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日喀则地区演讲稿 >七个民族一家亲——记云南大理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 正文

七个民族一家亲——记云南大理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

2023-10-07 12:34:10 来源:演讲稿网作者:励志语录演讲稿 点击:596次

  在滇西北边陲高原十万大山腹地,一个生态环境优良、民族成分众多、乡风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富足、文化蓬勃发展的民族团结示范村正在苍山洱海之间崛起,它就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民族团结示范村郑家庄村。

  走进郑家庄村,只见青瓦白墙上,勾画着印花扎染、白塔竹楼、东巴文字、琵琶弹唱、刀耕火种等不同元素的彩绘。村里清流迂回,童叟共乐,藏、白、傣、彝等各式建筑风格的房屋在树木的掩荫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2015年2月,郑家庄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大理白族自治州唯一一家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郑家庄村成为洱海源头的幸福之村、美丽之村、团结之村、民主之村和法治之村。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民族众多的小村庄变得这般美丽富足,7个民族之间又如此和睦、亲如一家?

  “七个民族一个庄”和“致富带头大哥”

  郑家庄村是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落,起初居民以汉族和白族为主,自1959年起逐步增加了藏、傣、纳西、傈僳、彝5个民族和一位摩梭人,现在已发展为125户、525人的村庄。

  郑家庄村追根溯源,要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50多年前,有一位以游牧为生的藏族牧民,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带着妻儿老小,赶着牛羊,一路游牧来到了郑家庄村。因为这里气候宜人、牧草丰足,他就在这里长住了下来。后来又有一户傣族人家也从西双版纳来到这里安家落户。

  这位藏族牧民去世后,他的儿子曲登(汉语名:何国祥)子继父业,继续在这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经过数十年的繁衍生息,村子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民族成分也由藏、汉、傣、白四个民族逐步增加为藏、汉、傣、白、纳西、傈僳、彝共7个民族。

  曲登凭着自己对藏药的熟悉,依托村里中药材的种植优势,走上了药材经营之路,短短数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曲登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药材之外,他还组建了食品公司等。

  曲登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但他觉得:光自己发展好了不行,必须把乡亲们都带出来,走共同富裕之路。

  曲登从亲戚朋友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亲戚朋友和他一起闯市场,做中草药材营销。起初,乡亲们因为没文化、见识浅、胆子小,尽管心里十分羡慕曲登,但也不敢跟着干。为了帮助乡亲们尽快掌握中草药材的营销知识,曲登一有空就向乡亲们介绍经验,帮助乡亲们掌握市场运行的规则。

  在曲登的影响下,乡亲们思想观念转变了。如今,全村125户,每户都有人经营中草药材,市场遍及全国各地。

  曲登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大哥”。他也因带领大家共同发展致富,而被乡亲们一致推选为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在村里,曲登虽然生意特别忙,但每到逢年过节,他总要到村里的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慷慨解囊。每到村里办“红、白”二事,他总是忙里忙外,帮助主人筹划布置。

  曲登还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主动出资为村里修路、建校。用村里人的话说:“曲登真是个大好人、大善人。”2008年,汉族村民郑晓东5岁的孙子被烫伤,家庭相对困难的他无法承担昂贵的医药费,正一筹莫展之时,曲登毫不犹豫地拿出1000元给他,并帮助联系了州医院最好的医生。四邻五舍的村民闻讯赶来,你50元、我20元,一下子凑了几千元,一大迭钱交到老汉手中,感动得他当场热泪盈眶。白族村民杨毅根父亲病故,没钱办丧事,曲登主动组织7个民族的村民,按照白族的礼俗举行葬礼。

  20多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县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关心帮助下,郑家庄村共整合资金710多万元,投入到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将郑家庄村打造成了洱源县基层党建、生态文明、民族团结、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2014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3天,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来到郑家庄村宣讲会议精神,并夜宿村民王庆荣家。

  李纪恒对郑家庄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了高度评价,他要求郑家庄村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抓党建强保障、抓管理重民主、抓经济创特色、抓文化促和谐、抓生态净家园,把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郑家庄村,村民只要遇到外人,总会热情地招呼。王庆荣自豪地说:“我们村里,七个民族一个人,亲如兄弟是一家!”

  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彼此生活习惯不同,郑家庄村7个民族能在50多年里和睦相处、亲如一家。20多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和一起社会不稳定事件。

  郑家庄村委会围绕遵纪守法、团结和睦、勤俭致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内容,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并以展板、上墙等方式张贴于村民活动中心和村内主要活动场所,加强宣传教育,聘请7个民族代表为监督员,确保村规民约有效执行。

  “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在郑家庄村,有1支治安巡防队,分组轮流对全村进行巡防,每3户为一组,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村民参加。每组人员负责值班一周,形成了村里的群防群治格局。

  根据郑家庄村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郑家庄村党支部通过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约定村规、多民族群防群治等方式加强民主管理,选举产生了由7个民族代表组成的村民议事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坚持小事村民议事小组讨论决定,大事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定期对村务、财务进行核查,实现民主议事,阳光操作。

  村里建立了党员帮扶小组,帮助乡亲们解决一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还建成了村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和农村书屋。目前,郑家庄村拥有各种报刊2000余册。由于村里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这个村里走出了20多名大学生。

  “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是生活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

  郑家庄村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每逢春节,藏族祈福的经幡飘荡在村文化活动广场,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了每一个村民。

  供奉本主本是白族群众的传统习俗,全村各族群众都随白族一道,初一、十五到本主庙烧香拜佛。一到春节和中秋节,长期外出经商的群众哪怕是坐飞机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全村男女老少在民族文化广场一道吃团圆饭,这是郑家庄村全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祖祖辈辈生活在郑家庄村的郑晓东说,郑家庄村生活着多个民族,汉族的春节、中秋季、重阳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各个民族的节日大家都一起过,形成了一个极好的风俗。

  多年来,郑家庄村不论村里的什么民族,不论哪一家,只要有难事,村民们都不分彼此,相互帮忙,汉族语和纳西语交织在一起,藏族歌曲和着白族调……说起这些,村民们总是津津乐道:“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是生活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就得亲如一家!”

  1991年,汉族村民郑晓东的孙子寸镇源不幸被烫伤急需住院,昂贵的医药费难倒这个家庭,四邻五舍闻讯后纷纷解囊相助,为寸镇源筹集了6000多元。

  2006年,村里决定硬化2.4公里的入村道路,因资金短缺,村民主动投工投劳,不计报酬。短短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节省了约45万元资金……

  2009年春节,受村民资助医好孙子的郑晓东老汉打了两大筐饵块,挨家挨户将自己民族的年货送给大家以示感谢,各家也回赠了礼物。曲登看到后,索性组织全村在广场上举行了一个“长街宴”,七个民族一家人,共同欢庆新春佳节。

  “郑家庄村是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也是云南民族省情和大理州情的一个缩影。”大理白族自治州民委主任李立钧深有感触:“郑家庄村的做法和经验,真正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理念。”

作者:社区工作者爱岗敬业演讲稿
------分隔线----------------------------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
热点演讲稿
推荐演讲稿
演讲稿排行榜
专业代写演讲稿
  • QQ号:1367771518
  • 微信:yjgfw_51yjg
  • 邮箱:51yjg@163.com
  • 手机:189113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