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我们整理的“教师比赛演讲稿”。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演讲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率也越来越高。通过准备演讲稿你可以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不足之处,演讲者应该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听众易于接受。有需求的同学请务必点进来!
教师普通话比赛是一项常见的活动,旨在促进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学校的整体形象。在这个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有一份精彩的演讲稿,来展示自己的普通话实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演讲的主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更应该关注我们自身的素质提高。因此,我们的演讲稿可以从自己的职业成长、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等方面入手,来展现自己在普通话上的掌握程度和思考深度。
其次,我们要注意演讲的语言清晰流畅,语气自然。在演讲中,教师应该注重普通话的发音、语调、语速、语势等方面的调整。同时,演讲时要注重结合肢体语言,使演讲更具感染力。
接下来,我们要注意演讲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一篇好的演讲稿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主题,明确地为听众呈现出要点,使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在演讲稿中要尽可能地精简语言,避免冗余,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使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演讲的主题和实质。
最后,我们要注重演讲的互动性和创新性。在演讲中,教师不仅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表现,还要和听众互动。在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演讲的方式和内容,从而提高演讲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采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如视频、图片、互动问答、组合招式等,来丰富演讲的形式,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听众。
总之,教师普通话比赛演讲稿的撰写,需要重视演讲的主题、语言、逻辑、互动和创新。只有通过用心地准备和练习,才能够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首先要祝全体教职工节日快乐!今天能站在这里参加这个演讲比赛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非常激动。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我从来不会后悔,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今天,当我每次登上那讲台时,不,应当是舞台,我似乎觉的两侧的紫色帷幕正缓缓的拉开。最富有生气的戏剧就要开始了。最令我兴奋的.是这戏剧拥有一群忠于自己的角色的演员——我的学生们!这戏剧也许是世间最长的了,为此,我愿做一名热情的报幕员,向观众宣布:某某班的戏剧开始了!我想,我还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导演。我渴望导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戏剧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它的主调;理解,友爱,开拓,创新应当是它的主要内容;爱着这个集体和被这个集体爱着是它的主要故事。作为导演我将要精心设计出生动的情节,典型的角色,迷人的故事奉献给所有的演员。我也心甘情愿地做一名配角,尽我的力量为主角服务、效劳。不仅如此,我还要做一名最虔诚的观众,为演员们精诚的演出微笑,流泪,鼓掌,欢呼。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显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没有战士谁也当不了将军;没有水手,谁也当不了船长;没有多行多业的分工,就不存在国家和民族。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走好每一步。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书教好。
在教育教学中我常常被我的学生所感动!怎能忘记,上学期我得了重感冒,早自习时刚开口说话,就有学生问我:“老师,你感冒了?”小脸上满是焦虑、满是关切。随即便拿出各自的“小药箱”,各种各样的感冒药都送到我的面前,当时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怎能忘记过春节时,可爱的学生们都纷纷打来电话或短信,送来美好的愿望和祝福。面对这群可爱的孩子,我哪能无动于衷呢?于是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接近了,我及时的指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错误,他们也大胆的指出我在教学与管理中的某些想法和建议。我们就这样在爱的阳光下互相进步成长。
我想,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就是要用无私的爱心为学生编织五彩的梦想,铺设人生的道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设想,如果一味的斥责和讽刺,又怎能换来“浪子回头‘的觉醒呢? 只有火才能点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把批评转化为亲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调整方向,使学生在人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兰处,孕育兰花香。最后,让我们发出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我会永守这希望之灯,共树万世师表,铸不朽师魂。春去春又来,我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足足七个年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校园的时候,我总能看到那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那一张张花蕾般的笑脸,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当这幅动人的画面毫无保留的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最快乐的老师了。我为我的选择而感到自豪。我会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在党的教育目标指引下,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将我所有的爱和力量,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因为有爱,我很幸福,很快乐。只要找到动力去爱,就会成为一名快乐的教师。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我肩上的重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做好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工作!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教师普通话朗读比赛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教师普通话朗读比赛。教师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舵手,而普通话则是我们广大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这次比赛,不仅是深化了我们的语言学习,更是对我们个人职业道德和语言修养的考验,特别是对我们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和纠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普通话的重要性。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把标准语音带入到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言不仅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态度和价值观。真正的教育不是开口讲话,而是开心与学生交流,传递快乐和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普通话的乐趣。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我国的标准语言,使用普通话不仅可以使交流变得更加高效,还可以增进人的社交能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质量更加高效。我们教师作为普通话的传播者,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用自己的榜样行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普通话的力量,走向规范。
然而,我们普通话的使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和我的同仁一样,都曾经历了一段不起眼却关键的“口音烙印期”,细微的缺点和瑕疵成为教学的绊脚石。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自己语音的纠正和修炼。只有不断自我发挥,努力去发掘语言储备的潜能的同时,自觉地做到每句话、每个词、每个音符都把握好,才能更好地做到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缺点的补齐,才能够做好学生的榜样。做好教师,做好语言,让教师普通话成为我们的一项必修能力,成为我们的重要职业素养。
最后,我想说,语言就是人的灵魂。教育所造就的不仅仅是未来的成才者太公,其实还有一个词“人才人”,这个“人才人”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体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上。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教师普通话的建设和普及,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为学生普通话课的标杆,让教育更加精彩!谢谢!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红烛,赞颂她默默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精神,教师也一直以蜡烛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在现实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来换得学生茁壮成长,他们情系学生,情倾讲坛。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教师们却无怨无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辍。这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精神就如同红烛一般,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一批批学生的成长。
然而,在今天社会里,红烛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一个伤感悲壮的比喻。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经济浪潮在全国激荡,同样,它也冲击着教育园地。面对缤纷的经济世界,面对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的繁荣,多少有志之士跃跃欲试。有的果断“下海”,在改革大潮中奋力拼搏,成就辉煌;有的虽说“折戟沉沙”,但也算开了眼界,“拿着青春搏一回”。教师,胸怀“彩墨”,面对这巨大的‘画卷’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诚然,有极少数教师去试了几笔,但绝大多数教师能立足三尺讲台,在辛勤地耕耘着。广大教师,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拿着低微的工资,住在简陋的校舍里,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去塑造千百万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辛辛苦苦、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十年、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教学岗位上,甘愿作为“人梯”,让孩子们站到自己的肩上,去攀登新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峰。
为了适应新形式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小林夫妇是晚婚民转公教师,他们不甘落后,放弃了购买新房的机会,放弃了优生孩子的好时光,把微薄的工资全用在交学费上,各用了6年时间取得本科文凭。直到大学本毕业后,才考虑生孩子,但那一次母子差点丧命。医生说:“因为年龄过大”。还有我们学校的郑校长,今年5月就退休了,但他在寒假期间仍冒着严寒,继续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还有我们学校王老师,他本已是高级教师,女儿也上大学了,但仍报考了柳嘉职中计算机专科班。我问他:为何?他笑答:“工作需要,乐在其中!”
一句平凡的话,让我明白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根草去的人”。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的。是啊,教师如果没有红烛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怎么会蒸蒸日上?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从何而来?国家的繁荣富强谁来创造?
人们对教师的赞美枚不胜举,然而,我要说这一切赞美教师都难以涵盖你奉献的心灵。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知疼懂爱的人,渴望幸福的现代文明。只是为教育的振兴,你才舍弃私利,独守清贫的人生,在穷乡僻壤的山村默默无声地哺花育树,追求自己矢志不渝的憧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将爱进行到底》。
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首歌最动人,那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一道风景线最绚丽,那就是夜灯下教师批改作业的身影。
不要说我们四季辛劳,不要说我们一生清贫,我们拥有无数颗炽热的心,我们用爱浇灌着渴望的心田,我们用爱播撒着明天的希望,我们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无怨无悔地将这爱的火炬传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7年来,我校的李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爱的真谛,履行着爱的承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天不亮,你总能在办公室看到她认真备课,精心批改作业的身影,放学后,你总能发现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断更新的泉水。休息日或晚上,她总是挤出时间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写读书笔记,撰写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从魏书生的班级管理艺术,到李镇西的民主教学,无不让她受益匪浅。她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她毫不吝惜地从家里拿来自己的藏书,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们办起了"班级图书角",在她的号召和带领下,班里的许多学生也自发地带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与同学们分享,渐渐地,班里形成了乐学,好学,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她带的班级总能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鼓励孩子们,每学期末,她总会为每个学生送上自己精心书写的名言警句,给予鼓励。一句句带着墨香的名言满载着她浓浓的爱意和热切的期盼。
只愿一生育桃李,不问辛苦为谁忙。在我们身边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无数个教师又何尝不是和李校长一样,在贫困而执着的漫长岁月中,在艰苦与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承诺。她们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红颜老去,青丝渐白,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因为有爱,我们在教育的奇葩上勇攀高峰;因为有爱,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我们在那白纸般的心灵上小心刻划;因为有爱,我们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我们渴望心与心的交流,我们不缺乏威严,但我们也从不吝惜自己的称赞和表扬;因为有爱,我们让课堂充满欢歌笑语,我们为她们插上想像的翅膀,送她们到智慧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朋友们,让我们也像李校长一样,捧着一颗平凡的,滚烫的,充满着爱与奉献的赤子之心,将爱的教育进行到底!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打开尘封已久的书籍,那熟悉的愈加醇厚的馨香扑面而来,恍惚间,我的世界豁然开朗,鸟语花香,缤纷一片。万分欣喜地携上一本置身学生面前:“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与书相约,与书为伴吧!”明亮的眼睛,高高的欢呼、灿灿的笑脸足以表达千言万语,学生们和我心有灵犀!
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相信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文化底蕴的传承者,人格力量的塑造者,自身素质不是很重要吗?而教育,天然需要教师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一种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读书。只有在读书中不断实践、思考,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人生的发展和生命的成长。
人们常说:“校园是知识的摇篮”“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人才基地除了要有好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师资雄厚的知识传播者和人才培养师。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适者生存”已成为现代人的座右铭。教师更应该以读书为支撑,立足课堂,从从容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积极坦然、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涵养自己丰富的情感、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以及不竭的创造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地润泽学生,悄悄地葱茏自己。
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比赛演讲稿范文
刘让贤用他的大半辈子,倔强地做了一件事——站在山乡的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书。
有人粗略地算过,近30年的时间里,这位执着的教师用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他的双脚,“丈量”出7万多里崎岖的山路。
他被人们发现并广泛记起,一直要到他执教20多年之后。他先后荣获全省十大杰出校长、全国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原国家教委创设的首届“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名单上,就有他的名字。
什巴小学,始终是让刘让贤牵挂的地方。这座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乡小学,坐落在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
年,35岁的刘让贤被调到这里任校长。此前的1956年,他随母亲“支援边疆”,举家迁至青海。3年后,母亲带着姊妹回了天津,他却留了下来。18岁那年,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来又当了校长。
这个新校长面对的学校——破旧的校舍仅有5间,教师仅有4名,学生仅有几十个,“一年级的学生不会数数,不会说汉语,连‘老师’也不会叫。”
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说服土族老乡送学龄儿童上学。为此,他翻山越岭,挨家挨户遍访周边9个自然村,光布鞋磨破了好几双。据说,他曾11次登门拜访一户人家,家长最终感动,答应送孩子上学。
高寒大山里的清贫与艰苦,常人难以想象。从山外的家到山里的学校,必经一条叫沙塘川的小河,河上没有桥。趟水过河,是唯一的通行办法。常年下来,他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年轻时在冰冷的河水里趟来趟去十几年,老天爷能不给你留点儿纪念吗?”这个脸上皱纹密布的老头儿,有时候也会开玩笑。
妻子周秀兰至今记得,1979年的一个冬夜,丈夫“狼狈”地回家,门牙竟掉了两颗。原来,这天刘让贤到乡教委开会,在山间小路上遭遇大风,尘土迷了眼,自行车摔倒了,人仰马翻。
事实上,每次丈夫出门进山,周秀兰都要提心吊胆。她曾是刘让贤的学生,后经人撮合嫁给了老师。
身为教师,刘让贤几乎是全能教师,什么课都能带。身为校长,刘让贤总喜欢“折腾”,他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钱,买来图书、文体器材,创办活动室……条件简陋并未阻止这位校长“折腾”的热情。他想方设法努力为闭塞的山乡孩子们打开一扇窗。1983年,在“什巴小学”,青海省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土乡红领巾》问世。尽管这张小报怎么看都有点儿“土头土脸”,蜡纸刻印得也很粗糙,但孩子们却欢欣雀跃。刘让贤将这张透着稚嫩的小报寄往全国各地上百所学校,让青海高原上的“什巴小学”与上海、山东等地的学校建起“手拉手”的友谊。
妻子眼中,刘让贤对自己很“抠门”,节俭了,再节俭。县城60多平方米的家里,房子自打入住就没有装修过。如今,墙皮已经有点倾颓。环顾四周,家具陈设陈旧,“时尚的东西基本没有”。
周秀兰心疼身患糖尿病的丈夫,希望他吃得好点儿。去菜市场买条鱼,刘让贤都嫌“太贵”。但他对学生们很慷慨。刚退休那会儿,腿脚还灵便,他便隔三差五地要跑回学校看看。后来,走不动了,每到“六一”,他都要买上些文具,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表彰学习模范生。
他也闲不住。始终退而不休。这几年,他写了3本书,办了一个辅导班。在最近一次的写作中,他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或许能解释,在渤海之滨长大的天津小伙儿刘让贤,为何能在青海高寒的大山里,穷其一生地坚守。
五年来,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连续多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无须讲他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无微不至;也无须讲为了学生他对家人的诸多亏欠;单是十五年来他的家访历程就可以写成一本长长的书。
他曾在120多天的时间里,走访了300多户次家庭,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夜里去的。从被戏称为獐子岛“东极”的东獐村东邦屯,到“西极”的西獐村后马滩屯,从“南极”的沙包村南洋屯,到乘船才能抵达的`獐子岛管辖的三个外岛,十几平方公里的海岛,几乎每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自己匆忙的脚步缩短着海岛上孩子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丈量着教师这一职业大海般宽广的范畴。为了家访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为了家访他不知扎破了多少条自行车带;为了家访他又不知饿了多少回肚子,走了多少里夜路,摔过多少次跤……记得有一次他长途跋涉一个多小时,费尽辛苦才找到学生家。但见到家长时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他实在是太累太饿了。家长拿出花生给他吃,他竟然连壳都没扒干净就往嘴里送,家长和学生见到此情此景,不禁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在寒冷的冬夜里冒雪家访,家长不在家,他干脆留下来为学生生炉子做饭。家长回来后,竟然意外地吃到了老师做的饭菜,哽咽着难以下咽。最让人心酸的是一次夜晚家访,一家一家的走去,归来时已是夜里的十一点钟了。山路狭窄,当时又没有路灯,他一不小心,从高达近十米的崖上跌落下来,腿碰破了,脸也挂了花,四周群山寂静不语,只有碎石依稀滑落。不知道他是否感到过孤独与委屈,只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依然看到他在激情满怀的讲课。
小编精心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