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1月14日电题:上访村成了“后劲村”——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陡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光阴故事
新华社记者邹明仲
平整的柏油路面、清洁的河渠、精心培育的林下经济园、庭院景观树……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陡岭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全力帮扶下,3年多来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此前矛盾重重的“上访村”,正逐渐成为希望满满的“后劲村”。
“做化解矛盾的贴心人”
辽宁省财政厅驻陡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瑞至今仍对初来村里时的困难局面记忆犹新。“2014年7月,我们来到陡岭村,本想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可没想到,乡亲们对驻村扶贫工作很怀疑,认为我们是‘走过场’,连门都不让我们进。”
陡岭村是个比较特殊的村,它从陡岭林场分离出来,由78户林场非正式职工组成。因土地、集体资产分配不公等历史遗留问题,村民们频频上访,甚至有人对基层组织产生了不满和对立情绪。全村经济基础薄弱,175人中有43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
面对困难,王瑞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租住在一户村民家的小土平房里,平日到田间地头帮群众做农活;争取资金重修村路,整治河渠;为贫困户翻建危房……村民们对真抓实干的驻村扶贫工作看在眼里,渐渐敞开了和扶贫工作队沟通的大门。
2015年12月,一个大雪纷飞天,王瑞走进“老上访户”刘兆吉的家。因未分配到林地补偿款,刘兆吉一直对村里有怨气,而且人有些倔强,不太听劝。王瑞一连在老刘家住了4天,苦口婆心,在土炕上和他交心,刘兆吉终于打开了心结。“其实我也不是为了要那点钱,就是为了争口气,村里办事不能不公道。”
扶贫工作队帮助村民协调解决林地补偿款等历史遗留问题后,很多像刘兆吉一样的上访户不再心存怨气,而是努力发展生产。刘兆吉凭着种植山野菜、养蜜蜂、做豆腐的手艺,带动了一些贫困户一起致富。他说:“我们村人均大约3亩薄地,基础不好,但不能等着吃现成的,扶贫工作队这么卖力抓扶贫,我们更得卖力干,这样俺们村才有未来。”
“把全村拧成一股绳”
扶贫工作队进村前,陡岭村没有党支部,只有两名党员,村民们缺少凝聚力,几乎每次开村民大会,都吵得不可开交,不欢而散。村民之间多有矛盾,甚至出现过村民家6头肥猪被毒死、柴火垛被点燃的报复事件。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王瑞说,“这3年的驻村扶贫工作让我们感受到,没有强有力的两委班子,全村就没有主心骨和凝聚力,发展生产更是空谈。”
2016年2月,陡岭村成立了村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了财务监督小组,随后陆续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和9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引领下,村里相继成立了3个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中药材产业,这让村民们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充满了信心。
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陡岭林场下岗职工庞龙成了陡岭村食用菌合作社的带头人。去年以来,他带领13户贫困户到林下经济园从事栽培、管理、服务等工作,在当地的青松岭发展休闲游产业,稳定增加了村民收入。目前,全村已有25人加入合作社,30多人到合作社打工,平均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元。
王瑞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让村民们逐渐认识到,致富还是要大家拧成一股绳,拥有“造血”功能。下一步,全村还要结合食用菌等产业,形成可持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村民致富增加更多渠道。
“做发展产业的‘电焊工’”
陡岭村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山美水美,是个天然的大氧吧,但此前以单一玉米种植为主,没有把优美环境和优势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在王瑞看来,自己更像一名“电焊工”,把党的好政策、市场上的技术、资本,与村里好资源“焊接”起来。
在王瑞的牵线搭桥下,2015年春天,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来到陡岭村,他们经过实地研究与试验,引进了多个花卉品种和很具观赏性的海棠树。现在,村民们的房前屋后大都种上了景观树、栽上了花,不仅美化了村里环境,还能增加村民收入。以每棵海棠树来计算,成本2元,3年后就可以卖到50元。
全村近600亩耕地中,已有22户在160亩耕地上发展食用菌产业,23户在120亩耕地上种植玉竹、五味子等中药材,农业专家们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让村民们大开眼界,提高了种植技术。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刘俊杰说:“其实我们也很想找到用武之地。在扶贫工作队的介绍和帮助下,我们和陡岭村村民一起研究发展食用菌产业,看到他们增收了,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王瑞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与广大村民携手闯市场,解决中草药和食用菌的销路问题,通过与其他乡村的同类合作社合作,实现了抱团发展,在技术、销售市场等方面信息共享。
“今年年底,全村贫困户将全部脱贫。只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村就会在致富路上走得越来越好。”王瑞说。
【纠错】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