国大学MOOC平台精品课程异步SPOC+腾讯课堂直播
教学经验分享:卢福聪老师通过线上教学的不断实践,摸索出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精品课程异步SPOC+腾讯课堂直播”的一套综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发现单纯利用现有教学视频的授课方式有如缺少互动、不知道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不能实时监督学生等缺点。经过调研发现利用腾讯课堂直播,同时将iPad屏幕投影到电脑屏幕上,在直播过程中进行板书可以很好地模拟真实课堂中PPT+板书的效果。于是卢老师花几千块钱买了iPad以及Applepencil开启了直播之路。直播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把老师发布的视频看完,这样老师在直播过程中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内容以及习题的讲解上。在直播过程中,卢老师利用录屏软件把直播过程录下来,在课后经过一定的剪辑后上传到B站上,以便学生复习观看。通过此次线上教学实践,这样的直播方式有诸多优势,既可以用Applepencil便捷地作图、推导公式和讲解作业等,还可以用电脑上的ABAQUS有限元软件做一些简单的力学分析(如应力集中现象)给学生看,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力学的兴趣,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图1直播过程的板书
图2直播过程的PPT讲解
图3结合有限元讲解应力集中现象
图4用有限元给学生演示应力集中现象
二、任课教师:王晓燕(党员)
讲授课程:《土木工程施工图绘制》、《计算机绘图》
教学方式:中国大学MOOC平台精品课程异步SPOC+自制幕课视频+腾讯课堂直播+QQ群
教学经验分享:王晓燕老师讲授的《土木工程施工图绘制》、《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是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异步SPOC课程及原有教学资源基础上,增加播放自己录制的幕课视频,通过使用腾讯直播课堂进行直播授课和答疑,并设置了单元测验和课后作业。采用幕课堂小程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讨论,发布练习题并进行考勤。同时,使用QQ群发布公告,提醒学生上课并进行线上答疑辅导。每一个视频的播放效果、每一个问题的讨论、每一个课堂环节的设计,王晓燕老师都提前测试,尽最大努力保障正式上课的顺利,确保学生在线上课时不出问题。学生对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交流分享踊跃。
图5通过腾讯课堂直播授课
图6播放《土木工程施工图绘制》自建幕课视频
图7利于幕课堂小程序考勤
图8建立课程QQ群
图9通过QQ群进行线上答疑指导
图10中国大学MOOC课程页面
三、任课教师:黄莹(党员)
讲授课程:《工程材料》
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
教学经验分享:黄莹老师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建立了《工程材料》的SPOC,将国家精品课程和本校的优质资源进行结合,提升课件的质量。通过布置课前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线上视频的学习并开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利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对相关知识难重点分析及工程案例引导分析;利用慕课堂发布讨论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课程过程中发布问卷,及时跟进上课效果;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设置章节测验,及时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利用QQ平台进行课堂随堂检查,跟踪学生线上上课效果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QQ和中国大学MOOC网答疑区进行互动答疑。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到上课过程管理,最后到课程反馈,及时跟踪学生上课情况,通过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内容,确保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质量。
图11课前发布公告,提示学习内容及课前思考题图12学生开展线上视频学习
图13课前课后利用讨论区进行交流图14利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
图15利用QQ群上传课堂随堂检测图16课程结束时发布问卷,了解效果
四、课程负责人:王丽(党员)
讲授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二)》
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
教学经验分享:《建筑设计基础(二)》是建筑学19级的一门学类核心课,目的是使学生从掌握基本表现方法开始,到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或模仿性的设计课题。在这门课中需要有大量的互动交流与动手实践的部分。建筑学191和192两个班的教学由王丽、杨修、卢一沙、倪轶兰、王红原、何江等六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克服困难认真备课,在中国大学MOOC的平台上采用异步SPOC的形式引入了厦门大学的《建筑设计基础(一)》的课程内容作为部分设计理论讲解内容。在上课过程中,依托该门课程建立了慕课堂对两个班级分别进行打卡签到、讨论。由于设计作业需要一对一讲解评图的特殊性,六位老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指导。通过腾讯课堂直播形式,每位老师对自己负责的学生进行理论讲解、答疑、评图的工作。这样既保证了老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学生们又能够通过两个班共同的异步SPOC课程平台进行作业提交、作业互评、相互讨论,使两个班的学生在设计上实现共同交流,共同进步。课后,老师们则通过QQ群的形式,随时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图17利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授课
图18利用腾讯课堂对抄绘范例进行讲解
图19学生在观看异步SPOC上的教学视频
图20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异步SPOC页面
图21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异步SPOC作业页面
图22QQ群公告与慕课堂课堂讨论页面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新学期教学组织的一项重点工作。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鼓励更多的教师抓住机遇做好在线优质课程,为今后申报精品在线课程做准备。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召开在线教学工作会议,强化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研讨适应网络在线授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微信、QQ等平台以及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扎实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以实际行动服务师生,努力开创特殊时期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停课不停学,同心打造网络教学新生态--疫情期间医学院师生线上教学
2020年春季学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而延期开学,医学院积极主动适应新情况,教师们想方设法实现线上教学,努力践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2月26日,医学院号召教师们做好各种渠道开展线上教学的准备,建立QQ群、微信群组建课堂班级,并收集汇总任课老师需要的在线教学平台。春季学期所有课程都制定了应急教学方案,要求任课老师在工作群发布在线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对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提出要求,结合线上教学、学习辅助软件进行教学和答疑,从3月2日起按照课表时间在QQ群、微信群、钉钉课堂和腾讯课堂等网络进行在线教学、指导和讨论。任课教师们精心准备ppt网络课件和授课内容,提前在QQ群告知同学们线上课程的具体开课方式。
一、黄爱民老师
开展网络教学三周了,从最初的畏惧到适应再到现在的期待,网络授课也开始变得让人乐在其中了。教学平台使用的是腾讯课堂老师专用极速版,从熟悉软件到操作练习再到实际运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从中也增强了与学生们的相互熟悉、交流与互动。
网络授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把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得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是需要花点心思的。当学生们反馈说“挺好的”、“不错”、“其实挺喜欢上网络课的”……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要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永远是份操心的职业,我喜欢这份职业!
上课前准备,课前十分钟活跃气氛
实行打卡签到,记录学生考勤
跟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课后及时公布考勤情况
二、吴黎川老师
网络授课最大的劣势是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和做笔记,如何吸引学生留在屏幕前,如何调动屏幕前学生的积极性是授课老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除了要精心备课,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一定程度地学习网络主播的直播方式,说话方式,适当的采用网络用语,吸引学生留在屏幕前。
2.相比于课堂授课,网络授课的优势是学生更乐于在网络课堂提出问题,因此要多与学生互动,多提问,针对学生的提问要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3.多表扬就问题积极发言的学生。
据统计,医学院开课的学生线上学习近350人次。对于线上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反应效果不错,很喜欢网课(录播)+答疑和直播+答疑的授课方式。直播课堂的回放功能,使得学生可以随时学习老师课上梳理的课程思路和重点难点。在课程QQ群,学生们跟老师的讨论、请教也很多,随时有问有答的交流方式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不少学生还表示,尤其是在直播课堂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感觉好亲切,好想回学校。而对于第一次尝试线上教学的老师们,感觉也不错,换了间教室,换了种讲台,以另一种模式继续我们的讲台生涯,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八周,春天里的线对线
——文学院《中文写作实训》课程教学纪实
二月初,春寒料峭,还没开学,“中文写作实训”教学团队Q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公共课要怎么上?”“线上开课吗?”八周过去了,明媚春光里,来晒晒“成绩单”吧!
一到八周,16个学时,19个教学班,超3000学生!从教务处反馈的学生评教数据来看,“中文写作实训”课程19个教学班的评教分数均超过了80分,其中10个教学班超过90分,较好地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质量“双线不掉线”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态度,统一课程团队思想
课程未动,思政先行,非常时期的统一思想,共克时艰显得尤其重要。在学校提出全面开展在线教学之前,文学院就积极动员全体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在心理和技术层面都要开展积极建设、行动起来。
公共课线上教学情况复杂,涉及到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各种具体情况。在复杂形势下,文学院班子层面,课程团队层面必须要及时正面地发出声音,明确线上教学的态度导向,直面困难,统一认识。事实证明,教师态度的坚决带动了各个教学班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迅速地在教师团队内部形成了良性的教学探讨和互动,有序保障了公共课教学秩序的良好运行。
二、一课一策,拟定集体教学方案
文学院“中文写作实训”教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一课一策”的倡议,由团队负责人李桢老师牵头,群策群力,充分讨论,集体线上备课,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案。
针对线上教学的特征,“中文写作实训”课程充分依托教学团队的力量,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将更适宜网络教学的相关内容增加到课程教学里面,采取了“教师直播网课+网上公开课资源+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教师在线答疑、批改”四维一体的线上教学方案。拟定的教学方案放在团队QQ群共享,让老师们积极地献言献策,并根据在线教学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同时,利用本次在线教学的机遇,将其与课程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在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模式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在原有的线下教学8个专题的基础上,新增了“演讲稿写作”这一专题,并建议任课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需求从中选择教学的文类专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学生专业知识与写作技能的契合点。
李桢老师在QQ群在线答疑
三、深挖资源,在线课堂“生动”起来
根据线下教学积累的经验和线上教学的新特点,“中文写作实训”课程在线上课堂的开展上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文类专题和教学班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在线教学方式。例如“散文”“小说”等专题,教师们精心制作PPT,利用“QQ分享屏幕”或“腾讯课堂”全程在线直播讲授;而“计划”“总结”等专题则采用“教师直播+观看公开课”的方式,公开课资源均认真选自于中国大学MOOC,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较高。为了检验在线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老师还增设了课堂抢答环节,让同学们在QQ学习群抢答,努力模拟出课堂集体学习的竞争氛围。同时,思政进课堂,汲取抗“疫”养分,提升育人成效。本课程在线上教学内容中及时增添了这场伟大抗疫战争的相关内容,通过“散文”的课堂讨论、“时评”的写作实训等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抗疫淬炼中国自信”。
李慧老师在课程Q群组织在线抢答
四、线对线,课后实践“延伸”开去
“中文写作实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是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建立教学班课程QQ群之前,任课老师已经在“in课堂中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班级ID。线上教学直播、Q群在线答疑、“in课堂”线上批改,线对线的无缝连接,教与学的双线互动已经延伸开去。
任课教师每次课后都会在智能批改系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学生可以在批改系统完成写作实训,教师也能够实现线上批改作文。借助“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答疑更为便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促使学生根据网络系统评改的分数与意见,能够就同一文类进行多次写作和修改,达到了短时间内有效磨练文字表述能力的教学目的。以“中文写作实训003”为例,本教学班由土木181、182、183、184班组成,共165人。经批改系统统计,前3次作业学生共修改了3208次,平均每个学生每次作业修改19.4次,最高纪录是土木183的一位同学,3次作业修改了363次,作文平均分达到93分。
强化实践:“中文写作实训003”同学作业统计
为爱发声,以“声”战“疫”
——新闻学院抗疫期间的“课程思政”
疫情期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新探索。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李朝珍教授和宋存杰讲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声音“战斗”,用声音传递西大力量、展示西大形象!师生们为爱发声,以“声”战“疫”,用声音刻画出广西大学师生奋进的靓丽模样!
“声”临其境,感受家国情怀
老师们带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7级、2018级、2019级三个年级近百名学生,凝“声”聚力,铿锵发“声”,拉开了一场特殊的战“疫”。课堂上,李朝珍和宋存杰两位老师共同创作的原创诗歌《春已至,胜可期》——献给凯旋而归的抗“疫”英雄。作品一经推出感动到了很多人,同时也被“学习强国”转载。教师率先垂范,让学生声临其境,感受家国情怀。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抑扬顿挫都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在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为师者的风范瞬间闪亮:战“疫”英雄,你们把家国情怀贯注爱的生命,你们把平凡善良做到爱的极致,你们像一束束阳光,温暖了这个特殊的春天。老师们进行策划分工,让学生或以抗击疫情事例打造原创作品,或对我国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典型人物事迹进行改编,形成了撼动人心的多个故事、多篇朗诵文稿,形成了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朗诵作品,其中有诗歌、散文、日记、歌曲多种文体和形式。师生们放弃休息,克服困难,刻苦创作和编排。常常加班至夜晚,反复推敲琢磨每一个字、每一段意思的表达,反复练习每一个声音声调,直至作品完成。师生们发挥专业优势,亮出“声音”这一武器,以朗诵的形式抗击疫情,表达抗疫心声。在朗诵中砥砺品格、锻铸精神,助力成长。他们的一系列战“疫”朗诵成果,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引起强烈反响,收获了诸多成效。
用爱发声,传递爱和感动
在李朝珍老师的《播音发声》和宋存杰老师的《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主持业务》课堂上,老师们结合战“疫”进程,安排网上教学,每位同学或抒情抗击疫情中的大爱豪情,或赞颂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感人壮举,或表达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以朗读助力疫情防控,传递能量与温暖,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当一个个朗诵单元重复若干遍,当咽炎导致的嗓子发干难受,当三餐并作两餐吃,当从白天到夜晚再到白天不停地演练,他们,两位老师和这一群同学,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出,没有人懈怠!自始至终满怀激情排练和诵读,他们笑、他们哭,他们轻柔,他们铿锵,他们用爱发声,他们把抗疫心声朗诵到作品里,把自己朗诵到作品里,和作品融为一体,传递爱和感动。而且同学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在协作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在操练中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融入实践,用行动阐释了作为未来新闻人的意志和品格。当你因这一个个声音而沉思、而赞叹;当你被这一个个声音所激励、所牵动;当你感动、振奋,当你微笑、流泪,当你或鼓掌或在心里频频点赞,你就一定会知道,在这一段段、一句句、一字字用汗水打磨,用责任雕刻的声音里,凝结了多少深情、执著和汗水!凝结了怎样的担当!
同声同气,师生共战疫情
为了“最好的声音”,师生们用责任、用心血、用匠心打磨每一个作品。有声日记、原创作品《西大播音学学子抗疫日记》,是身处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湖北家乡的学子熊思薇、宋歌、黄雅琪、邹玥滢所制作,其中有他们的焦虑、迷茫,但通过写日记,大家的心情开朗了,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提高了,对疫情的认识理性了。有的同学在家认真防护,有的走出家门志愿加入到防控战线,或宣传、或排查、或运送物资,积极投身当地防控工作,“每天从早晨八点半忙到下午五点半,挺累的,但一想到自己能够为需要的人提供服务,就很乐意继续做下去”。
改编作品《我是湖北人》,刻画了在这场战“疫”中湖北人民的坚强、勇敢和团结。2018级39名同学中只有4位湖北人,但为了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增强挑战性,他们在朗诵中统一采用湖北方言,很多同学练得喉咙肿胀,嘴皮起水泡。还有后期的剪辑,39个人的声音要拼到一起,而且声音大小要保持一致,还要找合适的配乐,2018级胡蕴仪同学更是牺牲了几个晚上的休息时间,一个个拼接调试,然后再反复和老师交流修改。4天后,当一个完美的作品精彩呈现时,老师和学生们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同时,学院还把作品作为网络课程搬到了网络课堂,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使同学们既学习了知识,激发了情怀,还提高了对所学专业和担当使命的认识,坚定了和全校师生,和全国人民一道顽强抗疫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使该作品成为一堂堂生动感人的思政课。
课程还未结束,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已经共同完成了8部作品。一个个作品发人深省、激人奋进,这已经不是一种朗读,它已成为一种呐喊、一种搏击,一声声汇聚西大师生力量的铿锵战鼓之声!通过抗疫之“声”,老师们收获了育人成果和实践成效,学子们收获了成长和进步,还收获了担当的自信、担当的自豪、担当的快乐!他们将继续凝“声”聚力,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在语音世界打造精彩人生,把西大学子的奋发之声,西大师者“春风化雨”的育人之声,把西大精神,传得更广、更远、更高!
※※※更多学院的典型案例分享可前往教务处官网查阅
http://jwc.gxu.edu.cn/wej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888
---------------------------------------------
审核:邓文
主编: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