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本报以此为契机,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带读者了解我省土地利用、保护及矿产资源管理现状。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必经之地,也是东北地区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资源丰富、人杰地灵。
辽宁全省陆域面积达14.84万平方公里,其中1153万公顷农用地中耕地498万公顷、建设用地162万公顷、未利用地168万公顷。目前辽宁省共发现矿产120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17种。全国45种主要矿产中,我省有35种,菱镁矿更是世界的优势矿种,占全国资源储量的85%左右,而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名居首位的是硼矿、铁矿、金刚石、溶剂用灰岩和制灰用灰岩,居第二位的是滑石,居第三位的是硅灰石、玉石。
这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如何挖掘并合理地保护和利用,使其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给全省广大人民带来幸福美好的未来,无疑是光荣的使命。
这份责任与使命就落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肩上。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承担着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重任。多年来,他们在优化配置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化石资源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稳与进中把控资源
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由此决定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基本制度要保持稳定。
这是一种战略定力。
而保持这种战略定力至关重要: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也就保障了粮食安全;牢牢守住建设用地“双控”目标,也就保障了生态安全;牢牢守住影响全局的能源、大宗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供给底线,也就保障了经济安全。
因此,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定力,坚持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始终做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坚持最严格的资源节约制度,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转变粗放低效用地用矿模式。这是“稳”的基调。
新常态下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带动资源的类型、规模、质量等的需求相应改变,资源供应必须更加科学有效。从土地方面看,温饱问题解决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更加关注,需要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加强耕地质量监管;扩大有效投资,聚焦重大项目,特别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需要进一步保障土地供应。从地矿方面看,传统市场容量相对缩小,但对清洁能源、新能源和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迅速增加,对农业、城市、旅游、环境、海洋等地质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这对加快地质调查结构调整、拓展地质服务领域提出了新要求。这是需要“进”的步伐。
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土地资源保障是关乎民生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省国土资源厅严格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强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省从重点城市周边入手,按规模从大到小、空间由近及远、质量由高到低,省、市、县三级同步行动,全系统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全面完成了10个全国重点城市、4个其他设区城市和47个县(市、区)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完成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论证审核。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全省城镇周边基本农田数量稳步增加、质量有所提高、布局更加集中连片、城镇实体边界进一步筑牢。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从29%提高到56%,高标准基本农田、水田划入比例高达98%、91%;新划入耕地平均质量提高2个等别。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用地保障方式方法创新,编制土地利用三年滚动计划,实施有保有压的差别化用地政策,依法对市、县、乡级规划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积极与发改委、环保等部门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有力地保障了我省中德产业园、猴山水库等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维护人民权益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群众资源权益,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国土资源部门的基本职能。我省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全省共有29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人口23.4万人。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重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地质灾害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四个体系建设,形成了防灾工作制度化和应急工作常态化机制。对重点防治项目开展回头看检查,紧盯安全风险隐患,加强检查督导。
同时,扎实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今年我省将治理生产矿山环境287公顷,并计划投资2283万元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把防范地质灾害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建设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从而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珍惜矿产资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
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更加重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更加重视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因此,必须加快转变资源监管方式,更加注重宏观管理,严格规划管控;更加注重法治国土建设,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辽宁省是矿业大省,近年来,随着国家找矿突破和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战略深入实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07年至2016年省级财政共计投入地质勘查资金26.6亿元,安排项目920个,10年来平均每年投入地质勘查资金2.66亿元。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持续实施我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勘查,加强生态红线以外的矿产勘查,推进深部资源勘查评价。
今年,省国土资源厅将配合发改委推进煤炭去产能工作。截至2016年底,我省在籍煤矿246处,产能6305万吨,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通过的《辽宁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调整方案》的要求,2017年计划退出煤矿185处,产能1019万吨。去产能后,我省剩余煤矿61处,产能5286万吨。
4月14日,国土资源部审议通过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构建安全和谐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根据不同地区国土开发强度的控制要求,综合运用管控性、机动性和建设性措施,分类分级推进国土全域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为此,省国土资源系统将把尽职尽责保护资源作为首要职责,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核心任务,把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引进科技手段,提升科技含量,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