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演讲稿 >【山东师大文学院庆建校70周年系列讲座】杨守森:“孔孚老师和他的诗歌创作” 正文

【山东师大文学院庆建校70周年系列讲座】杨守森:“孔孚老师和他的诗歌创作”

2023-10-07 07:24:50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我的未来演讲稿 点击:266次

4月30日下午三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守森教授应邀作文学院庆祝建院70周年系列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孔孚老师和他的诗歌创作”。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李建平教授主持,文学院一百余名师生于线上聆听。

孔孚老师,原名孔令桓,字笑白,1925年4月1日生于山东曲阜。1979年调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当时的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6年离休,1997年4月27日病逝。著有诗集《山水清音》《山水灵音》《孔孚山水/峨眉卷等》《孔孚山水诗选》,诗论集《远龙之扪》及诗文合集《孔孚集》等。美国《美洲华侨日报》曾发表的长篇评述文章中称誉孔孚老师是“当今中国诗坛新山水诗派的祭酒”。

杨教授从孔孚老师的“诗性人格”“诗歌中的‘诗’”“诗歌境界”“诗艺追求”“诗艺贡献”等几个方面,带领我们走近孔孚老师,走进他的诗歌创作。

杨守森教授认为,孔老师孤傲清旷,狂狷不羁,真正富有诗性人格。杨守森教授博引孔孚老师对著名诗人的尖锐评点及其诗歌创作,展现孔老师敢于傲睨前贤、“抟虚宇宙”的“狂”,并指出孔孚老师的“狂”是建立在卓尔不群的“诗识”“诗胆”基础上的“狂”,是一种源于不屈的艺术雄心之“狂”。杨守森教授强调,与“狂”相关,孔老师更是一位孤独者,是一位有着深刻的孤独之魂的诗人。但是孔老师的孤独,并非生活的孤独,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生命的孤独。这种缘之于个体超尘拔俗的睿智和关怀万物的胸襟的生命的孤独使得孔老师的诗歌散发出一种伟大的生命之光。孔孚老师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将他关注现实、忧思天下的现实人格与包揽宇宙、超越现实的诗意人格熔铸于诗歌创作中,在诗歌中进行孤独的生命体验,在诗歌中扩张与超越自我的生命空间。

孔孚老师的诗好在“诗中有‘诗’”,即有“诗意”。杨守森教授援引具体诗歌来阐释孔孚老师的诗之“诗意”。诗意,不是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具有教育性、认知性的理性观念,即一般所说的构成作品内容的“意义”“意蕴”“寓意”之类,而是作者以虚玄性的主体创作方式,通过特定技巧与意象组合,创造出来的具有本体构成性,能令读者情感为之激动,心灵为之陶醉的有意味的超验想象世界。杨守森教授强调,孔老师的诗歌之所以耐读,越来越显出生命力,原因在于他重视捕捉诗意、表现诗意、引人进入“澄明之境”。谈及传统文论中“诗画相通”之说时,杨守森教授指出,诗画是有本质区别的,好诗是画不出来的,可将可画与不可画视为判定一首诗有无诗意的一个重要准则。在孔老师的诗中,随处可见画不出来的“诗”,画不出来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伊犁河落日》“噗喇在锡伯族人的渔网里了/溅黄昏一身胭脂”,其中“噗喇在锡伯族人的渔网里了”画不出来,“溅黄昏一身胭脂”更是画不出来的。

从诗境来看,杨守森教授认为,孔孚老师的诗作不仅写出了“诗”,更是呈现出超越现实、超越时代、超越国度、超越主客体的高层次的宇宙境界。在孔孚老师的诗歌中,这超越性的宇宙境界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可见的博大壮阔之境、远古洪荒之境、幽深玄秘之境。如“跨上鲸背/游向荒古水天”(《千佛山巅我捡到一个贝壳》)、“寂灭之深渊/宇宙孵卵”(《高原夜》)这类诗将读者引入类似西方现象学哲学所追求的现象学还原意义的远古洪荒之境。继而,杨守森教授指出,孔孚老师的诗艺追求用他自己的话可以概括为三点:“出虚”与“远龙”、“大用”与“灵性之美”、“减法”与精品意识。孔孚老师认为好诗中的意象决不能来自目之所见,应得之“灵视”,因而他一再强调“出虚”,且要“大虚”,要“抟虚宇宙”,在诗中创造出“灵视”的世界。“远龙”这一极具哲学意蕴的指称则近于老子的“道”,类乎于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不可言说。“大用”与“灵性之美”是孔孚老师从“远龙”的视角出发,对“载道”的传统诗歌价值观的反叛。他认为诗歌的美学价值主要是“灵美”“灵性之美”。“减法”是孔孚老师在诗之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严守的“简约”原则,减的目的在于留下有诗意的东西。

杨守森教授总结孔孚老师诗歌的独特贡献正是在于:以深厚的文化根基,以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以关怀万物的宇宙胸襟,以对诗之真谛的清醒理解与把握,以赤诚与执着的艺术热情,以令人感动的殉道精神,创造出了真正属于诗的艺术,创造出了真正具有本体构成、更富有审美能量的“诗”。杨守森教授特别指出,目前对于孔孚老师的研究尚远远不够,孔孚老师的“东方神秘主义”“远龙之境”等诗学主张尤其值得大家重视,并启发大家可将孔孚老师与汪曾祺、莫言进行对比研究。最后,杨守森教授鼓励文学院师生对孔孚老师的诗文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以期从孔孚先生这儿汲取人格精神、诗意境界的营养,力争像先生那样,心灵中,更多一些博大的宇宙情怀;人生中,更多一些诗性之光。

李建平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杨守森教授从孔孚先生的“诗性人格”“诗歌中的‘诗’”“诗歌境界”“诗艺追求”“诗艺贡献”等五个方面对孔孚先生的诗性人生作了非常全面而细致的梳理与阐释。“若问泉有多少/数一数济南人的眼睛”“掬一捧泉水/洗一洗眼睛/心也绿了”,孔孚先生的诗句让我们更贴近脚下这片美丽的土地,体会齐鲁大地所孕育的诗人及诗作的独特底蕴和精神追求。李建平教授指出,孔孚先生作为山师老一辈的学人,毕生为学生呕心沥血,笔耕不辍。老一辈的学人们不仅有为实的学风,更有傲骨的人品,他们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范将永远鞭策山师文院人前赴后继,奋发图强,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李建平教授倡导,诸位学子以老先生门们为榜样,坚持不懈,笃学笃行,胸怀理想,不负老师们的期望,不负青春时光,做优秀的文院人。

主讲人简介:

杨守森,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等。研究方向文学基本原理、美学、西方文论、文艺心理学,兼及当代文学批评。出版著作有《艺术境界论》《艺术想象论》《审美本体否定论》《20世纪中国文学问题》《灵魂的守护》《追寻诗性之光》;主编著作有《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国当代作家的心灵历程》《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诗歌精华读本》《莫言研究30年》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新编西方文论教程》《文学理论实用教程》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另有部分诗歌、小说、绘画作品发表。曾主持或独立承担过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2项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曾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另获齐鲁文学奖1项,刘勰文艺评论奖2项。

【撰稿人:相家云、赵红芳】

作者:感恩祖国演讲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