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竞选演讲稿3分钟 >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正文

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2023-10-04 08:35:49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主持技巧 点击:309次
学校概况

 

西昌学院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凉山州资源富集,具有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但是,凉山州又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17个县(市)中尚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并且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昌学院前身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至今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专、西昌师专、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建院后,学校立足地方需求,正视办学实际,开展了“办什么样的西昌学院,怎样建设西昌学院”的大讨论。认识到学校是在一步跨千年的民族边远地区办学,既无地理优势,也无殷实投入;面临着上有老牌大学,下有职业学院,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现实;同时,又肩负着振兴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面对西部开发和凉山“农业兴州”、“工业强州”的历史机遇,学校“立足凉山,面向四川,服务西南”,以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努力发展水利水电、应用化工、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专业,形成农、工、教、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以“明德、乐学、求实、至善”为校训。形成了“艰苦创业,务实躬行,为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应用为本,提升素质,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优化专业,突出重点,打造农学和彝学学科品牌”的办学特色。学校定位明确、目标清晰、规划科学、落实有力。领导班子艰苦创业,团结务实。经过7年努力,逐步实现了本科管理理念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学科专业布局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转变,逐步实现了本科办学条件的转变。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道路。通过落实人才工程9大举措,建立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结构基本合理,师德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718人,高级职称教师289人,其中教授45人;博士和硕士37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州)学术带头人等28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76项,投入研究经费228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译著89部。

学校确立了“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突出应用,增设方向,寻求突破”的专业建设思路,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现有本科专业43个,覆盖7大学科门类,专业结构总体合理,规划科学,措施有力,特色明显。

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育人,应用为本”,实施“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占40%,理工类占45%,艺体类占50%。学校与四川乾坤集团等35个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2009-2010学年,学生1693人次获36类职业技能证书。

“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特色专业、1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8项,建设项目及获奖数量位居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前列。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队伍稳定。形成了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全力抓教学的局面。重视管理队伍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成果丰硕。

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颇具特色。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指导、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道德高尚,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3872人(其中本科生10180人),成教生8038人,外国成人教育进修生13名。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200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强化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投入2.96亿元,改善办学基本条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校园占地面积1851亩,建筑面积36.8万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4亿元,图书馆藏书158.57万册。校园绿树成荫,环境舒适优雅,是省级“园林式校园”。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地处民族边远地区,在办学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发扬务实躬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虚心接受专家的意见,发扬优点,凸显优势,改进不足,为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本科学校而奋斗。

  

第一部分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学校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围绕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不断丰富办学指导思想的内涵,定位准确、目标清晰、规划科学、落实有力。

   一、办学定位科学准确

(一)办学定位科学,发展目标清晰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2003年合并升本以来,及时组织师生开展“专科办学向本科办学转变”和“办什么样的西昌学院,怎样建设西昌学院”的大讨论。学校上下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符合校情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

办学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工作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立足凉山,服务四川,面向西南;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教育、管理、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把学校建成在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型本科学校。

办学类型定位:培养农科、工科、教育、管理等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农学、彝学为优势学科,根据凉山州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应用化工、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专业,农、工、教、管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为扎实的本科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凉山,服务四川,面向西南。

发展目标定位:用4年左右的时间,整合资源,完成实质性合并,通过四川省政府学士学位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实现学校的转型;用8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管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再用10余年的时间,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大学。

(二)立足学校实际,培育办学特色

特色定位:艰苦创业,务实躬行,为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应用为本,提升素质,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优化专业,突出重点,打造农学和彝学学科品牌。

学校定位准确,实事求是,既切合学校和民族地区实际,又切合新建院校发展的方向。一是学校是在民族边远地区的背景下办学,既无地理优势,也无殷实的投入条件。二是新建本科院校,底子薄、缺资金、缺经验,创业、规范和提升的压力很大。三是有实践育人的传统和优势,只有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彰显自身的特色。四是符合新建院校“错位竞争”的理念,只有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在“夹缝”中生存。这二个“切合”,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并在“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已提前实现,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一)把握学校实际,凝聚人心谋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树立“以生为本,以师强校”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抉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组建西昌学院后,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没有区域优势,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探索独特的发展路径。领导班子及时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向本科转变”和“办学特色”的研讨,坚持“积极、稳妥、审慎”的原则,把“合校合人心,合心干事业,实现四个统一”;“直面办学困难,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全力构建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作为建院之初的重要工作来抓。引导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团结和睦,宽宏包容,校兴为荣,校衰为耻,同心协力推进改革与发展”。

确立“一个中心,两项教育,三项改革,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和艰苦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抓好师资队伍、干部作风、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强力推进实质性合并。规范本科教学管理,构建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召开本科教学研讨会,学习有关本科教育的文件,到国内外考察学习本科办学经验。鼓励各级干部攻读博士和硕士,提高教育管理能力。每学期集中一周时间对科级以上干部进行领导素质、方法与艺术的专题培训,提高其水平和能力。

(二)着眼地方人才需求,狠抓内涵建设

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服务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着眼于高等教育和凉山经济社会现实,狠抓内涵建设。2005年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型的本科学院;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实践育人,应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思路;2009年,学校邀请用人单位、行业负责人和普通高完中校长召开“人才培养社会评价会”和“教学质量师生面对面”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和师生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带着“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考察学习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学校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学校定位的使然,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强校之基”。实施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等,顺利实现了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

(三)求真务实干事业,敬业奉献带好头

学校的凝聚力、执行力如何,关键在领导班子。学院组建后,学校领导以身作则,迅速营造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发挥了榜样和示范作用。一是讲政治、重学习、守纪律。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确保勤政廉洁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升本后,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校领导9人中有博士3人(1人在读)、硕士4人,二级教授1人,教授7人;任实职的中层干部104人中有硕、博士36人,高级职称84人。二是团结和谐,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事业的氛围。三是求真务实,勤俭节约,敬业奉献。倡导务实高效、恪尽职守、爱校敬校、厉行节约的良好作风。四是坚持“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建立了党委统领全局,校长全面负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充分说明领导班子是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坚强有力的。在“保先”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中,群众对校领导测评满意率均在为96%以上。2005年以来,对学校领导的年度民主测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三、教学中心地位巩固

(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

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理念,巩固和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制定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校长为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把加强教学工作列入学校领导班子重要工作日程,把是否重视教学工作作为部门和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党政会议经常研究部署教学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校领导经常听课,召开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会,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顶层设计重视教学、领导干部关注教学、政策机制激励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教学、科研教研促进教学、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教学投入,健全激励机制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重点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仅2007-2009年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就达2482.2万元,图书资料购置579.1万元,用于教学日常运行、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的经费达4825.3万元,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经费达8365.9万元。学校制订了教学奖励办法、学术带头人梯队建设办法等文件,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并在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评优评奖等方面向教学第一线教师倾斜。同时,学校鼓励科研服务于教学,职能部门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完善。

(三)实施十四项举措,千方百计提升质量

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施“三减两增”战略,逐步减少专科专业数和招生数、逐步减少专科预科招生数、逐步减少成人教育招生数,增加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本科专业和招生数以提升办学层次;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工程9大举措;⑶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办学条件;⑷完善“3-4-5”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全程教学监控力度;⑸推进“两项评估”(学士学位评估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促建;⑹完善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⑺注重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⑻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教学资源共享;⑼稳步推进“双语”教学,拓宽专业学习和交流界面;⑽打造精品课程,构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体系;⑾稳步开展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⑿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强化综合训练;⒀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服务凉山能力增强

西昌学院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惟一的一所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在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支撑地方科技创新,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学校的发展根基在凉山,只有站稳凉山,才能向外发展、向外延伸。立足凉山、融入凉山、服务凉山、贡献凉山,发挥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三大职能,为凉山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学校定位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应尽的职责,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心系彝乡,服务三农,为民族地区提供科技支撑

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开展以攀西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科学研究,以凉山民族文化资源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主动投身地方重大农业项目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先后承担了“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凉山烤烟综合应用技术研究”、“邛海污染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等30余项研究项目。立足凉山资源优势和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学校建立了高原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和彝族文化研究所,取得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研究成果。近5年来,选育出适宜攀西地区推广应用的蚕豆、洋葱、苦荞麦、马铃薯等作物新品种(新品系)22个,开发新产品、新药品10余个。科技成果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配合凉山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在盐源等地建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个,以此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近年来,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5个,有力地促进了凉山农业经济发展。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实用农业科技知识的现状,组织校内专家编写了彝汉双语《凉山农业科普丛书》、《攀西地区实用农业科技丛书》和《新农村实用技术掌中宝丛书》等简明农业科普读物,通过“农村书屋”、“农技学校”等向广大农民无偿赠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2007年,在四川省“农民读书节”活动中,该丛书中的《菜用蚕豆栽培及加工利用》、《水稻优质栽培技术》等16本被评为“四川农民最喜欢的100本优秀图书”。

(二)立足凉山,培养人才,为民族地区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坚持培养适应凉山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培养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设置的专业(专业方向)与凉山州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吻合度达95%。彝语言文学、农学、水利水电等与凉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

多途径培养在职人员。2004年以来,以在职培训等形式对民族地区科技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凉山州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培养培训班”、“布拖县农技干部培训班”、“会理锌矿计算机辅助设计、行政管理、文秘培训班”等,培训人员1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凉山州在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

注重人才培养的民族性、地方性,培养了大批“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和其他高素质人才。彝语言文化学院是四川省惟一的彝汉双语师资培养基地,为西南民族地区培养了1600多名合格的双语师资人才。2005年以来,学校共招收少数民族学生3934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405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民族地区共招收10526人,毕业944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7%。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留在凉山,服务基层,不少成为当地的科技骨干和管理人才。学校为凉山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凉山州中小学教师的32.92%、畜牧业从业人员的66.75%、农业从业人员的41.1%、烟草从业人员的51.1%、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的81.9%,凉山州农科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中90%以上由西昌学院培养,凉山州最大的畜牧业公司西昌华宁公司97.1%的科技人员是由西昌学院培养的。

(三)科教扶贫,开展彝族文化研究,为民族地区提供文化支撑

科教扶贫,为民族地区提供文化支撑。自2004年以来,在凉山州喜德、美姑、布拖等县少数民族乡镇开展了长期的科教扶贫工作。通过推广“优质烤烟种植技术”、“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等实用生产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等措施,实施“科教扶贫”新模式,促进了扶贫乡镇农民增产增收。2005年以来,学校连续5年获“凉山州百乡教育扶贫工程先进集体”。

积极开展彝族文化研究,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抢救、保护和弘扬凉山彝族文化、开发彝族文化资源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凉山州彝学会、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20多个单位开展了31次彝族文化交流座谈会,举办9次全国、省、州级学术研讨会,搜集、整理、翻译15部彝文古籍,为弘扬彝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一)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4+1+1人才培养模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根据新建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我们努力探索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分析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借鉴国内外提高职业技能素养的成功经验,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为扎实的本科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生产一线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在四川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提出并实施了“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搭建了学历(学位)教育和职业技能素养两个平台,实现了“专业人才”与“技能人才”的有机统一。

(二)重视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实训基地

学校注重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一是加大投入,近三年投入2482.2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充实实验室和实训室。二是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构建实验、实习和实训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人文学科实践教学比例达40%以上,应用学科比例达到45%。三是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在校内,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在校外,建立了101个实训基地;2010年,与美国东新墨西哥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签署了“2+2”合作办学协议;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签署了“大学生暑假赴美社会实践合作”协议。四是聘请企业、行业主管或技术人员到校合作育人。2008-2010年,聘请350余位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五是校内人员到基地为学生授课。2008-2010年,校内210余人次到校外基地授课。

(三)探索校地互动,创新就业创业机制

学校将校地互动向创业就业方向延伸,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将狭义的就业指导课扩展为广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践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开展开放性、仿真性的实践、实际操作和“顶岗实习(实训)”,锻炼学生岗位适应力,提高学生求职能力;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2009-2010学年,有1693人获36类职业资格证书,得到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认可,促进了就业。

  

第二部分教师队伍

 

针对民族边远地区留住和引进人才困难的实际,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出了“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着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基本合理的师德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一、师资结构较为合理

目前,全校共有专任教师718人,生师比为18.21,基本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表2-1)。博士、硕士37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52.37%。教授45人、副教授244人,高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0.25%。符合岗位资格的本科课程主讲教师683人,占专任教师的95.13%。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23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33.29%,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128人,占“双师型”教师的53.56%。

 

表2-1生师比统计表

注:[1]包括普通本专科生、预科生、成教生数;[2]教师总数包括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数;2007-2009年数据引自《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州)学术带头人等18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和教学名师等5人;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8人。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十五’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农学、彝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学科已取得了副教授评议权。“作物科学教学团队”、“基础生物实验教学团队”、“畜牧兽医实践教学团队”、“彝汉双语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

二、教师培养实际有效

(一)实施九大举措,实现教师的转型

⑴加强培训,尽快适应本科教学。一是认真学习《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开展教师“转型”大讨论,切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二是邀请教育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党乐群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杜学元教授、四川教育学院李晓融教授、清华大学张慕津教授等)对教师进行业务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念以及科研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本科教学水平和能力。三是组织教学骨干参加国内教学工作会议,选拔学术骨干赴国内外大学学习考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使之尽快适应本科教学。

⑵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教学科研能力。2004年以来,投入598.6万元,选拔、表彰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优秀骨干教师969人次。

⑶鼓励在职提升,提高学历层次。2004年来,投入1925万元,共送培330名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

⑷引进优秀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2004年来,投入资金234万元,引进98名硕、博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

⑸实施学术奖励制度,激励教学科研积极性。出台了《教学奖励暂行办法》、《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制度,2004年来,投入经费129.85万元,表彰奖励教学、科研成果953项。

⑹实施学术咨询制度,发挥专家教授智囊作用。成立了学校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鼓励专家教授指导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

⑺实施学术报告制度,活跃学术氛围。2004年来,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8次,有1600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组织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和硕博论坛共364场次,师生29120人次参加了学术交流。

⑻资助出版学术专著,促进早出成果。2004年以来,资助经费50余万元,支持教师出版专著18部。

⑼实施教授出国访问制度,更新教育观念。投入200万元,组织5次共105人次赴国外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考察。

(二)加强团队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集体协作激励机制和“传帮带”作用。一是鼓励教授领衔担任首席专家,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开展“传帮带”,实施青年教师担任科研助手制。三是立足特色专业打造精品团队。近4年,投入112万元,建设了教学团队20个、科研团队26个,培育出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4个。

(三)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指导能力

2007年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鼓励青年教师走“双师型”道路;2009年出台《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意见》,内培外聘相结合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制定《关于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意见》,鼓励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实训基地等锻炼,学校给予适当奖励,尽快提高教师实践实训能力。力争通过3年时间,使4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目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239人。另外,适当聘用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充实实践教师队伍。

三、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一)师德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了《教风建设实施意见》、《学术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到以崇高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以精湛的技能带动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教育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德风貌。近年来,夏明忠校长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杨忠秀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任迎虹和阿牛木支教授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还有10余人获得四川省师德标兵和省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二)安心彝区艰苦创业

学校远离中心城市,环境艰苦、待遇不高、交通不便。学校积极为教职工创造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文化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教职工中强化“奉献、节俭、创业”的价值选择,提倡以精神要素来“弥补”物质层面的“差值”,引导教师面对困难,安心彝区,艰苦创业。广大教师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学校事业之中。大多数教师放弃优厚待遇和良好条件,在艰苦的民族地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默默奉献,成果显著。2004年来,推广科技成果60余项,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一是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开展教学示范。二是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观摩等。三是设立优秀教学奖、优秀教材建设奖等奖项,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争先创优。四是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质量工程”建设。2004年来,教改立项112项,其中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7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3项。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反映良好,理论课优秀28.53%、良好71.42%,实践课优秀28.44%、良好71.56%。

(四)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学校鼓励教师通过科研提高学术水平,从而促进和提升教学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和训练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305万元,实施了“研究生科研项目启动计划”。全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76项,投入科研经费228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319项,培育作物新品种9个,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公开发表论文3312篇,出版专(译)著89部,编写出版全国高校彝汉双语教材6部。

 

 

第三部分教学条件与利用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坚持“优先投入教学经费,优先配置教学资源,优先满足教学预算”,努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设备设施齐全,利用良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一、硬件条件全面改善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优化配置资源,校舍利用率高;教室条件良好,功能齐全,能满足各种形式教学的需要(表3-1)。目前,学校占地1851亩,图书馆3.38万m2,建有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等11个商业数据库。自建农学、彝学、社科文献特藏室和民族特色文献数据库、攀西特色农业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书刊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90小时以上、网络资源24小时畅通。2009年,开放284天,图书流通量216451本次,登记阅览人数40479人次;网上点击次数351247次,下载电子书刊278312人次。

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见成效,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建成了教学管理平台、资产管理系统、网上办公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76门,有1200余门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四川移动和凉山移动共投资3747万元建设的数字化校园项目正在进一步建设中。

学校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体育器材总价值133.7万元,功能齐备,管理规范,使用率高,各类场馆全天候对学生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需要。

 

表3-1主要教学基本条件统计表

注:教学仪器设备值、图书总量以折合在校生数计算,其他以全日制在校生数计算。

 

二、实践场所满足需要

遵循“产学研相结合”和“服务教学、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的原则,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808台(件),总值1.04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7066元。

学校高度重视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有机融合,建设的农耕园、园林园、生态园等景观景物,既是师生休闲的景观,又是专业实践基地。建成16个本科教学实验室(中心),设立高原及亚热带作物省级重点实验室、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等24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已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1个,有效弥补了校内实验、实践内容与方式的局限。开辟了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缩短了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同时也为学生多渠道就业提供了条件。

三、教育经费投入充足

学校克服资金困难,优先保证教学经费需求,不断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2007年、2008年教学四项经费的投入分别为1243.3万元和1303.1万元,占当年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47%和27.02%;2009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391.82万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15.73%,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054元。

  

第四部分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校确立了“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突出应用,增设方向,寻求突破”的专业建设思路,紧扣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专业布局,注重培育特色专业,专业结构总体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特色鲜明。2007年5月,学校以全票通过省学位评审(首轮11个专业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一、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一)主动适应凉山经济发展,着力调整专业结构

针对凉山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立足凉山、融入凉山、服务凉山,及时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专业人才需求等现实情况,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根据凉山州“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构建水能、矿冶、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学校努力发展水利水电、应用化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专业。目前,拥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农学、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与凉山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吻合度达95%。

(二)重视改造老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增设应用性课程,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和与市场的对接。对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坚持以地方建设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强化技能培养,办出专业特色。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和培养方向的合理调整。

(三)满足地方需求,开展新专业建设

新专业设置以地方需要为第一条件。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专家咨询等程序,使新办专业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新专业的论证、申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积极吸纳社会行业人员参加,力求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对新专业在人才引进、经费投入、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四)注重培育特色专业,发挥示范作用

2007年,启动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积极打造校级特色专业,在师资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其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建设省级以上特色专业。目前,已建成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二、培养方案不断创新

(一)指导思想明确,结构科学合理

为实现“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所探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严谨的人才培养方案(图4-1)。

该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本科理论功底,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和适应生产、教育、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坚持体现适应性、突出职业性、注重多元性、强化实践性、杜绝随意性的原则,即培养目标体现适应性,培养规格突出职业性,课程体系注重多元性,教学模块强化实践性,设置课程杜绝随意性。

 

图4-1“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严谨

严格按照广泛调查→综合分析→全面设计→专家论证的技术路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经综合分析,拟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培养方案制定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关键。各专业还邀请学科、行业或企业专家,按学院或学科大类成立相应的论证专家组,以论证会的形式进行严格的论证,并就论证过程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三)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搭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不求知识的全面系统,但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不求基础理论的深博,但求应用能力最强。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适当降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性课程的比例,增加应用型知识课程和实践教学比例,改变基础性过强而实践应用性偏弱的状况,以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设置“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课+任选课”、“专业课+职业资格课”等形式,拓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口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在高年级实现人才的分流培养。各专业针对地方社会经济现状、布局结构和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要,较为灵活地设置专业课程。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重视专业综合实习、毕业综合训练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总学分的40%-50%,较为灵活地设置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必需的课程群。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课程实验、实习,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中,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适当压缩理论推导的内容,增加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及技能介绍,并强化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真正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四)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严格

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各二级学院以培养方案为依据,填报学期开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二级学院院长初审后报教务处复核,再报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同意方能执行。因特殊原因(如学分过多或过少、设置课程学期难以实现知识衔接等)需调整方案的,必须经课程教研室讨论,填写《开课计划调整审批表》,报二级学院院长初审,教务处复核,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同意。

三、课程建设成效明显

(一)课程建设制度完善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制定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文件和课程评估办法。严格按教育部要求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增设适应凉山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通过实施精品战略,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课程整体建设水平。2004年以来,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6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60门。学校制定了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了教学各环节的评价体系并狠抓落实。教师授课前的教学文件建设基本规范而完备,确保了课程教学顺利进行并保证质量。

(二)教材建设规范

制定了《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选用及评价的暂行办法》等文件,成立了教材建设委员会及二级学院教材建设分委员会,完善了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2009-2010学年,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以上(含)规划教材、指定教材、重点推荐精品教材等优质教材的比例达到76.15%。近三年来,任课教师、教研室对选用教材的总体评价结果为优秀,学生总体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为96.29%。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性教材,近三年来学校教师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教材达30部。

(三)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制定了《加强和促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规范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多媒体课件准入制度,通过提高课时津贴等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学校还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培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督导工作,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1231个,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校搭建了网上教学、师生交流、资源检索、教学管理等服务平台,76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均实现了网上教学。

(四)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关于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坚持”和“两个有利于”: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始终坚持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确保课堂有利于焕发师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2007年以来,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立项研究课题有24项(其中省级3项、院级21项),发表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92篇,取得的相关教学成果奖8项。

四、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一)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高度重视教研室组织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先后3次对教研室、实验室等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增强其活力。教务处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使教研活动达到优质有效。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7项,校级85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8项,校级教研成果28项。通过示范课、教学观摩和教学督导等措施推动教学方法改革,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方法越来越多地被教师们运用。实行青年教师担任助教制度以及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效果良好。

(二)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通过综合作业与试卷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程考试与竞赛成绩相结合等方式,做到对学生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教考分离,积极建设试题(卷)库。良好的考试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教学得以加强

(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意见》、《实验学分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实践教学运行进行了全面规范。多次召开实践教学研讨会,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学分中的比重。根据不同专业对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逐步形成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课程实习为基础,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为重点的相对完整的“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二)规范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开放

制定了《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建立了一支理论实验教师互通、专兼职人员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将科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指导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为56.3%,中级以上比例为97%。立足校情,倡导授课教师参与实验指导。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各专业均按照实验课程大纲开设实验,平均开出率达96.04%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实验室课程的42.03%。

(三)促进校企合作,保障实习实训

加大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与地方、企业建立了100余个捆绑式的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职业技能培养效果较好、成绩突出的实训室、实验室、实践基地在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强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及实施落实。改革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和实训单位的鉴定意见、学生调查报告和实习表现,评定成绩。组织现场检查调研、听取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严格实施质量监控。通过这些措施,做到时间保证、内容充实,效果良好。

(四)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成效显著

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规章制度,使各阶段的标准明确、流程清晰、过程规范;对开题准备、中期进展、撰写论文、答辩等均有专项检查要求,督促改进提高。夏明忠校长亲自抓毕业论文工作,多次修改毕业论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和汇编工作。各院(系)做到提早动员、细致安排,确保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多数能够与生产实际、师生科研紧密结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所占比例逐步提高。明确指导教师职责,按规定配备指导教师。上学年度,学生毕业综合训练课题2161个,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毕业综合训练课题达1606个;近五年来,编印了《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选编》5卷,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191篇。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训练环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全面提升,基本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五部分教学管理

 

学校坚持教学质量是生命和从严治教的理念,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质量控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管理队伍务实高效

(一)组织机构健全,管理队伍稳定

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设立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机构;构建了学校、教务处与二级学院“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机构,形成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全力抓教学的局面。

现有教学管理人员75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占61.3%;硕博学位43人,占57.3%。教学管理队伍稳定,多数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管理工作经历。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明确,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二)重视培养提高,增强服务意识

各级管理人员坚持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形成了“务实、高效、服务、创新”的良好作风。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同志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召开教师研讨会、学生座谈会,对教学管理进行调研,体现“以生为本、以师强校”的教学服务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组织开展教学及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学管理人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3篇,教学管理论文59篇。

二、制度完备管理规范

(一)构建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二级学院积极性

制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教学(管理)违规及事故追究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三级评教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教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及职称晋升严格挂钩。2009年,学校按学科组建二级学院,下放办学自主权,各二级学院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主体,教学管理的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教学秩序井然

学校历来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一是增强二级学院自主办学意识,通过校、院、教研室三级督查,提升执行力。二是明确职责,二级学院院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由教务处对其进行考核,二级学院对教研室进行年度考核。三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处理教学事故,近3学年来,处理教学事故共25人次,其中教授3人次,科级以上干部10人次,增强了自觉遵守和维护教学规范的意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三、保障体系切实有效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组织完善

由夏明忠校长主持,历时6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较为科学的“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各主要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实施办法。该体系由8个子系统(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考分离、学生评教、新教师教学准入和新开课程准入、三级听课、教学(管理)事故追究和教学奖励)构成,且运行良好,发挥了有效监控作用。该研究于2005年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推广,并多次在全国交流。在此基础上,2008年探索并建立了“四维一线”教学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线,以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保障条件、监控机制和社会评价为四个维度对教学质量进行保障。该成果于2010年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

由校长直接抓教学质量监控,推行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监控管理制度,职责明确,任务落实,相互协作,效果良好。

(二)落实监控措施,实施教学全程监控

1.开课计划的严格审核。二级学院严格审批开课计划,经公示后报教务处审核并报校长审批。

2.规范课程调整的报批制度。不得随意停课,若遇特殊情况,须经二级学院研究并书面报教务处审核,再由校长审批。

3.实施全程监控。教务处根据开课计划逐一审核,校领导、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人员随机听课,教务处抽查由学生填写的任课教师教学日志,学期结束时开展各课程考试安排与课表吻合度的对比检查,学期课时津贴结算时,对开课计划所列课程严格审核。

4.开展全校教学检查。随机与定时相结合,通过教学督查小组,召开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座谈会,随堂听课,抽查课程考试材料和教学运行的报批材料等方式,督查教学常规管理和运行情况。

(三)将课时津贴发放作为监控的环节之一

建立将监控体系与教师津贴紧密挂钩的机制。学期结束后,教务处严格审核课时津贴。课时津贴的额度必须与教学计划相吻合,并结合学生评教、专家评议、教学事故、多媒体使用、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情况综合核定,经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发放。

  

第六部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学校始终把创建优良学风和学生的指导服务摆在重要位置,政策措施到位,组织保障有力。建立全员育人和全面提升素质的教育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体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指导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已基本形成。

一、学风建设全面推进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学风建设总体目标

围绕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管理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成立了校、院两级学风建设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围绕“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方案个性化、技能培养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目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二)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多措并举促进学风建设

1.规范制度建设

制定了《学风建设实施意见》、《2009-2012年学风建设规划》等32个文件。建立了教学督导听课、联系学生家长、学生公寓检查等制度,使学生管理深入到教室、食堂、宿舍和家庭。教育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2.强调全员参与

牢固树立学风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把“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授分别联系班级;机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围绕教学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3.突出全程教育

从入学到毕业就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学风建设教育。对新生以学习方法转变和专业思想教育为重点,帮助和引导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对二、三年级学生以文化艺术、学术科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提高其综合素质。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以就业创业指导为重点,帮助其更好适应社会,更快走上工作岗位。

4.注重榜样引领

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优良学风的建设。建立优秀学生表彰奖励制度,对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如英语过六级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并安排其交流学习经验。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设立考研公寓,帮助收集考研资料,安排教师进行专门辅导等,积极为学生考研创造条件。近3年投入73.8万元对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进行奖励,并在全校宣传和表彰。

5.强化社会实践

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差距,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三)问计师生寻找差距,不断改进学风建设工作

近年来,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开展多次学风建设调查,请学生、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随机填写调查表,收集整理后分析原因。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学习讨论和“我的校园我作主,建言献策促学风”等主题活动,并就学风建设征求意见、建议。2009-2010年,提出意见、建议180余条,为学校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依据。

(四)勤奋学习诚信守纪,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学生学习气氛浓厚,考风考纪严谨,课外自学活动积极,在开放实验室进行项目训练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09-2010学年达10000余人次。学校于2005、2006、200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图书借阅量高,2009年,外借图书213937册,年读者借书量达15册/人,登记阅览人数40479人次。学生考研的积极性和录取率逐年提高,2010年全校考取研究生人数为122人。学生遵章守纪,举止文明,行为得体,教学生活秩序井然。学校严格考风考纪,考试前分别进行教师、学生考纪培训。考试风气优良,2010年,在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无一人作弊。

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成立了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计划》,将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4个学生活动中心,每年投入学生活动经费200余万元,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和文体活动。

(二)更新观念,重在普及

坚持人人参与的观念,注重普及与提高。天天有班级活动,周周有二级学院活动,月月有校级活动;院系文体活动更是异彩纷呈,近3年共开展1000余项院系文体活动。课外活动呈现出全覆盖、系列化、品牌化的特点,深受学生好评,影响不断扩大。

(三)立足地方,培育特色

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立足凉山民族文化,打造特色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精品。开展彝族文化讲座、凉山国际“火把节”和建州50周年大型表演、达体舞比赛,赴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实践、采风写生等特色性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的意识。学校参加国家、省大学生艺术节获奖节目《黑色的河》、《凉山儿子》、《牛角号》等均具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四)科技活动,效果明显

学校在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拨出10万元支持学生科研立项。组织教师、博硕研究生等开展科技讲座,让学生担当教师科研助手,广泛宣传科技知识,进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科研技能。学校形成了科研立项为主线、课外科技竞赛为载体、科技类社团为依托的课外科技活动格局。2009-2010学年,学校组织课外学术讲座83场,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94项,参与教师科研70项,学生达4500余人次;在校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1篇,发表作品196篇(册),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课外科技竞赛获奖106项。

(五)社团活动,扎实有效

有大学生社团31个,学生社团每年开展的大型活动达80余项,社团内部的常规活动达300余项,参与社团活动的人数达5394人次。学生社团延伸了素质教育的空间,拓展了第二课堂的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2007年,英语协会获“四川省大学生十佳社团”称号。2008年,辩论演讲协会被评为“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优秀社团”。

(六)培育典型,注重个性

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通过课外活动,注重特长生的培养。艺术学院胡万宝同学出版了2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成为媒体宣传的90后作家。体育学院2007级学生结合专业实践到游泳俱乐部开展体育产业实习,有的学生一个暑期挣了十几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学生服务注重实效

(一)服务机构健全,人财物落实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提高服务的实效性。成立了校、院两级学生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部门紧密配合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教师和党政、教辅部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积极为学生服务。学生管理人员15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1人,占62.12%;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47人,占71.21%。

(二)加强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成才

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教师深入学生、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学校领导和二级学院领导向学生诠释大学内涵,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讲述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的原则、培养计划的特点,并为学生提供参考性学业规划。任课教师介绍选课的依据和原则,引导学生做好个人学业规划。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惑答疑

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机制,开展“5·25”心理健康宣传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办心理健康宣传板报和《心理健康知识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授等深入教室和寝室,解惑答疑,使学生更加包容、更加阳光,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四)奖、贷、勤、助多种渠道,帮困助学

学校学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生占在校生的40%,其中特困生占在校生的20%。学校健全和完善奖、贷、勤、助、补等综合资助体系。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吸纳校友和国内外友人设立各种奖助学金;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募集资金100多万元,用于受汶川、会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2500余名同学专项资助;帮助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开通“绿色通道”,减免贫困生学费以及帮助就业等措施,帮困助学。2004年以来,共18700余人次获得奖助学金,达4522万元;三年来,设1万多个勤工助学岗位,金额2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建校至今,无一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2007年8月27日,学校资助贫困生王斌的事例,被教育部树立为典型,参加了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五)加强学生职业就业指导,成效显著

把学生职业规划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建立西昌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加强宣传和网络指导,邀请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和相关专家、学者授课、辅导答疑。开展学生求职训练、模拟面试、创业导航等多种活动,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007年,学校获团省委“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学校”称号。王婵同学获“四川省首届大学生创业新星”称号。学校获“正保教育杯”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及单项奖2项。

学校以生为本,确立尊重、平等、民主的观念。邀请学生代表列席党代会、教代会,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建立学生校内申诉制度,每年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2003年以来,学校有340名同学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人数居全省高校第一。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2项,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104项;参加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1项,省部级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40项。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18个,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83人;国家级文艺、体育竞赛获奖5项,省部级文艺、体育竞赛获奖52项。

  

第七部分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学校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毕业生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思想教育特色明显

(一)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成立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注重思政课实践训练,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凉山社会和谐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在师生中加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教育,师生和睦共处。开展民族文化讲座、赴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实践,研究、整理、保存、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等活动,使校园充满民族团结和民族友爱的和谐气氛,为凉山地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学校重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文化景点建设。校园独特的师魂长廊、文化雕塑、园林园、农耕园、名言警句都在无声地教育着学生。历届毕业生离校时为母校留下的纪念景物,成为校园重要的文化景观。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园林绿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绿化先进单位”和“四川省高校园林式校园”称号。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先后获省教育厅一、二、三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四)思想教育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通过主题班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形式和活动,开展爱国、爱校、尊师、孝敬父母和环境保护等教育,实施节约行为,倡导文明礼仪,营造优良校风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积极要求进步,踊跃参加党校培训,在校学生党员657人,占学生总数的6.45%。涌现出省优秀班级5个,省州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92人,三好学生20人,优秀学生干部14人。学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戴丙楼同学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

学生走进社区、乡镇,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环境保护、义务献血、帮扶、关爱留守等公益活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2007年,学校获卫生部无偿献血促进奖,连续4次获“凉山州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组织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会理、汶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社会实践活动。学校5个小分队获“四川省优秀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10名指导教师、24名学生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各民族师生友好相处,学生遵纪守法。2005年,学校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09年,夏明忠校长被评为“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近三年学校未发生群体事件,2006年以来,学校三次被评为四川省平安校园。

2009年,学校作为四川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先进唯一代表在全省“党建带团建”工作会上做了交流,被评为“四川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会单位”。经管学院学生高翔乾作为四川优秀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二十五届学生代表大会。

二、专业知识技能扎实

(一)夯实基础教育,突出能力培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二是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增加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实施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三是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四是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实践实训基地,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五是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六是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基本技能水平高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课程考核成绩良好。一是学业成绩良好,2008-2010年本科生毕业率分别为97.76%、99.74%、97.49%,授位率分别为89.74%、90.85%、91.13%。二是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由2008年27人,提高到2010年122人。三是获职业资格证书人数逐年增加,由2008年500余人,提高到2010年1693人。四是英语过级率提高,由2008年42%提高到2010年50%以上。五是计算机过级率稳定在较高水平,近三届本科生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5%、94%、94%。六是学生科研意识增强,2009-2010学年,学生立项科研项目73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70项,公开发表论文21篇,发表作品196件。七是学科竞赛成绩良好,获国家、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106项。

三、身心健康情趣高尚

(一)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加大投入,改善体育场馆,建立各类体育设施。规范体育课教学,严格教学管理。开设了彝族式摔跤、体育舞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10余门选修课。拨出专项资金,建设跆拳道、足球队等运动队。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学生身心健康。近3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86.14%、85.29%和86.30%。参加全国大众跆拳道冠军赛、全国首届大学生公益大赛(舞蹈类)、四川省第二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专科组)、四川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等竞赛中获奖48项。

(二)强化艺术教育,学生情趣高尚

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的优势,开展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成立了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将艺术教育纳入素质拓展计划严格执行,开设了大学美育、艺术鉴赏等艺术类教育课程。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艺术活动。邀请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驻滇集团军驻训部队军乐队、凉山州歌舞团到校演出,邀请知名文艺人士进校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艺术鉴赏水平得以提高。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等4次,获奖4项,参加省、州级文艺竞赛100余次,获省部级奖励52项。

四、学校声誉不断提升

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底蕴,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一是受到省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厅的肯定。在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后勤社会化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多次受到教育部和省州的表彰。二是“质量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国家及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项目共计35项,名列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前列。三是学校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逐年增加。2010年,在其他学校学生报到率下降的情况下,我校新生报到率超过90%。四是人才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务实、肯干、责任心强,与学校确立的特色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的导向吻合。相当数量的学生已经在省内地、市、州、县(市)担任领导工作或成为业务骨干。水利水电工程、动物科学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五是学校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开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教育专家和兄弟院校好评。夏明忠校长应邀多次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中国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全国地方院校校长论坛、首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培训班论坛、四川省高校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等会议上交流发言,受到包括潘懋元教授等知名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六是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受到了《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四川电视台》、《高等农业教育与研究》、《凉山日报》、《凉山电视台》等的多次报道。

五、就业工作成绩突出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专兼结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实现了机构、经费、人员“三到位”。二是严格执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考核实施办法》,构建“全员动员、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奖惩挂钩”的管理体制,近3年来,投入经费48.3万元奖励就业先进集体和个人。三是强调招生计划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对就业情况差、新生报到率较低的专业实行停招或缓招。四是强化就业服务工作,组建了一支由“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级“职业指导师”组成的就业指导队伍。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到校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创业座谈会。五是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毕业生积极参与“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六是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毕业生就业的窗口,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多方增加学生就业渠道。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基层就业的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70.7%。七是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召开校园招聘会,初步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就业网络。由于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乐于到基层生产一线就业,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5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左右,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6%。基本上实现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满意。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第八部分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西昌学院自成立以来,师生员工在边远民族地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实现了实质性合并。7年的本科办学实践,逐步完成了专科向本科的转变,本科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对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方案》,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均达到了本科办学的基本要求。但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抓内涵建设”、“提升质量”的要求,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整改力度,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干部的观念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1.少数干部的思想观念需要更新

本科“新建”是一项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工作,是一场教育变革。新的办学理念的确立,新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等,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解放。学校组建后,先后开展了“西昌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专科向本科三个转变”、“西昌学院办学特色”等大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共识,整体实现了“转型”,但少数中层干部对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不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发展规律把握还不够深刻;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实践举措等方面,大胆探索还不够。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创业、规范和提升的任务艰巨。建校之初,比较注重硬件建设和转型发展,软件建设相对滞后,对学校制度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的系统探索研究不够。导致少数干部和教师对如何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特别是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变思想准备不充分,能力提升较缓慢。

2.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需要改进

少数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一是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个别干部上班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在师生中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二是对事业缺乏奋斗的热情。习惯于按部就班,对工作没有前瞻性和主动性。三是对事业缺乏执着的激情。对工作没有目标要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执着追求欲望。极少数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调查研究,不愿帮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

3.激励竞争机制落实不力

一是体制机制弊端。工作上做多做少一个样,工资待遇上做好做坏一个数。实际存在着谁做的事多,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谁就得罪人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二是管理考核疲软。“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体系落实不力,没有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走”的干部流动制度。工作忙闲不均,苦乐不平,少数部门实际存在着做事的人是少数,议论事的人是多数的现象,工作上没有紧迫感危机感,严重影响并挫伤了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积极性。三是工作作风散漫。过惯了按部就班的、老调重弹的稳定日子,平时不注重学习,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

(二)少数部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落实不够

1.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不适应新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到大处是方案,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少数教师仍沿袭专科或一般本科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型本科教学,一些管理人员仍按照专科或一般本科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难以及时更新和转型。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校应用型本科的推进速度和人才质量。

2.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有效构建和落实难度较大

国家层面过去的作法,包括一些评估方案,没有真正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没有真正形成推动应用型本科发展的环境,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的导向;学校合作与协作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的中小企业和机关单位,对合作育人的“成本”考虑更多一些,对专业的选择更“现实”,部分专业还未进入政府与企业的视野。学校对校地、校企合作育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因素既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实训体系的构建,也影响到已构建的实践实训体系的实效发挥。

3.实践教学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在民族边远地区办学,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影响了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二是导致部分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影响了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部分设备陈旧。三是制约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现有实践指导教师的数量受限,知识、能力和技能亟待提高。最终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落实力度不够。

4.实践、实训指导力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实践实训指导能力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引进地方企业或行业能工巧匠作实践实训指导,还受到人事制度的制约。尽管学校具有“双师型”背景的教师有239人,但由于兼职或兼课较多,且自身缺乏在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加之,生产一线技术更新快,周期短,也存在技能“更新”的问题,影响了指导水平和能力,一些专业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差,生产一线的调查研究报告不多。尤其是部分新建的专业实践、实训指导力量不足,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实。

(三)部分专业师资还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的办学需要

1.部分学科专业教师数量上不足

总体而言,全校生师比达到1∶18.21,但部分新建专业教师,尤其是应用型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这些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提供人才、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的功能,且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但从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质量角度而言,还有待出台特殊的政策制度,加大内培和外引的力度,尽快改善师生比例。

2.部分专业高层次、高水平师资短缺

一是学校尽管在引进人才上优惠政策不少,但因地域劣势,地处民族边远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建设相对滞后。二是校内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学校在经费、政策等方面采取多种奖励措施,鼓励校内教师提高学历、获得高级职称,但一些教师在获得高学历、高职称后,受内地高校收入较高、生活条件优越、子女教育环境良好等因素的影响,调离学校,有的甚至不办任何手续一走了之。学校成为中心城市高校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输送地。

3.一些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部分教师仍沿袭专科或一般本科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型本科教学,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还显滞后。近几年,引进的非师范类的专业研究生,缺乏教学环节的锻炼,对于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较为欠缺。尽管每年都有教学研究立项,并进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但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手段的研究还不够。学校大部分青年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行业生产和管理的实践背景,不能较快地适应应用型教学的要求。

4.一些学院教师潜心教学和钻研学术的风气还不够浓厚

一些学院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导向性较差,少数教师对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格。2007年以来,有25位教师发生过教学事故。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学习提升的动力,听课、评教、教研活动、担任助教等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科研工作,开展学术研究的教师面还不够广,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系,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的教师不多。

(四)个别专业发展与条件建设还不能完全同步

1.个别新专业增速较快,条件有待加强

在新专业建设中,重申报、轻建设,部分新建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学术影响较小,学科基础偏弱。由于学校新专业申报是以二级学院为主,个别院(系)对新专业的前瞻性、统筹性、论证性还不够。尽管满足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得不办,学生和社会反映也较好,但是部分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基础条件尤其是实践教学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具体体现在新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实践教学队伍本身的实践技能差,难以胜任新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新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体现不够。

2.部分传统专业改造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地方应用型人才需求

对现有老专业的改造重视不够,文理涉透、交叉融合不够,人才培养体系老化,不能及时将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融入人才培养;忽略了专业方向的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的优化,致使部分专业的目标性、针对性、特色性降低,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如部分人文社科专业不太重视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一些理工类专业,如农学、动科、林学等专业不太重视人文素质的提升。

3.一些专业活力不强

学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活力不强。现有专业中,师范类、管理类专业较多,传统老专业比例较高,这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源和就业压力较大,如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等专业。总体而言,学校背靠产业支撑的理工科专业较少,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专业仍显不足。

4.一些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和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尤其是部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力度还不够,一些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效果发挥不好;部分课程尚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考试方法简单等现象,不能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还有待突破。一些教师对生产一线不熟悉,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精英教育的思维,导致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学业标准和知识能力结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课程建设时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基本情况研究不够,过分强调自身课程的重要性,导致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符合度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五)学风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1.对学风建设认识不足

少部分干部对学风建设重视不够,分析和把握学生思想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指导。加之,学校教职工住宅区与教学区严重分离,部分教师上完课就走,与学生交流很少。个别教师甚至上课不点名,不布置、不批改作业;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校文化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培育。部分师生对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行动还不自觉。

2.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落实不够

学校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一切服务学生”,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但少数职能部门落实不够,存在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的现象,为学生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服务水平不高。一些部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落不到实处,如水电维护、寝室安全、教室门窗修缮等不及时。

3.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校生源多为农村学生,理想是“跃农门”,学习的功利性较强,专业思想不牢。尽管入学教育年年搞,各职能部门深入一线,各院(系)也安排一周时间进行专业教育,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所学专业究竟学什么、今后干什么,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不甚了解,导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一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不刻苦,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将今后的前途和今天的学习联系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不够深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得多、服务多,引导少、教育少。

4.学风建设的实效性不够

尽管学校在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方面出台了不少文件,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具体措施。但少数院(系)对制度的落实不够,结合本部门、本学科的实际开展的活动不多。前几年,学风建设活动多仅考虑到一部分人的提高,注重绝大多数学生的普及还不够。加之,开放性的办学和信息渠道的多样,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更多,受到的社会影响和冲击比较大。学校正面灌输的教育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消,从而降低了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六)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尽管学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健全,但在制度的执行上,一些部门和院(系)缺乏对规章制度的落实细则和检查细则,结合校情、院情,用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执行制度不足。结合二级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变为一种常态还不够。对管理制度的理解不一致,造成落实、执行上有差异,影响了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

2.部分教学管理干部投入不够

由于兼职过多或者兼课较多以及其他原因,少部分管理干部对教学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论时间、精力、还是部门经费投入都不足。对个别随意调停课,不按时巡考监考,迟到早退的教学问题不甚了解,导致个别单位教学事故偶有发生,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3.个别部门教学管理不实不细

个别部门靠文件落实文件,靠会议落实会议,靠简报落实简报,顾此失彼,教学监控制度难以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虽较为健全,但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影响了监控体系有效性的发挥。个别二级学院对发生的教学事故,包庇隐瞒,推诿拖延,处理不及时、不严格,影响了监控体系的权威性、实效性和教育作用。

4.一些部门教学档案的收集不及时不全面

教学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教学方面的历史资料,为教学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和凭证。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明确要求教学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但个别部门对教学资源、教学档案、教学简报等教学材料的收集、整理重视不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或者收集、整理、归档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出现遗失现象。

5.教学管理手段有待提高

尽管学校早在2004年建校时,就投入资金进行教学管理现代化平台建设,建立了教学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但一方面受投入资金限制,另一方面受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限制,三是责任心不强,与商家配合不够,致使现代化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七)校地合作办学有待加强

1.政府投入的办学经费不足

西昌学院地处四川省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财政紧张;四川省又是一个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教育经费不足。政府向学校投入的办学经费不足,资金短缺已成为学校下一步发展的瓶颈。加之,学校升本后规模扩大、国家对本科办学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师生对办学条件改善的要求迫切,学校教学行政用房、师资队伍的改善、学生公寓和教工住宅等建设资金基本都是自筹,这对于一所资金来源有限的新建高校,形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合作办学的政策导向有待完善

由于学校宣传不力,地方和社会对学校的办学实力了解不够。地方政府的一些部门往往寻求与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使学校获得的支持不够。加之,缺乏引导地方企事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政策,合作育人、共谋发展合作关系的机制没有形成。尤其在大型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3.校区调整和规划建设尚需加强

学校现有4个校区,其中东、南校区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校以来,学校对这两个校区进行了维修改造,但由于受风景区规划的限制,大型基建项目未能开展,致使这两个校区的办学条件与主校区(北校区)不相协调。

4.校园周边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

校区分散,各校区周边环境较为复杂。一是北校区附近的冶炼企业,偶有工业废气遗漏,对校园生态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西、北校区周边存在偷盗现象,偶有学生财物被盗。三是校园周边的卡拉OK、旅馆、网吧等较多,缺乏规范管理。

二、学校未来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学校的改革发展步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真正做到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凉山的发展,把凉山作为学校下一步发展的良好平台,学校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学校未来发展思路——四个推进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把未来10年的主要任务定位在提升质量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力争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大学。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修订《西昌学院章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内外大学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形成开放、灵活、多样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服务地方能力的提升。立足凉山,服务凉山,融入凉山。积极开展以攀西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科学研究,以凉山民族文化资源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参与地方重大项目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开展技术咨询和科普工作。发挥学校科技文化优势,为民族地区提升科技、文化、人才支撑,引领社会进步。

(二)学校工作重点——五大工程

人才强校工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升业务水平,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健全管理制度,以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青年教师团队为重点,建立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质量工程”,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学校整体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特色建设工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建设一批适应需求、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学科专业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实习基地、优秀教学团队,以及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关键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条件保障工程。统筹规划学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三、整改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干部管理机制,提高执行力

1.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改革,增强二级学院办学主动性、积极性和办学活力;建立和完善学校发展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和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立清风正气,倡导多做事,按制度章程办事的文化氛围。坚持以党风带动作风、教风、学风,促进优良校风,塑造学校良好的办学形象。

2.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注重干部的德才和业绩,大胆启用优秀年轻人才。对干部开展理想道德、诚信务实、政策法规、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执政能力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培训。通过多岗培养、交流任职、挂职锻炼、送出培训、学历提升等措施,全面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营造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一是突出关键点,从领导带头上加快作风转变。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激励领导干部成为优良作风的典范和表率,发挥领导的导向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二是强化支撑点,从运作机制上加快作风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对作风建设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肯定表扬,对作风涣散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建立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组成的作风建设监督机构,经常开展督查,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范围,增强可操作性。三是主攻结合点,从选人用人上加快作风转变。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把作风建设与选人用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严把“入口”关,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大胆选用善于抓落实的干部。对作风不良、群众反映大的干部,及时采取诫免谈话、行政处分、党纪追究等方式给予严肃处理。

 (二)转变观念,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

1.进一步转变观念,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落实不力已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2010年3月一届六次教代会上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要“坚持一个主题,即坚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要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规划纲要”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丰富学校办学治校理念。认真总结7年来本科教育的经验教训,组织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把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强化本科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设计和质量监控与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与创新,全面加快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设速度。

2.科学谋划“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

抓住教育部启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持计划”的机遇,科学制定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规划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配套支撑规划。抢抓凉山州“工业强州、农业兴州、生态立州”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地方实际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

3.进一步强化校地、校企互动,夯实产学研合作平台

牢固树立立足凉山、融入凉山、服务凉山、贡献凉山的思想,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紧紧依托凉山州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水能、太阳能、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全省特色农产品基地、国家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建设,建立校地、校企互动机制,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体制与机制,主动融入行业发展和凉山州脱贫攻坚工程,鼓励与校地、校企共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技术中心、专家大院(所)等形式,开辟新途径,开拓新领域,把产学研合作教育做实、做新、做大。

4.进一步加强实践、实训指导队伍建设

落实学校出台的文件和规定,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提升教师指导实践实训的能力;灵活用人机制,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引进来自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加快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队伍建设。

(三)优化结构,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1.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提高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的待遇,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留住和吸引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严格执行《本科教学团队实施办法》和《学术梯队建设办法》,继续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培养与提升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在行业和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意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实践操作技能;鼓励和支持教师考取国家认可的行业证书,提升职业能力、专业水平和指导实践实训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选拔5-10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重点引进和补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尤其要加大新办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中的骨干教师建设力度。

2.深化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以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深化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继续实施学术奖励制度,评选表彰教学、科技成果奖,提高横向科技项目经费提成比例,鼓励教师积极争取校外横向科技项目,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激励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学习评价与考试方式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教学、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不同方法有机结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继续落实《学术道德规范》和《教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教授、博硕士研究生联系班级制度,密切联系学生,深入教室、寝室,与学生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了解学生心声,加强课外辅导、以诚相待、解惑答疑。

4.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鼓励督促教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自行开发研制多媒体课件,把信息新技术变成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真正工具和手段。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有计划的开展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学、教育水平的培训和提升。

(四)强化专业课程,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1.进一步强化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

在专业建设中,加强与企业或行业的合作育人,重视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全面推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科学性、适用性,实践教学方法和实效的研究,强化实践技能考核,切实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专业转型。重视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努力建设校级、省级精品课程,提高专业教学水平。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和培养方向的合理调整。适当削减基础知识的理论深度,增加应用能力培养的知识内涵,以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能

重视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寻求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暂行实施办法》,将新专业的建设重点放在直接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科、理科专业,尤其是面向攀西资源开发和产业优势明显的矿产、烟草、制药、汽车维修与汽车服务等专业。继续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的建设水平。对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长线专业,要坚持以地方建设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按照“稳定、改造、交叉、提升”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方向的新知识和技能培养,办出专业特色。

3.强化专业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

继续落实学校《系(部)或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校内外专业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继续抓好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时听取校内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整改、调整和提高。顺应生源市场变化的实际,结合学校专业现状,制定科学、灵活的招生计划,实现部分生源太差的专业停招或隔年招生,实现专业建设的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学生进校后,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

(五)以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1.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引领学风创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明确价值取向。教育全校师生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再次学习和正确理解学校办学宗旨、校训,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长抓不懈并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2.加强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建设

认真落实学校“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文件。教育广大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深入抓党建,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学识影响、教育学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道德规范和求实创新的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要主动承担学生指导服务,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通过开展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各种活动有力地促进学风建设。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和教授联系学生班级的暂行办法》,加强工作考核,引导大量教职工参与学生指导,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3.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

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凝聚青年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的带领、带头和带动作用,通过体验式教育等增强学风建设的张力,形成广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成长成才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的局面。

(六)加强教学管理,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

1.加强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要加大对教学管理队伍培训和提高力度,通过“内训外培”等方式,尽快提升其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尤其要学习老牌大学和先进地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规范本科教育和管理,从更高的层面上组织协调教学各要素,使人才培养系统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

2.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严肃性

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研究符合校情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和举措。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结合本院教学实际,进一步落实各项激励与约束兼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评估与检查的制度,形成有效的学院内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准确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

3.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网络教学体系

学校要拨出专款,加大对现有网络资源整合及人员的培训,使之充分发挥效能,提高利用率。要尽快实施完工校园“一卡通”工程。尤其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计划管理、学生成绩和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等,以明显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促进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用好现有资源。

4.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定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工作范围、内容等,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以利于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5.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外出培训学习或调研考察交流,提高教学管理的理论水平、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完善考核制度,形成教学管理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使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工作一线调研,深入了解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七)加强协调沟通,主动服务地方

1.充分认识办学背景,直面应对

实事求是地正视学校的办学背景和不足,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定位,另辟他径。一方面,积极主动向省、州政府反映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困难,积极争取省、州对学校在办学经费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引导广大教职工针对这种背景,构建新的学校文化,苦练内功,探索和研究应对措施。以管理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条件下,通过激励措施和管理制度导向,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教育管理体系。

2.加强合作、沟通和协调

加强与州、市政府的联系,加大横向联合与合作力度。积极反映学校在校园规划、基本建设方面的困难,取得州、市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邛海、泸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指导下,对东、南校区重新规划,力争启动东、南校区的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3.积极主动投身地方经济建设

有为才有位,主动宣传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加深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成就、办学实力、学科特点的了解。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主动为凉山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合作育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针对地方应用型人才需求,开展在职培训、定点培养等方式,为地方政府部门、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培训、培养人才。二是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扩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范围,主动参与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三是进一步推进科教扶贫、科技扶贫工作力度,为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办实事。

总之,评估是手段,评建是目的。学校将认真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要求,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指导下,在教育部评估中心和教育厅的领导下,根据评估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针对学校在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把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好地落到实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积极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本科学校而奋斗。

作者:辞职就职演讲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