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副班长竞选发言稿 >记“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正文

记“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2023-10-07 09:49:06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成都市演讲稿 点击:353次

欧阳自远近影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此时此刻,作为中国探月之路“领路人”的欧阳自远院士十分激动: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就是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为了人类的一大步“跳”出地球研究地球

  欧阳自远对月球情有独钟:“我总想知道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很想知道桂花树究竟是怎样的形态,我很敬佩吴刚无止境的砍树精神,我愿意探求它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地球这样生机勃勃、这样繁茂、这样发展的星球。”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阿波罗计划”共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面,进行各类探测,取回381.7千克月球样品,充分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能力。欧阳自远指出,阿波罗工程是当时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工程,由于阿波罗的出现,导致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包括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指导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带动了上世纪20年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工业的繁荣。

  月亮,浩瀚宇宙中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宣布新太空计划决定重返月球,欧空局提出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日本、印度、乌克兰、德国、俄罗斯等也相继提出各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故乡中国则加快探索月球的步伐,其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

  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落下他那有着绝对伟大意义的脚步时,他说了一句永恒的话: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话,让地球上的人类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迄今为止,欧阳自远已经做了无数个演讲报告,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亲自撰写讲稿,针对不同的对象,写了20多个版本的演讲稿。上至国家部委办的领导人,下至小学生,至少已经有10万人听过他形象通俗而又振奋人心的演说。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表面保存着自46亿年前形成以来至31亿年以前的地质活动记录,对人们认识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月球上有丰富的太阳能,蕴藏了极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欧阳自远说起这些滔滔不绝:“现在,科学家们又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就是月球土壤当中的氦-3。氦-3是非常好的一种核聚变的燃料,而这种燃料在地球上所有的天然气里面、所有的核武库里面可以提炼的,一共加起来有15吨左右。而月球上的储量是100万吨到500万吨,人们已经核算下来,全球能源的需求,就是我们现在烧那么多的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统统加起来,大约每年需要的氦-3的量是100吨。我国每年的氦-3只需要8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诱惑人的前景。从月球上用航天飞机每次可以运13吨氦-3回来,运一次,中国全年的能源需求已经全部解决。”他预计在30年后,氦-3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并能让子孙后代使用几万年。

  把科研视野由“地底”移至“天上”

  “一个人一生的科研道路与自己选择的进取方向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最时髦的东西将来也许是过时的,要看到今后10年、20年科学发展的方向。”欧阳自远谈及自己走上“探月”之路时如此感言。

  1935年阴历十月初九,江西吉安。欧阳自远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当时欧阳自远的舅父正在旁边屋里念书念到“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欧阳自远被产钳夹出来了。于是舅父说,这个孩子的出生这么艰难,肯定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后来他研究的陨石、宇宙尘、月球岩石,都来自遥远的太空,欧阳自远说:“这也许真是天缘巧合。”

  中学时,欧阳自远即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报名参加了天文小组。青年时代,欧阳自远学的是地质。1952年他高中毕业时,正值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提倡和鼓励学生报考地质专业,历史的使命感使他违背了当医生的父母希望他学医的愿望,也与他少年意欲“上天”的遐想相悖,毅然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4年后,一篇论据充实、准确而独具见解的毕业论文“寿王坟矽卡岩型铜矿的成因”揭开了欧阳自远遨游其科学人生之路的第一页。接着,欧阳自远跟随苏联专家拉蒂斯做研究生,半年后拉蒂斯回国,欧阳自远报考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结果被录取在地质研究所矿床学专业,师从以学风严谨著称的矿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教授。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随着美、苏空间争霸战空前激烈,正在攻读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欧阳自远敏锐地认识到,尽管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能力开展空间探测活动,但了解这方面的进展并开展相关领域的前期研究作为未来知识与技术储备是极为必要的。考虑到自己的专业范畴,他大胆地向当时的领导、著名科学家侯德封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研究生毕业后,他在侯德封教授指导下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欧阳自远学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地质学,另外一个是核物理。这两个专业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说,地质与核物理两个专业,看似不搭界,但二者一经融会贯通,便交叉产生一门学科,搞地下核试验刚好把这两门专业结合起来。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如果能融会贯通,就能发现一个新的领域。许多新的科学理论便来源于这样的边缘学科。

  探月工程少不了工程技术家、物理学家、航天家、天文学家的努力,但勘测本身是地质学家的使命。欧阳自远风趣地说:“我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行’,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火星和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加里莫夫就是我的同行,跟我一样担任过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所长。”

  “孩子他叔叔”和“天外来客”的亲密接触

  1964年初,欧阳自远参与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的地下核试验工程中的“选择地下核试验场并论证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的任务。

  作为该研究课题队长的欧阳自远与他的同事们几乎是在与外界完全隔绝、亲人不知情的工作环境里工作――他的爱人不知道他到哪儿“出差”去了,好几年的春节都留在新疆戈壁滩上度过。刚回家那会儿,儿子不认识他,甚至跟妈妈说家里来了位叔叔。

  通过对野外地质的详细勘察、实验室的测试分析以及理论的精细分析与计算,他和同事们提出了我国地下核试验场的地质构造条件、地下核试验过程的实验图像、控制大气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和地下核试验的综合地质效应,爆后验证成功。

  中国仅有的两次地下核试验,欧阳自远都参加了。参加地下核试验的工作,不仅是欧阳自远的生命中一次重大的经历,也为他积累了很多经验,这对他的小天体撞击地球的研究来说,受益匪浅。

  欧阳自远是中国最早研究陨石的人。欧阳自远常说:“这陨石一研究起来可神奇了,根本不是地球上这一套。”有一年,内蒙古附近轰隆隆地掉下一样神秘的东西,这就是陨石,这是老天赐予他的第一份“礼物”,欧阳自远对这块陨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老天的第二份“礼物”更厚重。1976年3月8日下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坠落事件――吉林陨石雨事件发生。吉林陨石雨给中国的天体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曙光。正是由于长期对地外天体――陨石、宇宙尘和相关知识的研究与积累,欧阳自远得以被委以组织由全国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参加的全国性联合科学考察组的重任,对吉林陨石进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入而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获取了极大的成功,发表了近百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论文。特别是欧阳自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吉林陨石多阶段宇宙线暴露历史”和“吉林陨石形成演化模式”,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而且成为目前国际陨石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模式。

  建立“月球城市”并不是梦

  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产,“谁先到达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利用”已成为一条潜规则。欧阳自远加快了科研步伐,希望早日为中国在探月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这让时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所长的欧阳自远看到了希望。既然国家可以搞载人航天,那么,探月就不再会是空想。于是,几个月后,欧阳自远奋笔疾书,伏案郑重写下了近两万字的报告《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01年,“嫦娥”一号工程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通过了国家评审;2001-2002年间,国防科工委委托孙家栋院士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对绕月探测工程进行了1年多的综合立项论证,得出的结论认为:“科学目标明确、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没有颠覆性的技术问题。”“嫦娥”一号工程由五大系统组成,分别是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

  经过反复论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4年1月24日亲笔签字,批准了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欧阳自远被任命为“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

  在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等一大批当代科学巨匠的努力下,中国的探月计划实施情况“十分良好”。欧阳自远说他们的团队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目前,我国能自主承担从运载火箭、卫星研制、探测仪器、测控能力到对月球信息的处理、样品的分析等全部工作。

  随着“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长征”。欧阳自远的心跳也随着大厅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曲线搏动……

  在欧阳自远看来,中国的载人登月是登月计划中的一部分,肯定会有,但必须在我们对月球探测完以后。

  人类将在月球兴建实验工厂、农场等,并逐步建立起“月球城市”。欧阳自远指出,在“月球城市”中,人类有可能建立全球性、并联式的太阳能发电厂,并通过传输为地球提供长期、稳固的能源。同时,人类还将从月壤和月岩中提取金属、氧、气体资源甚至水,利用月球上的弱重力、高真空和超纯净等条件,研制和生产出地球上极难获得的新型材料。他说自己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定要亲眼看到中国人的双脚真正踏在月球上。“到月球上去,是中国人的一个梦,也是全人类的一个梦。”

作者:营口市演讲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