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主持人日记
高一(9)郑欣易
XX年2月24日 阴,无风 星期五
今天,对于9班的同学来说,是个比较有意义的特殊日子:因为今天就在教室里,大家要感受“感恩”的神圣意义。没错,因为作为新学期的班队活动课,这次的主题是“感恩,施恩”。主持人:小d和我。
记得刚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恙,似乎还有些认为这是个老套而乏味的主题。于是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中,匆匆忙忙的找资料,排节目,写剧本,杂乱无章地安排一部分。不过值得欣慰并且可以喘一口气的是,我们找到了热心的小d同学加盟——因为有了上次圣诞的经验,他显得驾轻就熟,比我深思熟滤许多,在各方面都显示出“老同志”的风范。然而短暂而忙碌的筹备时间也同样令他感到手足无措。于是,周四的晚自习上,我和他匆忙地为活动课搭了一个架子,但涉及具体的流程时,小d紧皱眉头,遗憾地表示只能即兴。
周五的时间似乎过得异常迅速,班队课即将开始。于是,我匆匆忙忙地请同学写字画花,班长指挥排放桌椅,小d还要对尚未明晰的内容与奚老师详谈。紧张与忙碌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要开场了。第一个节目是导入性质的小品——由两位主持人担当演员。我演一位略有些神经质而对孩子有很大期望的母亲。小d则是饰演儿子——对母亲时而害怕时而怒气充。对于我们的“双面人格”表演,大家都捧腹大笑,看来似乎还凑合,气氛被调动了起来,而就连“儿子”小d在台下也悄悄地对我说“你真的挺‘恐怖’的”!(注:剧中有一句台词“好恐怖的一个妈”)之后就是开场白以及第二个小品,这是与母女之间由于长时间观看电视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熟悉的情景让不少同学感到‘亲切’,演员门都演得很投入。(在此要特别感谢李强同学,因为他友情出演了电视机这一角色)
接下来,小d正式引出主题(开场白是小d写的,很有诗意,他的心思似乎比女生还要细许多,让我自愧不如啊)按照流程,小d接下来开始向同学们提出诸如“你是否知道父母生日”之类的问题,同学们发言踊跃,原来大家对父母的了解如此透彻,想不到阿!看来,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分量是沉淀淀的。我在一旁饶有兴致的听着,忍不住插了几句(一激动就停不下来),搞得小d后来半开玩笑地“埋怨”我抢了他的台词。
然后,就是本次班队会的一枚“重磅催泪弹”——邝丹的故事。来自四川打工的三口之家在深圳艰难生活的纪录片。主角邝丹虽家境贫寒,但仍一心要强,其精神很让在座的同学感动。他们一家人靠父亲在街头摆车摊的微薄收入勉强过活,这样的生活使得年幼的邝丹有着成人般的成熟、世故与无奈。正如她自己所说,不是她不想单纯,是生活逼得他不得单纯。长达半个钟头的故事感人至深,尤其是讲述她与父亲之间情谊的一段,更是让人体会到了普通人的伟大与可爱。同学们都静静地看着,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毕竟,比起这样的家庭我们的确幸运很多。
此时的班队课进入了高潮,于是我们将班主任事先整理出来的同学有关父母之爱的作文拿出来,请同学们自己讲述这其中的深沉而热烈的亲情。于是,按照顺序我们一一点名,有的同学含泪读完了自己的作文,与的同学除此之外又讲了另外的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而有的同学甚至哽咽地连话也讲不出来,只好由主持人来代为朗读,很多同学都发了言,包括班主任奚老师,大家的话语都那么真实感动——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许不同,但传递爱的信念却惊人的相似,他们都要把最暖嘴的那一口送到孩子们的口中,融进子女的血液里。
我想,这种时刻,华丽的词藻是多余的,人心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真的,好想回家看看父母。
到此为止,班队课的主要活动都已进行完毕,看得出,同学们都已被深深地感动,是要懂得“施恩”的时候了,周绮梦同学为大家读了一片中国台湾某学校校长的演讲稿——《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位言辞犀利的校长用十分具有感染力的平民化语言,生动叙说了责任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广大在校学生“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振兴民族而奋斗。他的话激愤有力,同学们倍受激励。
到此所有的安排结束,小d念了致谢辞并宣告结束,我悬着的一颗星终于安全着陆——没有出现大的状况(尽管自认为准备得不周到,还延长了时间)但看到大家已有未尽的表情以及眼神中放射出的感动与温柔,还有奚老师中肯的鼓励——还算比较成功,给了我与小d无限的欣喜。相信有了这回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附:会后体会一篇
感恩,施恩
高一(9)班 徐娟芬
人类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整体性,自己在永恒中的位置;人类必须了解不管他怎样努力,他都无法躲在自己的蜂房内酿蜜;因为他每一天的食物供应都来自蜂房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