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受邀参加哈佛名家讲坛,哈佛中国学联主席孙陆(右)为他颁发“哈佛名家讲坛”证书。(美国《世界日报》/俞国梁摄)
六小龄童(左)受邀参加哈佛名家讲坛,宋歌(右)展示他的海报。(美国《世界日报》/俞国梁摄)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近日邀请中国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参加“哈佛名家讲坛”,畅聊艺术人生,以及中国的美猴王文化。
六小龄童在19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成功演出孙悟空一角而成名。活动由哈佛商学院学生宋歌主持,六小龄童用幽默风趣的演讲,征服500名观众。
六小龄童用亲身经历鼓励在座学生,他说自己患有深度近视,在拍摄“西游记”时,最大的难题是要让眼光炯炯有神。为此,他白天盯太阳,晚上瞄香火,终于练就“火眼金睛”。他呼吁年轻人找准定位和专长发展,就像演员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不然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不会有等值回报。
谈翻拍版的西游记,章金莱强调天下猴戏演员一家人,但要成功表演美猴王的方法,不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呈现,因为经典离不开原著,原著中美猴王的文学形象,正是精髓所在,其中包含猴的动物性、神的传奇性和人的社会性,三者缺一不可,需要深入探讨,才能将美猴王演绎得活灵活现。
他强调还要去了解观众心目中的孙悟空形象,要抱着让一万个人心中只能有一个孙悟空的信念去表演。他将西游记比喻成一座古建筑,人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使它进步,但不要摧毁它和改变它。
章金莱也呼吁年轻人,不要因为一些翻拍西游记中所出现的扭曲桥段,就忘了原著传承的精髓。想读懂中国,就要读懂西游记,想读懂中国人就要了解孙悟空。
有观众问他演出西游记过程中是否有遗憾的事情,六小龄童说,没有什么遗憾,年少时候不要犹豫,年老时不要后悔,人生也是一出戏,导演是自己,为自己的选择拼尽全力就不会有遗憾,即使有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压轴表演时,57岁的六小龄童宝刀未老,金箍棒舞得出神入化,动作表情活灵活现,让观众拍手叫好。(俞国梁)