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面对艰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兄弟省区市及社会各界倾力支援、倾情相助,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两年时间的呕心沥血,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灾区从废墟上站立,展示出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充分展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自觉,充分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奋进、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 一、规划先行:高起点谋划、严格按规划实施,以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量大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一开始就要科学统筹、整体谋划,努力实现全面恢复和更高水平的建设。我们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科学制定恢复重建规划,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整个恢复重建工作体现了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国家层面精心谋划。2008年9月,通过4个月的艰苦努力,国务院正式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根据全国经济形势变化及灾区恢复重建的实际,中央明确提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组织实施恢复重建规划中期评估和项目调整。国务院发布的总体规划,为恢复重建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地方配套完善规划体系。在配合国家完成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43个行业规划、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规划以及88个一般受灾县(市、区)项目规划,形成了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重建规划体系。规划编制中始终遵循前瞻性、安全性、特色性、系统性的要求,强化恢复、提升、优化、完善,强化“三不建”原则,强化塑造地域特色风貌,强化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规划开展恢复重建。国家部署重建规划项目中期调整工作后,我们实事求是开展了项目调整工作,力求使规划建设任务更加符合灾区实际。 二、依法重建: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灾后恢复重建,带来许多全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对法制建设的考验前所未有,也是灾后制度性重建的一个契机。我们把依法重建与科学重建紧密结合,注重建章立制,强化政策支持,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及时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针对特大地震带来的诸多法律问题,制定一系列涉法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对重建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规范。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国家及时制定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范围覆盖重建的各方面。省上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就业等方面形成了支持恢复重建的47条具体支持政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 三、组织动员:统筹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有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但更是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责任。我们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恢复重建中强有力的组织、动员、指导、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破解难题、推进重建。 健全组织体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两个加快”的战略部署,统一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和省级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重建工作机构,在全省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对口衔接、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加强力量组织。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强化省级部门服务意识。组织省内13个市对口支援13个重灾乡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引导灾区群众积极投身恢复重建。强化人才保障,确保了恢复重建人才总体需求。 严格过程控制。实施量化考核、科学评估,把恢复重建工作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根据恢复重建阶段性目标和工作推进情况,不断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优化完善工作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 注重结果保障。把恢复重建纳入对灾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省级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经常性督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及时总结推广重建中好的经验,及时研究解决重建中的薄弱环节和新问题。建立农房重建建材特供机制,确保了建材需求和价格总体稳定。建立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确保了重建资金总体平衡。 四、群众主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人民群众是恢复重建的力量所在,只有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重建家园才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民愿、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怀着深厚感情开展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激发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坚持民生优先。把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震后一年内,363.8万户震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把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作为重要目标,3002所学校和1362个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完工,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把妥善安排灾区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作为当务之急,分类进行制度性救助安排。全面开展高寒山区暖冬行动,不让一位受灾群众受冻挨饿。 尊重群众意愿。对重建方式、重建选址、户型设计、工程监理、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组织专家对重大事项进行深入论证。及时处理重建中征地拆迁、群众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突出群众主体。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让群众在恢复重建中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监督。加强宣传教育,发挥示范效应,引导灾区群众以“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豪迈气概共建家园。 五、对口支援:倾力援建、主动配合,注重对口支援与长期合作相结合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部署,组织18个省市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倾情相助、倾力支援。我们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衔接,主动搞好服务,保障援建项目顺利实施,适时推动对口支援向长期合作转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口支援省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视援建为己任,共派驻灾区援建干部2740名、援建队伍31万多人、支医支教及其他工作人员29400多人,不仅为灾区带来了资金和项目,也带来了新思路和新观念,增强了灾区自我发展能力。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主动援建我省两个重灾县,其他兄弟省区、国家有关部委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也纷纷向我省提供援助。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主动援助我省恢复重建,援助项目推进情况良好。国际社会也对我省恢复重建给予了极大关心支持。 加强协调、主动服务。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全面配合、积极互动,着力解决援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援建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注意变单向受援为互利共赢,探索了变对口支援为对口合作的新途径。 六、全程监管:强化工程质量、资金和施工安全,确保重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多、投资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伟大再造工程。我们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加强监管,确保重建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和施工安全。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改变了农房建设不设防的历史。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工程回访和质量保修制度,切实把好建筑材料检验关、工程施工质量关和工程验收关。重建项目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牢固,工程质量总体较好。 强化重建资金安全。从项目资金下达开始,监管工作同步进入、同步检查、同步审计,实行全过程监管。选聘社会监督员参与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监督,对社会捐赠、港澳援建、特殊党费等不同类型的资金分别制定专项监管制度。重建资金管理基本做到了款物专用、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强化工程施工安全。加强安全教育,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测、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与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治理施工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确保不发生大的事故。 七、营造环境: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开展感恩自强教育,着力营造良好重建氛围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际国内都把目光投向四川,关心灾区人民、关注灾区变化。我们坚持主动公开恢复重建信息、广泛接受监督,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教育引导灾区群众感恩自强,为恢复重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设立“四川灾后重建网”,开设“阳光重建”专题,及时发布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等情况。先后5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恢复重建阶段性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面向社会的公开透明、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为恢复重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营造良好的感恩自强氛围。通过新闻媒体设立感恩专题栏目,积极创作感恩精神文化作品,凝聚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在灾区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把感恩之心一代一代地传播下去。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废墟上延续、在重建中再现。 八、发展振兴: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推进灾区可持续发展 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灾区产业受到重创,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坚持以重建促发展,不断增强灾区造血功能,努力扩大灾区就业,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努力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把产业恢复重建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启动“旅游提升计划”,现代产业在灾区扎根兴起。 努力扩大灾区群众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灾区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户户有就业”。 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紧紧围绕到2020年全面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把灾后扶贫开发规划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谋划。对灾区重点贫困村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整合各类资源,集聚社会力量,形成广泛参与和支持灾区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加强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流域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群测群防机制,落实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回首两年多的重建实践,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战胜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严峻挑战,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我们坚信,通过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四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